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检查报告

浅谈如何运用沥粉画校本课程教学提高小学生美术表现力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10 08:51:54   浏览次数:

摘 要:美术表现力,是指运用传统或者现代的美术素材,通过构思与创作,获得具有独特思想和内涵的艺术作品。美术是一门图像化的学科,而美术表现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表达与交流。将沥粉画特色艺术课程融入校本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沥粉画;美术表现力;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5B-0067-03

沥粉画起源于古代的建筑,在近现代慢慢演变成具有装饰感的绘画艺术。它突破了传统的装饰模式,以独特的工艺效果以及厚重的装饰趣味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在造型、色彩、构图、材料等方面都有十分特别的表现。传统的装饰绘画艺术特点是注重造型的线条化、形象的平面化和色彩的象征性,现代的沥粉画艺术正是借鉴中国传统装饰画的这些特点并加以改进,形成了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装饰工艺。

小学生可塑性很强,喜欢新鲜事物,探寻新方法,将沥粉画引入小学校本课程,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而沥粉画校本课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提高其美术表现力。

一、丰富的材料使用,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

绘画材料即绘画媒介,是绘画的基础,任何一种架上绘画都离不开绘画材料。没有材料,就没有画面,更谈不上其他美术作品。

普通的美术校本课程中需要用到的绘画材料十分有限,常见的有彩笔、颜料、调色盘、排笔等,学生对于这些材料司空见惯。而沥粉画不同于其他绘画,制作沥粉画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需要的材料有厚纸板、立德粉、白乳胶、裱花袋、丙烯颜料、水粉笔、金粉等。特殊的绘画材料,在课程初期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美术教学打下基础。

为了让学生认识并学会使用这些制作材料,沥粉画校本课程特别设置2~3节课,让学生看、摸、用,理解并掌握材料。学生最难理解的是在制作过程中竟然要使用粉刷墙壁的立德粉和制作蛋糕的裱花袋,而这两件材料,正是沥粉畫区别于其他装饰类绘画的关键。

在立德粉的展示中,应先让学生看和摸,由于立德粉的材质类似面粉,学生在“猜”这个环节会下意识地认定它就是面粉。而立德粉,这个出其不意的答案让学生惊奇不已,加强了他们对立德粉的认知。立德粉不仅材质特殊,使用过程也与众不同,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将它与白乳胶和水以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调成较稠的液体状混合物,这才能进行下一步。

不同于立德粉,裱花袋在生活中较常见,所以在展示的过程中跳过观察,让学生直接摸一摸,尝试使用。裱花袋在沥粉画中的使用与制作奶油蛋糕时的使用方法类似,将立德粉调制的浓稠液体装入袋中,在袋口剪一个小洞,悬臂,用挤的方式在画布上勾勒出作品的轮廓线。

沥粉画材料的丰富性,制作方法的与众不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艺术创作是具有多样性的,并非只有使用传统意义上的“工具”才能进行创作。只要拓展视野,大胆设想,合理运用,任何一样材料都是艺术创作的好帮手。

二、典型的空间布局,改善学生的绘画习惯

空间布局是一幅作品的基础,在绘画的时候,根据主题的要求,把需要表现的对象,以一定的形式组织起来,这就是空间布局。

沥粉画的空间布局与写实作品的空间布局虽有共同之处,但更多的是差异。沥粉画的空间布局更讲究二维空间的表现,不追求描绘对象的空间和体积,展现一种饱满和均衡之感。在空间构图上特别追求形式美,打破自然规律,忽略比例、透视、体积等要素,对物象进行重新排布与穿插,形成独特的空间布局形式。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生要从小养成良好的构图习惯,在不同的学段体验不同程度的构图乐趣,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在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支持下,创作具有独特美感的空间布局。

因此,如何教会学生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成为课程中期的教学重难点。沥粉画作为装饰画的一种,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民间艺术,民间印染、剪纸、皮影、年画等和沥粉画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课程的设计中,我结合学校艺术节的主题“一起趣云南”,带领学生走进民族风,感受不一样的艺术世界。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民族风情异常浓厚。代表性民间艺术扎染和蜡染,在构图上正是运用了“满”的空间布局形式。结合云南的印染艺术,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明白何为“满”,并布置他们设计制作一幅云南主题的沥粉画。

沥粉画的构图除了“满”,还强调均衡,它不同于饱满,不需要“占满”每一寸画面,只要作品在构图上达到稳定的比例关系,就是均衡。沥粉画属于装饰画,在空间布局上两者十分类似。因此,我选择了装饰画大师林风眠的作品《三月梨》,让学生认真分析作品中的均衡关系,并用沥粉画的形式临摹这幅作品。饱满与均衡相辅相成,灵活运用两者,才能设计出一幅优秀的沥粉画。

程式化的构图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的创作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学生在长期的沥粉画创作中逐步形成了规范的绘画习惯,对于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三、平面化的艺术表现,可增强学生的二维空间表现能力

不论是西方油画还是中国传统国画,任何一种造型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都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沥粉画作为装饰画的一种,重材料、重技法,在制作技法上和传统的中国画、西方的油画有着本质的不同。

沥粉画在表现形式上追求的是一种“意境美”,在创作过程中跳脱了时间与空间,更淡化了所谓的比例构造,它追求的是一种平面化的视觉效果和形式感的装饰意味。对于客观物象,它既不表现三维空间的“厚度”,也不进行客观的描绘,而是根据作者的想象,大胆夸张和变形,形成一种似与不似的独特韵味,这就是沥粉画的平面艺术表现特点。

进行沥粉画的平面化设计,将三维立体转化为二维平面,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需要让学生明确,三维立体转化二维平面并不是随意转换,而是要根据所要描绘物体的特征,将对象的造型、色彩、比例进行高度的整合与抽象,再以“几何形”进行概括,组合而成。

在教学中,我结合了学校艺术节主题“一起趣非洲”体现平面化的设计。非洲面具大量运用到几何图形和装饰图案,这些图形有机结合了动物、人物、表情等物象,是写实与抽象的融合。这对我们学习平面化转化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启发的作用。我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大量的非洲面具的基本造型和非洲特有的动植物照片,引导他们学习非洲面具的设计理念,并用设计图的方式,设计一幅非洲面具图案,多次练习,巩固转化成果。

三维空间转化二维平面的尝试,不同于以往的美术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思考,进行更多的尝试。平面化的表现不仅可以解决在以往绘画教学中,学生无法将描绘对象进行整合和符号化的问题,还能让学生具有更强的二维空间表现力。

四、强烈的色彩搭配与组合,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力

色彩的搭配与组合,是沥粉画形式美的又一个特殊表现。在沥粉画的创作中,可以大胆改变物象的固有色彩,通过色彩的渐变、色彩的搭配,获得新的对比与层次。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拘泥于所要表现物象的真实颜色,禁锢了想象力。

因此,在沥粉画教学中,我大胆结合学校艺术节主题“一起趣敦煌”。敦煌壁画的赋色虽然着意表现物体的固有色,但不追求复杂的光色变化和色彩的真实感,更强调色彩的装饰美,这点和沥粉画有着相似之处。在课堂教學中,我让学生着重欣赏敦煌壁画作品,分小组探究其色彩的装饰美与物体固有色彩的区别。作业的设计则要求学生结合色彩知识,设计一幅具有色彩装饰美的沥粉画。

沥粉画特殊的色彩表现形式颠覆了学生对色彩的认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色彩感知力,为其今后进行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规范化的表现程序,培养学生的艺术品格

规范化的表现程序是指根据艺术作品的制作需要,合理地制定制作流程,从而形成统一、规范以及相对稳定的表现体系。规范化的表现程序可以让艺术创作过程更加流畅,从而提高创作效率。

沥粉画的表现程序是十分严谨而规范的,画好一幅沥粉画,需要经历画稿——拷贝——勾线(沥粉)——晾干——上色——贴金等步骤,且不能随意调整顺序。相对于成年人,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创作一幅严谨的绘画作品,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为培养学生的专注力,我选择了勾线练习。勾线练习枯燥,可以锻炼学生的毅力。从一开始无意义的长线条、短线条和弧线的练习,逐步增加难度,勾十六开的小幅作品,再到八开、四开的完整作品。难度不断地增加,对学生耐心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重复性的练习和规范化的要求,让学生在创作沥粉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了规范化的绘画习惯,而规范化的绘画习惯又引导学生形成独有的艺术品格,为今后的艺术创作打下基础。

素质教育倡导我们更加重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做到知识能力与学生素质的和谐、统一以及自由发展,这就意味着我们更不能忽视对学生美术表现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用更有个性的美术表现力展现心中所想,未来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美术表现力的提高息息相关。中国的沥粉画工艺历经几千年的洗礼,为我们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它以丰富的材料、典型的空间布局、强烈的色彩搭配和规范化的表现程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艺术品位,增强了动手能力,从而丰富了美术表现力。具有强大艺术生命力的沥粉画,为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设,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戴端.装饰画[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2] 刘静宜.装饰画技法要点答问[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3]胡照华.中国工艺美术简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田少鹏.中国古代装饰艺术[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7.

[5]侯一民.壁画绘制工艺[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90.

推荐访问:校本 表现力 浅谈 小学生 课程教学


[浅谈如何运用沥粉画校本课程教学提高小学生美术表现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