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调查报告

知识创新、分工扩展与社会扩大再生产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18 08:58:09   浏览次数:

【摘要】马克思关于科技进步、劳动分工、内涵扩大再生产的理论有效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问题。自19世纪后半叶以来,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相继爆发,知识创新、技术进步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快了固定资本折旧和更新的速度,而且扩展了社会分工和产业结构,出现了新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生产行业,资本主义出现了长时期、显著性的经济增长。因此,本文尝试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出发,根据马克思的科技进步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理论,尝试从知识创新、分工扩展的角度,初步探讨现代资本主义的内涵扩大再生产问题。

【关键词】研究开发 知识创新 技术进步 分工扩展 内涵扩大再生产

【中图分类号】 B0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7.02.007

资本积累和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等著作中基于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资本家和工人的两大社会结构,产业资本在运动过程中独立完成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过程,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社会分工、产业结构等不变,不考虑技术进步、政府收支、国际贸易等因素,提出了社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理论及其数字模型。然而,自19世纪后半叶以来,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相继爆发,资本主义出现了长时期、显著性的经济增长。显而易见,知识创新、技术进步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快了固定资本折旧和更新的速度,而且扩展了社会分工和产业结构,出现了新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生产行业。因此,本文尝试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出发,根据马克思的科技进步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理论出发,尝试从知识创新、分工扩展的角度,初步探讨现代资本主义的内涵扩大再生产问题。

知识创新与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尽管创造了远远超出过去一切时代的生产力,但经济增长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只是局部、短期的現象。只是19世纪后半叶以来,欧美、东亚国家才相对普遍、长期地出现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人均产量特别是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根据库兹涅茨、麦迪森等人的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西欧地区在1900年人口预期寿命不足40岁,1500~1820年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只有0.15%,1820~1870年提高到0.95%,1870~1913年、1950~1973年、1973~1998年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32%、4.08%、1.78%,而遭遇两次世界大战的1913~1950年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也达到了0.76%,其人口预期寿命在1950年、1999年达到了67、78岁。比较而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四国即西方衍生国,日本、东欧和苏联在1820~1973年也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则长期停滞不前。①导致现代经济持续、普遍增长的基本原因,则是社会需求、资本推动下的知识创新而引发的技术进步和分工扩展,20世纪特别是其后半叶资本主义的变化发展更是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世纪。

研究开发与知识创新。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研究开发(R&D)成为人类有目的、有组织地生产、增进和应用知识的创新性劳动。19世纪后期以来,知识生产逐渐呈现出几个显著不同于古代社会的特征:理论思维与实验(经验)分析、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研究开发的专门化、职业化,人类逐步开始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识生产活动,知识是研究开发投资的产物;研究开发与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不断密切;研究开发的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②作为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探索发现,研究开发由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等三部分组成,研究开发的成果包含了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而形成的各种工具、规则体系等技术知识。研究开发的成果、产出或直接产物一般称为知识,此外还有科学技术、信息、思想、理论、创意、创新等不同的概念,这些知识成果在财产分类上主要是知识资产,包括发现、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商标、著作等可辨认的知识资产,商业秘密等不可辨认的知识资产。

马克思、恩格斯一直把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作为历史发展的强有力杠杆和革命性力量。《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③马克思《资本论》更屡屡强调知识创新、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巨大作用:大工业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力与劳动分离出来,并迫使科学为资本服务,科学转化为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力。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使生产过程转化为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必然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④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剩余价值的增长提高事实上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这也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步性的解释。

投资于研究开发不只是创新和增进知识,而且是将其知识成果全面持续地应用于社会经济活动,通过生产劳动而提供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需求,增进社会福利,而投资者也获得相应利润。更准确地说,知识创新、技术进步是为了既节约劳动、降低工资率,又提高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1912)把知识或技术在经济体系中的应用、扩散,从而导致的均衡打破和经济发展称为创新,创新包括五种情形,可以概括为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购销)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制度)创新。可见,熊彼特的创新不是指知识创新,而是知识创新因在经济中的应用而导致某种商品生产和交换以至社会再生产的突发性、革命性的变化和发展。他在1939年的《经济周期》和1942年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中进一步运用和发挥了创新理论。

基于知识创新和应用的经济增长。资本永无止境地追逐着剩余价值。显然,在自由竞争、资本流动的条件下,个别资本、企业为了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获取最大化的剩余价值,就必须不断投资研究开发,引用新技术、新机器,以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降低生产、管理和流通成本,个别资本、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个别成本越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平均成本,其利润就越多,相反就会亏损甚至破产。进而,行业资本如果在全国竞争中,一国总资本如果在国际竞争中拥有强有力地位,获得高额或超额利润,就必须持续提高全要素的劳动生产率,使得企业经济具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比较优势,国家经济具有聚集经济的比较优势,行业资本的成本水平低于一国总资本,一国总资本的成本水平低于全球总资本。资本主义经济不是劳动力、生产资料投入的数量、质量都不变的简单再生产,不是劳动力、生产资料投入数量简单增加的外延扩大再生产,而应当是全社会的内涵扩大再生产。由此,这就必须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劳动和资本的数量、质量、结构和结合方式上,具体分析劳动如何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而持续、普遍改进劳动力素质和生产资料效能、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基本和主要的方法就是人类劳动中的知识创新和知识因素的创新性应用。⑤

知识创新、技术进步从根源和整体上产生于社会经济活动,换言之,社会经济活动催生并应用了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人是一种有意识、能动性、组织化的社会生物,是一种直立行走、大脑发达、使用语言、能动劳动、具有复杂的交往互动性的社会组织和科技发展的文明生物。人面对生存发展压力,具有思维和劳动能力,就能够通过知识的生产、交换、分配和应用,不断创造新的商品和行业,提高某种商品、某些行业以至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正如马歇尔所指出,知识和智力的进步促进了财富增长,而组织则有助于知识的形成。⑥按照熊彼特的解释,创新就是把一种前所未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以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熊彼特之后,索洛、肯尼斯·阿罗、保罗·罗默、罗伯特·卢卡斯等人开始建立解释现代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理论。

创新之所以发生,分工之所以扩展,产业之所以分化,经济之所以增长,这一切归根结底在于人类知识创新既具有新颖性和独占性,又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性质,在于资本推动的知识创新、学习、扩散和应用同时成为了资本增殖的基本途径。

创新性知识是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前所未有的新的发现和发明,发现了新的现象或事实,提出了新的理论,创造了新的技术。知识创新可分为基础创新、应用创新和开发创新,原始创新、改良创新和集成创新。由于知识创新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发明专利还应当具有实用性,因此现代社会普遍建立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智力)产权制度,对知识创新从专有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等方面进行保护。优先权又称在先权,是对知识的首先创造者或申请者独立擁有知识产权的制度安排,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在一定时间和地域内对其智力成果拥有人身权和财产权。创新者一旦获得可以广泛、持续应用于经济活动的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就可以凭借其专有权而在一定时间和地域独占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超额收益,这将极大地尊重、保护和激励人们的创新性智力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方面、全方位、持续性、竞争性的知识创新成为了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基本途径。

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以及无形性、外部性等也是知识的本质特征。正如阿罗《边干边学的经济含义》(1962)明确指出,作为研究开发的成果,作为一种特殊性的生产要素或资产,知识的本质特征是产权上的非排他性和使用上的非竞争性,这一特征在科学发现和通用发明上尤其显著,知识是一种公共性或准公共性物品。⑦知识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知识所有者难以排他性地独自占有和使用知识,基础知识的非排他性尤其显著,这就导致其他人能够无偿分割、占有知识的价值和收益,知识的投资、创造者因他人的不劳而获而得不到应有的收益。知识还具有非竞争性,不仅可以被所有者使用,而且可以被其他人等效使用,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具有外部性即外部经济,即其他人大规模、重复性、同时性使用知识非但不降低知识的使用价值,相反普遍提高了他人的收益。由于知识具有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特征,知识在学习、推广、扩散、普及过程中才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益,而知识的保护又费心费力,由此知识的权利保护应当具有相对性,力求在私人权利与公共利益之间达到平衡。

知识不只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力量,知识的大规模、持续性创新、扩散、应用是推动现代经济持续有效增长的基本因素。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资本催生并应用了知识创新,知识的创新和应用越来越成为资本积累、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就是试图内生的知识创新、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分工扩展的增长理论。私人资本以至财政资金一旦广泛投资于研究开发活动,在诸如动植物品种和化肥、饲料、农药,发电、石油、核能、钢铁、塑料等能源、材料产品,印刷、电话、电报、电视、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等通信或信息技术,轮船、火车、汽车、飞机、管道等交通运输设备,铸造、冲压、焊接、热处理、机械加工、装配等加工技术等方面一旦产生重大的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知识创新一旦迅速传播、扩散而广泛运用于社会经济活动,就将产生一系列、长期性的后果:一是既创造了新的、有效的技术、商品和行业,更新、积累了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创新者还可能凭借技术和资本优势而一时垄断了新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又淘汰了旧的、无效的技术、商品和行业,创新打破了原有的分工、竞争和市场均衡状态,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创新是知识观念、生产技术、产业结构、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面创新。二是新的知识和技术往往还改进了原有的、其他的商品、行业的生产和交换活动,提高了其他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这进而创新形成了新的社会生产条件和供求平衡。显而易见,随着知识的不断创新、应用和积累,由于新积累的资本包含了更多的知识,即新一批资本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得单位资本、社会总资本中的知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也都不断增长,这又激励着私人资本持续投资于研究开发。因此,创新性智力劳动已经不只是原有经济结构中商品生产的简单劳动的自乘或多倍,而是新型的复杂劳动,创新劳动因创造新技术、开发新商品、更新生产条件而在一时间内创造、形成了巨大的、垄断性的价值,人力资本、研究开发投资与工资、剩余价值增长率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

由于研究开发、知识创新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基本途径,而知识又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等特征,资本主义对无形的知识资产和应用了知识资产的有形资产都实行了特殊而充分的保护,建立了专利权、商标权、企业名称权、地理标志权等工业产权和著作权(版权)等知识产权制度,知识的产权安排上具有时间性、专有性、地域性、法定性等制度特性。由于研究开发、知识创新所产生的收益特别是知识应用的超额收益往往足以补偿研究开发的投资,私人资本具有投资研究开发的强大动力。同时,知识尽管具有产权,知识首先是私人知识,但知识应用具有显著的外部效应,难以防止其他人员、企业、国家在研究开发、经济活动中学习、模仿私人知识。知识又是公共知识,因此政府在基础研究、基础教育等领域建立了科学基金、税收减免、义务教育等制度,以扶持和激励知识的创新和应用。

分工扩展与扩大再生产

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实际上可分为两类:一是产品创新,诸如蒸汽机、铁路、电力、电话、汽车、计算机等重大产品创新;二是非产品性的工艺技术创新。创新如果是工艺技术创新,只是局部改进了原有产品和行业的生产和交换效率,其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利润率增长终将趋于停滞以至下降,资本主义经济难以长期全面增长。知识的创新、学习、扩散和应用如果形成了新的产品、职业和行业,扩展了市场经济的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个别分工,改变产品、产业结构以至社会经济结构,提高了新的产品、行业生产效率以至社会再生产的整体效率,是结构性、系统性的经济变革,资本主义经济才能够长期全面增长,这就需要从分工及其扩展的角度分析扩大再生产问题。

分工的效益。知识创新、技术进步导致了新的产品、职业和行业不断出现,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的个别分工不断扩展。分工不仅将脆弱孤立的人类个体结成了相互交换、竞争和协作的现代社会,分工还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增进的主要途径,这在大规模生产、开放性竞争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市场化时代表现得尤其显著。分工以及交换、竞争、协作对于经济运行和增长的作用,可以从企业内部的个别分工和企业、行业之间的社会分工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分工首先表现在企业等组织内部的生产劳动的个别分工。个别分工主要提高了单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1)个别分工使得每个劳动者将其生产活动集中在单一或较少的操作上,能够大大提高其工作的熟练程度和判断力,所谓的熟能生巧,业精于勤,精益求精。(2)个别分工使得每个劳动者节约了因经常变换工作或生产操作而损失的劳动时间和生产资料,企业还推出了标准化、精益化、分散化等生产方法,这都加快了勞动节奏,提高了劳动连续性,降低了生产成本。(3)个别分工和专业化使得劳动者的生产操作相对简单固定,从而使得知识、技能的学习专业化,节省劳动者的学习成本,减少工作失误,也使得不同的劳动者能够深层次、专门化学习,劳动者分别从事不同领域的学习和工作,有利于积累人力资本,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4)分工劳动不仅要求劳动者学习和掌握旧知识,而且易于发现生产上的问题,进而改进生产技术,创新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生产工具从简单机械走向大机器、机械化、自动化,推进了知识创新、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在斯密时代,许多技术和机器就是一线工人创新的,如英国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织机,铁匠纽可门研制的蒸汽机。(5)企业内部众多劳动者之间既分工又协作,这种集体性或团队性劳动既可能激发竞争和学习,又可能引起偷懒和串谋,资本家势必要求改进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水平,劳动者在资本家的雇佣和管理下必须相互竞争和学习,企业内部的非市场化竞争成为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的压力。(6)企业内部的分工、专业化和科学管理使得多个劳动者可以持续、反复、共同使用厂房、设备、土地等生产资料,劳动者之间的协作劳动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劳动和生产资料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总之,个别分工是形成个别资本、企业的专业化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收益,提高其劳动生产率的必要条件,众多企业、行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特征。⑧

分工的好处更表现在社会分工上。社会分工导致了企业、行业之间的全面持久的商品交换和市场竞争,极大提高了全社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配置效率:(1)社会分工首先使得每个劳动者、企业的劳动专业化,个人、企业因从事专业化工作而获得了一系列收益。(2)社会分工是企业之间竞争和交换的必要条件,即从事同样工作的企业在市场上竞争,从事不同工作的企业在市场上交换,社会分工是经济活动从自然经济走向商品交换、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和一般基础,这或许是分工的最重要的经济效应。市场竞争促使每个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市场交换实现了因分工和竞争而提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在分工、交换和竞争、协作机制上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3)分工和竞争促使生产者不断创新知识、发明技术,特别是知识生产的社会分工和市场竞争全面推进了知识的创新和应用,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就是主要通过产品创新即新的分工和产品而实现的,新产品、新行业以及相关产品、行业获得了重大、持续的增长,基础性、重大的知识和产品创新就发展为了一次次的工业革命,这最终推动了经济全面、持续、有效的增长和发展。(4)分工延长了间接生产链条的长度,引致了迂回生产方式,推动了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的不断改进,特别是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生产方法的变革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又支持、保障了分工和迂回生产方式的持续发展。(5)迂回生产的分工经济取决于市场范围,在大规模、开放性经济中,迂回生产方式导致投资方式、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生产方式的不断创新,银行、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治理结构等由此不断发展变革,社会经济运行效率也随之不断改进。(6)分工的专业化、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经济效应推动了企业的经济一体化或企业规模的扩张,同一行业的个别资本、企业之间同时、同地的竞争生产而形成了外部的规模经济,不同行业的个别资本、企业同时、同地的分工交换而形成了外部的范围经济,个人、企业之间的外部经济也就是行业、城市的聚集经济,这都促进了城市繁荣、社会进步和全球化发展。

规模经济即是源于知识创新和社会分工的一种显著的、普遍的经济效应。对于某种商品的特定生产技术,当所有投入以一定比例同时增加,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时,换言之,生产某种商品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时,这就是规模收益递增或规模经济。实际上,分工劳动的条件之一就是一定规模的市场需求和批量生产,技术进步还可以导致新的规模经济。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形成了新的分工和专业化,分工的实施又要求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的投资和积累,采取大企业的组织形式和大规模、迂回式的生产和交换,这导致了分工、交换扩展和资本积累、市场范围扩大,形成了个别企业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企业之间的聚集经济,扩展的市场范围又诱致和深化了分工,如此互动、循环和累积、发展。这时,诸如观念、法律和政府管理、产权保护和资本积累如果都支持市场发展,产品具有较大的需求弹性,创新、分工和增长就能顺利推进了。

分工的扩展。创新的应用、分工的扩展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也受个人劳动能力、生产技术、企业效率、市场范围等因素的制约。一个国家的地域越大,人口越多,人口素质越高,居民越自由,法治越健全,竞争越充分,特别是人均收入、国民收入和社会需求规模越大,知识创新、技术进步就越快,就越能发挥每种商品、每一行业的专业化,以及形成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聚集经济等经济效应,这不仅既易于实现创新、分工、交换和竞争的效益,而且又催化新的创新、分工和专业化,不断扩展着社会分工的规模和结构,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保持在较高水平。美国建国之后,以其地域、人口、经济上的雄厚基础,以及逐渐摆脱孤立主义而全球开放的政策,保障了美国充分实现分工、交换和竞争的经济效应。分工如果超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开展竞争和交换,就能进一步扩展分工和交换的效益。由此,国际的分工、交换和竞争实现了世界范围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有效配置:从个别生产者的角度看,分工和交换突破了国界的限制后,生产者可以在世界范围生产,这就扩大了市场范围,促进了市场竞争和协作,削弱、减少了垄断,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商品成本,提高了资本利润率。从社会生产的角度看,通过国际分工、交换和竞争,各国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得到了世界范围的有效配置,最终提高了各国的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

工业革命、产业结构调整是分工扩展的集中表现。在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支持下,新产品、新行业不断出现和增长,社会分工不断扩展,如果企业的交易成本低于管理成本,企业内部的个别分工就会扩展为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社会分工,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扩展为更多企业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经济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的经济结构不断细密复杂,经济的市场化或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具体表现为⑨:(1)在资本主义的三次产业结构中,农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先是工业、后是服务业的产值、就业人口比例则不断上升,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比例在20世纪后半期普遍下降到10%左右,服务业比例普遍上升到了50%~70%。(2)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不断变化,特别是工业、服务业形成了分工越来越专业化、行业越来越细密的产业体系。(3)基于知识的创新和应用的知识性、信息性产业迅速发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6年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估算,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知识经济产值已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4)国内经济中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和国际经济结构也都不断调整。社会分工扩展而形成了新产品和新行业,这就意味着不断出现了剩余价值的新的生产部门。当代服务业或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的主体正从体力劳动者转向脑力劳动者。随着劳动的复杂、创新程度不断提高,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手段越来越隐蔽、复杂和高超。

城市化是分工扩展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城市是指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以致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古代社会的基础是农业经济和乡村社会,城市主要承担政治统治和军事防卫的职能。资本主义城市是以资本为基础和纽带,以工商企业为组织形式,一定规模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聚集和结合的产物,是实现社会分工、组织商品生产和剩余价值创造的空间形式。城市化是指分散孤立的人口和经济由乡村向城市转移聚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农业向城市工业服务业转化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城市化的基本动力依然是资本,工人追逐更高水平的利润、工资。显然,社会分工既受到知识的创新和应用的支持,又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劳动力、生产资料以及货币资本只有积聚到一定规模和密度,生产和交换规模足够大,个别资本、企业、行业才能够实现分工生产和市场交换的专业化、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经济效应,众多资本、企业、行业才能够实现企业之间的聚集经济、网络经济的经济效应,特别是城市的房地产和生活服务行业不仅创造了新的剩余价值,而且消耗了工人趋于提高的工资收入,城市的产业发展和经济效应又循环累积地扩展了社会分工和城市规模。

经验和借鉴

知识创新、技术进步、分工扩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持续有效增长的主要因素和途径,这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充分体现。不过,知识创新、分工扩展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经济问题。

分工和专业化内含着一系列明显的缺陷或局限。(1)正如斯密、马克思等人早就发现的,分工和专业化导致劳动的单调重复,降低个人的劳动兴趣和劳动能力,旧式分工是一种文明的、精巧的剥削手段,是一种异己的、使人的活动丧失主动性的力量,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分工容易造成劳动异化等社会经济问题。(2)个别分工需要内部协作,社会分工引起商品交换,分工作为经济活动的一种方法,必然产生相应的成本,包括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和企业之间的流通成本或交易成本。市场组织生产的流通成本如果过大,企业就会走向扩张、并购,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或管制经济就有可能取代市场经济。(3)建立在社會分工基础上的商品生产和交换蕴含着供求失衡、经济危机的风险,而经济的周期性危机成为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必然产物和必要代价。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经济发展方式全面转型、供给侧改革方兴未艾的关键时期,马克思的科技进步和内涵社会再生产理论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而资本主义国家的知识创新、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也是可供参考的经验与教训。比如,知识创新、技术进步必须建立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全面均衡发展的基础之上,广大居民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人文科学素养;建立和形成全社会尊重知识、创新知识、运用知识的宽松、自由、平等、竞争的文化环境,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科学技术创新奖励制度;公共财政主要投资于基础科学研究,支持和鼓励企业研究开发,让高校、企业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

注释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伍晓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6、18页。此处的西欧指广义西欧,包括欧洲的北欧、中欧、南欧和狭义西欧,但不包括冷战时期的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东欧七国和苏联。

王淑芳:《企业的研究开发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3~44页。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7页。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18、444、487、720页。

阎维洁:《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理论初探》,转引自何自立等主编《高级政治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第173~204页。

[英]马歇尔著,朱志泰译:《经济学原理》(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338~252页,《经济学原理》(下卷),第323页。

Kenneth J. Arrow.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29, No.3 (Jun., 1962), pp.155-173。

李由:《大国经济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8~31页;孟捷:《产品创新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兼答高峰教授》,《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陶大镛主编:《现代资本主义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10~297页;李由:《大国经济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责 编∕杨昀贇

推荐访问:扩大再生产 分工 扩展 创新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