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检查报告

双流县1975—2015年气温变化及分析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5 08:42:56   浏览次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文章利用成都市双流县在1980年至2015年期间共41年的逐日气温资料,对双流县的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1年来,双流县年平均、季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均经历了先降温后升温的过程,且前期1975-1985年间的降温趋势和后期1986-2015年间的升温趋势均十分显著。四季的年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但增幅有所不同,其中冬季最大,夏季次之,春、秋两季增幅最小。

关键词:双流;气温;变化;趋势

1 概述

1.1 课题背景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和民众的关注。IPCC[1]在丹麦哥本哈根发布的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综合报告》中确认世界各地都在发生气候变化,而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最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四次波动变化,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在进入八十年代后,气温上升十分明显。在我国科学家已完成发布的《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指出从1909年至2011年,中国陆地区域平均增温0.9-1.5摄氏度;近十五年处于近百年来气温最高的阶段。在气候变化对我国影响方面,报告认为总体上弊大于利。

中国学者在气候变化方面做出过不少研究。比如陈隆勋等[2]分析了中国近80 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缪启龙等[3-5]先后对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做了分析研究;张晶晶[6]等对近50 年中国气温变化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均表明,中国气候明显变暖,尤其在冬季更为明显。王绍武等[7]利用中国气温等级资料研究近百年来中国的气温变化规律,表明中国不同区域的气候变化趋势有所差异。东北、华北及新疆的变暖与北半球的变化一致,但长江流域的气温反而有所下降。西南地区的增温趋势不明显,甚至某些地区出现了温度下降的趋势。而双流县地处西南地区,其长期的气候变化趋势在中国变暖的大背景之下是否有自己独具的特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中利用1975-2015年间逐日气温资料,分析了双流县41年来气温变化的特征和趋势。

1.2 研究意义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气象灾害频发的大背景之下,通过对双流地区几十年来的气温数据的研究能够掌握双流地区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从研究中可以看出双流县气候变化发展的总体趋势以及四季气候变化各自的态势和方向。研究双流地区的近几十年来的气温变化趋势无论是对于我们的防灾减灾工作,还是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利用气候条件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服务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 资料与方法

文章需要选取能反映气候变化的要素进行研究。这些要素必须相对稳定,一般常用的是要素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或者总量;其次再根据要素的特点选择合适研究方法。温度是反映某地气候特征的两个最基本的气象要素之一。文章使用双流县1975年至2015的逐日平均气温总共41年的长序列气象资料,应用不同的季节划分标准,利用Microsoft Office软件所提供的统计工具,研究分析了双流县41年来的温度的总体特征及变化趋势。

关于季节的划分朱炳海[8]总结多种季节划分方法,如:天文学的以24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划分;气候学常用的传统方法,即(3月至5月为春季,6月至8月为夏季,9月至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

3 双流县常年气候概况

双流县地处成都平原西南边缘。由于东亚大陆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和受青藏高原东麓特殊地形的影响,以及四川盆地北面秦岭山脉的屏障作用,形成了全年皆温和,无酷暑严寒,降水丰富,光热水集中,春夏日照足,秋冬云雾多,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多年年平均气温16.2度,降雨921毫米,年最高气温为37.3℃,年极端最低气温为-5.9℃,最热月出现在7~8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四季特点鲜明,春季:气温回升较早,但忽升忽降不稳定,易出现持续低温。初夏:温度适中,日温差较大。盛夏:多雨、光照强。秋季:秋短阴凉。冬季:冬无严寒,易出现连续的多雾天气,降雪非常少见。

4 年月平均气温的年代际比较与分级评价

4.1 月平均气温的年代际比较

根据双流县1975-2015年的逐日平均气温数据,对双流县在1970-2015年间的逐年逐月平均气温进行统计,再对1975-1979、1980-1989、1990-1999、2000-2009、2010-2015的逐月平均气温进行年代平均。双流县1975-2015年逐月平均气温年代际比较结果分别如表1至表6所示。

从表1-表6中可以看出,双流县的各月平均气温中七月份最高,平均为25.4℃,1月份最低,平均为5.6℃,最热的3个月是6、7、8月,最冷的3个月是12、1、2月。最冷月1月份的平均气温几十年来较为平稳,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而最热月7月份的平均气温则经历了先下降再持续上升的变化过程。1975年到1989年的七月平均气温降温率为0.5℃/10年,直至80年代平均气温的下降幅度达到了1℃,从90年代开始缓慢回升,到90年代中后期急剧上升直至2000年后出现持续大幅上升,直至2006年的七月平均气温高达29.5℃,是几十年来的极值,与最低气温的差值达到了5.6℃。

4.2 月平均气温的分级评价

对双流县在1975-2015年间的逐年平均气温进行统计,再根据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编写的气象地方标准——《四川气象标准》[9]对1975-1979、1980-1989、1990-1999、2000-2009、2010-2015的逐年平均气温进行分级。月、季、年平均气温分级标准见表7,双流县1975-2015年逐年平均气温分级年代际比较结果分别如表8至表12所示。

从表9-表13中可以看到,对70年代的年平均气温分级结果中, 1976年显著偏低之外,其余各年份均为正常,可见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双流县的年平均气温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少有极端天气的发生。而对80年代的平均气温分级结果中显示,有多达五年偏低,一年显著偏低,其余四年为正常,可见双流县的气温在80年代经历了一个明显的下降过程,其中1984年气温达到了最低值,分级结果为显著偏低,这与陈隆勋等[10]的研究结果即四川盆地自1940s以后一直到八十年代的降温是完全一致的。气温从90年代初期开始回升,90年代中后期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其中在1998年出现了几十年来的第一次异常偏高。进入本世纪之后气温有明显升高的趋势,频繁出现偏高的情况。

5 天文季、年平均气温年代际比较与分级评价

按照天文季节划分标准,以阳历三月到五月为春季,六月到八月为夏季,九月到十一月为秋季,十二月到二月为冬季。根据表1-表7的数据统计每年的季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再根据《四川气象标准》进行评价分级,并进行年代际间的比较,结果见表14-表18。

从表14-表18的数据中可以推算得出,双流县按天文季节划分四季的平均温度46年来分别为春季16.4℃,夏季24.8℃,秋季 16.9 ℃和冬季6.8℃,各季节的平均温度和全年的平均温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幅,且都经历了先下降再上升的一个过程。从分级的结果中不难发现,各季节平均温度分级70年代大多数为正常,证明天气状况稳定,而自80年代开始出现偏高或是偏低的情况显著增多,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与全球气候变化异常的趋势是一致的。

6 结束语

文章利用双流县1975-2015年共41年的气象资料,对双流县的气温进行了分级评价分析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

(1)根据年平均气温分析结果显示,双流县的气温在70年代中后期较稳定, 在经历了80年代的一定程度的下降之后在90初期开始上升,到2000年后上升迅速。41年来双流县的年平均气温由16.3℃上升到18.8℃,上升幅度达2.5℃。(2)根据月平均气温分析结果,双流县的最热月是7月,平均气温为25.4℃最冷月是1月,平均气温为5.6℃。51年来,各月的平均气温均略有增加的趋势,其中7月的增加最为明显。(3)根据对月、季、年的气温分级分析结果,半个世纪以来双流县的气温除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之外,月、季、年的气温异常情况显著增多,表明天气变化有趋于不稳定的态势。

气温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度很高的热点话题。文章仅利用双流县几十年的气象资料对气温的变化趋势加以统计分析,并得出了一些变化趋势和特征,但是这些结论非常浅显,尚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IPCC.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was accepted but not approved in detail by the 12th Session of Working Group I and the 36th Session of the IPCC on 26 September 2013 in Stockholm, Sweden.

[2]陈隆勋,周秀骥,李维亮.中国近8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气象学报,2004,62(5):634-646.

[3]缪启龙.周自江,殷永元,等.中国近半个世纪最高气温变化特征[J].气象科学,1998,18(2):103-112.

[4]王翠花,李雄,缪启龙.中国近50年来日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03,23(4):441-447.

[5]史岚,王翠花,李雄,等.中围近50a来日最低气温的时间演变特征[J].气象科学,2003,23(2):300-307.

[6]张晶晶,陈爽,赵昕奕.近50年中国气温变化的区域差异及其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4):1-6.

[7]王绍武.近百年气候变化与变率的诊断研究[J].气象学报,1994,52(3):261-439.

[8]朱炳海.中国气候[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76-77.

[9]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四川气象地方标准[S].

推荐访问:双流县 气温 变化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