第一文秘网    > 考察报告

氢能汽车的最后瓶颈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05 09:16:49   浏览次数:

撰文 苏尼塔·萨蒂亚帕尔(Sunita Satyapal)

约翰·彼得罗维奇(John Petrovic)

乔治·托马斯(George Thomas)

翻译 毛宗强

自从第一只氢气球升空起,人类便一心想利用氢气为交通运输提供动能。在世界面临能源和环境压力的今天,各国对氢能的要求更显迫切。目前,科学家们正不遗余力地加紧研发,力图把更多的氢储存到汽车上,使它能借助氢燃料行驶得更远。

1783年暮夏,法国物理学家雅克·查理(Jacques Charles)在巴黎的举动让全世界为之震惊:他制造的气球飘浮在3,000英尺(约900米)的高空。那只气球用涂覆着一层橡胶的丝绸做成,里面充满了氢气。气球降落地面不久,便被惊恐的当地农民破坏了,但查理的壮举却拉开了持续200多年的伟大探索的序幕:利用宇宙中最轻的元素——氢,为交通运输提供动力。

氢既可以燃烧于内燃机,也可用于燃料电池,下列原因使氢成了给未来车辆提供动力的颇具吸引力的选择:产业界能够利用一系列化学原料和能源(如由可再生能源、核能和化石燃料生产的电力)生产出氢,这种无毒气体可以成为多种机器的真正无污染燃料。当它燃烧时,并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当氢输入燃料电池组(一种发电装置,能够利用氢和氧发电),它就能驱动电动汽车或卡车,而副产物仅为水和热。燃料电池动力车辆的效率,是现有车辆的两倍多,因此氢有助于缓解日益紧迫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包括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全球气候的危害,以及各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然而,用氢作为汽车燃料仍存在着很大障碍。以单位质量来比较,氢包含的能量是汽油的3倍,但要像储存常用液体燃料那样致密而简便地储存氢,现在仍然很难实现。最大技术难点之一,是研究者必须找到“恰当”的存储方法:既要在燃料罐中存储足够的氢,满足目前可接受的最低行驶里程——300英里(483千米),又不能因燃料罐体积太大,牺牲装载乘客和行李的空间,此外还具有以下优势:及时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加速提供高速氢气流量,能在各种实际温度下运行,能在几分钟内加注完毕,还要有价格竞争力等。而目前的储氢技术仍远远达不到上述要求。

全球汽车产业界、各国政府和研究人员正不遗余力克服这些困难。1977年,国际能源机构(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发起并签署了《氢能实施协议》(Hydrogen Implementing Agreement),该协议的签约组织目前拥有来自13个国家的35名研究人员。氢能经济国际合作伙伴(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the Hydrogen Economy)成立于2003年,现在已包括17个致力于发展氢和燃料电池技术的国家。2005年,美国能源部提出了一项国家储氢研究计划,进行相应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这项计划包括3个研究中心和许多产业界、大学和联邦政府的实验室。仅在2006年,该计划就提供了3,000多万美元,资助了大约80个研究项目。

氢能基础设施障碍

要给汽车加注足够的氢燃料,可谓困难重重:安全性、氢能量密度、加注基础设施等,无一不是障碍。尽管如此,工程师仍在努力达到理想中的氢燃料汽车最低行驶里程——300英里(483千米)。

要让轿车和卡车广泛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工业现有的庞大规模就成了一大障碍。在美国,汽车每天消耗的汽油高达3.83亿加仑(每年消耗约1,400亿加仑),占美国汽油总消耗量的2/3左右,其中一半以上依赖于石油进口。显然,要让全球汽车工业转而生产燃料电池汽车,并把大量炼油厂、输送网络和加油站转化成能够处理巨量氢气的设施,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在保证性能与汽油内燃机汽车相当的同时,燃料电池汽车本身还必须廉价耐用,足以同现有技术竞争。此外,氢燃料还需要消除公众记忆中难以抹去的阴影:人们对1937年兴登堡号飞艇(Hindenburg)起火爆炸的悲剧记忆犹新,虽然有可靠的证据证明,那艘飞艇的易燃蒙皮才是引起飞艇起火爆炸的罪魁祸首,但人们依然将这场悲剧与氢气联系在一起。

在车上存储足够的氢为何这么困难?在室温(约20℃)和常压(一个大气压,约为14.5磅/平方英寸)下,氢为气态,体积能量密度(energy density)大约是汽油的1/3,000。一个20加仑的罐子在常压下储存的氢,只能推动一辆普通小汽车前进500英尺(约150米),所以任何实用的车载储氢系统,都必须提高氢气的存储密度。

300英里(483千米)的最低行驶里程,只是产业界和政府为开发未来先进汽车技术项目——美国自由汽车与燃料伙伴(FreedomCAR and Fuel Partnership)项目的基本标准之一。工程师使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进行计算:以能量为基准,1加仑汽油相当于1千克氢。尽管今天的一般汽车行驶300英里大约需要20加仑汽油,但是典型的燃料电池汽车却只需要大约8千克氢,因为它的运行功效更高。能耗与车辆的类型和大小有关,不同型号的车辆所消耗的氢各不相同。目前,车辆制造商生产的60种氢燃料样车的行驶里程都在100~190英里(约161~306千米)之间。

一些汽车制造公司认为,第一批燃料电池汽车有望在2010年上路。研究人员希望,到那时,储氢技术的性能指标能够达到“6%的标准”——也就是说,一个燃料存储系统容纳的氢能够达到自身总重量的6%。如果达到这一标准,一个适用于汽车的、总重100千克的储氢系统,就可以存储6千克氢。6千克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实现起来却极为困难:目前,即使使用在相对低压的情况下运行的存储材料,最先进的技术只能存储重量不到2%的氢。此外,要将储氢系统的总体积保持在标准汽油箱的尺寸则更加困难,因为要想存储这6千克氢,大部分储氢空间将分配给储氢罐、阀门、管路、调速器、传感器、绝热材料和其他必要的零部件。最后,一个实用的系统必须以足够快的速率释放氢气,让燃料电池与电动机的组合装置提供足够的动力,以满足驾驶员对功率和加速性能的要求。

现今储氢方法:气氢与液氢

高压储氢罐用在大型汽车上相对容易,要用在小型汽车上却非常困难。将氢气液化可以提高能量密度,但会导致成本飙升,而液化过程本身也会消耗更多能量。

目前,全世界有数百辆燃料电池汽车样车,大部分采用高压罐储氢,这种容器类似于潜水员使用的氧气罐。先进碳纤维合成技术可以生产出强度大、重量轻的储罐,它能安全地存储压力在5,000磅/平方英寸~10,000磅/平方英寸(约350个~700个大气压)的氢气(见下页图)。不过,仅仅提高压力并不一定能增加足够的储氢量。目前高压罐的质量储氢分数仅为3.5%~4.5%。即使是在10,000磅/平方英寸以下,采用目前的高压罐(39g/L)所能得到的最高能量密度,也仅为相同体积汽油能量的15%。福特公司最近推出了“crossover SUV”原型车(又叫Edge),它采用充电式与燃料电池复合系统(combination plug-in hybrid/fuel-cell system),在5,000磅/平方英寸压力罐内储存4.5千克氢,最大行驶里程可以达到200英里(322千米)。

特定的运输工具,例如尺寸大、可储存足够氢气的公共客车和其他大型汽车,可以采用高压储氢罐,但是小轿车很难采用这类系统。此外,高压储氢罐的成本很高,是目前市场上通用的轿车油箱系统的10倍以上。

将储存的氢气液化可以提高氢能量密度,可以在大小固定的空间里储存更多氢气。同其他气体一样,充分冷却的氢气可以冷凝成液体,常压下,需要冷却到-253℃。液氢(liquid hydrogen)的密度是71g/L,约为汽油能量密度的30%。该系统的质量储氢分数,取决于所采用设备的容量和绝热材料的性能(见下页图)。

但是液氢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液氢沸点极低,必须使用低温设备,特别要注意安全操作;它在低温下运转,容器的隔热性能必须非常出色;将氢气液化,所耗费的能量多于将气体压缩至高压所耗费的能量,这将引起燃料成本攀升,降低低温冷却过程的总能效。

尽管如此,仍有一家汽车制造商正在将该技术推向市场。宝马公司计划今年推出一款名为“氢能7”系列的汽车,它的内燃机发动机既能使用汽油(行程为300英里,483千米),也能使用液氢(行程为125英里,201千米)。“氢能7”系列车将有选择性地出售给拥有加氢站的国家的顾客。

络合金属氢化物储氢

提高储氢能量密度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将最适用于储氢的金属氢化物材料投入实际应用,在相对低压的环境下,这种材料的能量密度超过液氢,但它的缺点是质量过重。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氢本身的化学性质,寻找可能的方法来提高储氢能量密度。在纯净的气态和液态下,每个氢分子含有两个束缚原子(bound atom),但是当氢原子与某些其他元素键合在一起,氢原子就能比液氢结合得更紧密。现在,储氢研究的首要目标,就是发现具备相关性能的材料。

一些研究人员致力于可逆金属氢化物(reversible metal hydride)的研究,这种化合物是荷兰菲利普埃因霍温实验室(Philips Eindhoven Labs)在1969年偶然发现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钐-钴合金在高压氢气环境下,能像海绵吸收水分那样吸收氢气。压力消失后,合金中的氢就释放出来,换句话说,吸氢-放氢的过程是可逆的。

在这项发现的基础上,研究人员进行了深入研究。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BNL)的科学家詹姆斯·赖利(James Reilly)和国际镍业公司研发中心的科学家加里·桑德罗克(Gary Sandrock),是氢化物合金吸放氢性质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早期工作为当今广泛使用的镍氢电池奠定了基础。由于氢原子被限制在金属原子的晶格中,因此氢在这些合金中的密度要比液氢高出150%(见第74页上图)。

金属氢化物的许多性质非常适合汽车。在10个~100个大气压的相对低压环境中,金属氢化物的能量密度就能超过液氢。此外,金属氢化物本身就很稳定,储存的时候无需额外的能量,不过释放氢的时候需要从外部提供热量。然而,这类金属氢化物的致命缺陷在于它们的质量——对于实用的车载存储系统来说,它们太重了。迄今为止,金属氢化物研究者研发的最先进技术,所能达到的最大储氢容量也仅为总重量的2%。按照这样的水平,行驶300英里的路程需要1,000磅(约450千克)的储氢系统,这对于目前通常重达3,000磅的汽车来说,显然过于沉重。

目前,金属氢化物的研究集中在具有高储氢容量的物质上。研究者对高储氢物质进行改良,使它能够满足汽车储氢系统的要求,即能在100℃的温度环境和10个~100个大气压的压力环境下正常工作,并且迅速释放氢气,以满足车辆快速启动的需求。一般来说,高储氢容量的金属释放氢的温度也较高。例如金属镁,它形成的镁氢化物含有7.6%的氢,但是必须加热到300℃以上才能释放氢。如果一套实用系统利用燃料电池的废热(约80℃)作为释放氢的热源,那么氢化物释放氢的温度必须降低。

不稳定氢化物

不稳定氢化物是络合氢化物中的一类含氢材料,许多汽车制造商满怀期望,将它视为近期和中期的储氢系统中能够实现的、最可行的低压操作途径。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马利布HRL实验室的化学家约翰·J·瓦约(John J. Vajo)和格雷戈里·L·奥尔森(Gregory L. Olson),还有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员,正在探索一种克服温度问题的新方法。他们用几种物质组成“不稳定氢化物”(destabilized hydride),改变了反应路径,让这种化合物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释放氢气。

不稳定氢化物是络合氢化物中的一类含氢材料。化学家很早就认为,这类化合物并不是制造汽车储氢系统的理想原料,因为它们具有不可逆的性质——一旦化合物分解释放出氢,就需要对它们重新处理,才能恢复到氢化状态。1996年,德国米尔海姆马普煤炭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of Coal Research)的化学家鲍里斯拉夫·博格达诺维奇(Borislav Bogdanovic)和曼弗雷德·施维卡迪(Manfred Schwickardi)的发现却震惊了氢化物研究界:他们发现,钠铝氢化物在添加了少量的钛之后变成了吸放氢的可逆材料。过去10年间,这一工作引发了该领域的研究热潮。HRL实验室发现的含有二氢化镁(magnesium hydride)的不稳定氢化物硼氢化锂(lithium borohydride),可以吸收占自身重量大约9%的氢,释放氢的温度为200℃。这一进步值得注意,但是对于实际应用来说,温度仍然太高,氢气释放速度也太慢。不过,这一研究工作的前景仍然看好。

尽管目前的金属氢化物有许多局限,但是许多汽车制造商仍满怀期望,把它们视为近期和中期能够实现的、最可行的低压储氢方案。例如,日本丰田和本田汽车公司的工程师正计划开发一种复合方法:把中等压力容器(压力远低于10,000磅/平方英寸)和固体金属氢化物结合到一套系统之中。开发人员预期,采用这套系统的燃料汽车行驶里程可以超过300英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拥有不少储氢技术专家,该公司的斯科特·乔根森(Scott Jorgensen)在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资助了多个金属氢化物研究项目。通用汽车公司还与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携手,展开了一项为期4年、耗资1,000万美元的合作项目,旨在研制复合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样机。

储氢载体

新型液氢载体一直是科学家致力研究的对象,且层出不穷:萘烷系统储氢技术、基于碳氢化合物的有机液体储氢技术、使用氨基化硼烷储氢技术……

其他储氢技术也有可能适用于汽车,但在加氢时会遇到困难。总的来说,这些氢化物释放氢气后,需要工业化处理来补充被消耗的材料。处理步骤需要在车外进行,也就是说,一旦车上储存的氢化物释放氢气后,必须在服务站回收反应所产生的残余物,并在化学工厂进行再生处理(见下图)。

20多年前,日本学者就利用萘烷系统研究了这种方法。萘烷(C10H18)受热后,通过改变自身化学键结构而转变为萘(化学式为C10H8,有刺激性气味的化合物),释放5个氢分子。氢气就在萘烷液体转变为萘的过程中涌出。当萘暴露在适当的氢气气压环境中,也会发生逆反应,吸收氢气,并转变回萘烷(储存的氢量占材料总重量的6.2%)。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阿伦敦的气体产品和化学品公司的化学家艾伦·库帕(Alan Cooper)和吉多·佩兹(Guido Pez),正在使用有机液体(主要是碳氢化合物)研究类似技术。其他科学家,包括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的S·托马斯·奥特里(S. Thomas Autrey)及同事,宾夕法尼亚大学化学系教授拉里·G·斯内登(Larry G. Sneddon)也在致力于新型液体载体的研究,如氨基化硼烷。这种化学物质可以存储大量的氢,然后在适当的温度下释放氢气。

储氢新材料: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为车载储氢技术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但要真正研制出最佳储氢系统尚需时日,科学家尚须克服诸多困难。然而,攻克这一技术难关,是人类长期以来的愿望。

吸附氢分子的高比表面积(物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称为比表面积,这个数据对纳米材料的性质具有重要影响)轻型材料(见右图),能够提供另一种解决储氢难题的方法。我们可以想到,附着在任何表面上的氢气量都与材料的比表面积有关。最近对纳米材料工程的研究取得了进展,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系列具有高比表面的新型材料,其中一些材料的比表面超过5,000m2/g(相当于一茶匙粉末具有约121公亩大小的表面积)。碳基材料尤其令研究者感兴趣,因为它们重量轻,成本低,可以形成多种纳米结构,如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纳米角(nanohorn,角状的纳米管)、碳笼(fullerene,球形分子)和气凝胶(aerogel,多孔固体)。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是一种相对便宜的材料,可以储存约5%质量百分比的氢气。

然而,这些碳结构材料都有一个共同的局限:氢分子与碳原子的结合很弱。这就意味着这类高比表面材料必须在接近液氮温度(-196℃)的条件下才能储存氢。研究氢化物的科学家正在努力降低氢气的束缚能,而研究碳材料的学者刚好相反——他们更改材料的表面,或添加可能改变其性能的金属掺杂剂,以此提高氢的束缚能。这些研究者还采用碳结构的理论模型,寻找适合进一步研究的、更具实用前景的碳结构材料。

除碳基材料以外,一类被称为金属有机材料(metal-organic material)的物质也成了纳米级储氢材料的热门候选材料。几年前,时任美国密歇根大学安阿伯分校化学教授 (现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的奥马尔·亚吉(Omar Yaghi),发明了这类被称为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的材料。亚吉和同事发现,将无机化合物(inorganic compound)与有机“支架”材料连接,就能制作这类全新的多孔结晶材料(见右图)。制备得到的MOFs是一种合成化合物(synthetic compound),它的规整结构和物理特性都可以人为控制,以实现不同的功能。这些多相结构可以有很大的比表面积(高达5,500 m2/g),研究者还可以在这些结构上嵌入化学位,增加它的束缚氢的能力。目前,研究者已经证实,在-196℃条件下,MOFs的储氢容量可以达到7%。他们将继续改善这种材料的性能。

尽管目前进行的储氢技术研究一直受到支持和鼓励,但要研发出真正的合适储氢技术尚需时日,尚须持续地创新性研发。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于在交通中使用氢气的期望和挑战基本上没有改变。早在18世纪末,雅克·查理就将氢气装在实用型轻质容器中,让自己能够乘着氢气球遨游天空。如果能找到一种类似的合适容器,把氢气储存在汽车内,在21世纪的未来几十年里,人们就可以环球旅行,同时不再污染天空。

推荐访问:瓶颈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