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调查报告

记者笔下的中国载人航天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11 08:43:29   浏览次数:

载人航天是人类科学技术史上辉煌的一页。新闻记者是专门采写新闻报道的专业人员。因而作为一种备受全球关注的新闻事件,载人航天的几乎每一次发射都成为新闻记者笔下的“热点”。不过,由于当今世界上只有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能够进行载人太空飞行,所以30多年来世界各国的记者们只能把自己有关人类飞天的笔墨全部集中于这两个国家。

令人高兴的是,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新闻记者开始把目光转向中国的载人航天,为30多年来苏美“一统天下”的载人航天领域吹进了一丝清新的气息。

关于相关技术和宇航员的报道

较早报道我国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是国内一本著名的科普期刊。该刊在1986年10月号的《航空空间消息》栏目中以《中国人遨游太空已为时不远》为题报道了国务委员方毅参观载人航天成果的消息。消息说:“8月29日,国务委员方毅登上我国制造的航天飞船模拟舱,参观了我国载人航天的科研成果。”这则消息不仅报道了我国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新闻,而且详细列举了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方面解决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消息还说:“据权威人士透露,目前我国载人航天的重要理论和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已研制成功航天生命保障系统,解决了飞船座舱内气体成分与压力控制、温度控制、气体净化、航天食品与饮水、航天服等一系列技术问题,进行了我国第一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文章最后指出:“中国人遨游太空的日子为时不远了。”

载人太空飞行的关键之一是培训宇航员。有关我国为载人航天培训宇航员的新闻近年来也屡见报端。1992年香港《文汇报》作了这样的报道:“前不久,位于北京海淀区的中国太空人训练基地——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首次公开让记者参观。”文章说:“这个研究所通过公开招聘方式招收了20名18~24岁的青年接受训练和试验。据介绍,受训青年人中具有潜质的可能将再接受培训,成为中国第一代上天的太空人。”文章称:“该所所长向记者表示,中国现已掌握了足够的数据,只要国家一声令下,他们有信心安全地送太空人上天。”1999年10月31日,一家城市的晚报也在一篇题为《中国人遨游太空为时不远》的报道中说:“据专家透露,我国已从全国最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中挑选出未来的宇航员的候选者,在太空人培训基地接受训练,时刻准备向太空进发。”

关于飞船和火箭的报道

新闻记者对我国载人航天的报道,内容不仅涉及到相关技术和宇航员,而且还包括飞船的规模和运载火箭。例如,1994年2月1日,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发表文章说:“中国拟在继续准备研制一种类似美国双子星座的载人飞船。”同年10月,英国《国际飞行》杂志也在一篇文章中说:“中国载人航天的志向包括一艘双子星座飞船级的两舱飞船,可能于2000年由长征二号E火箭发射。它可能在1995年列入政府的下个五年计划中。”文章中提到的双子星座飞船是美国60年代为“阿波罗”登月计划做技术准备而研制的一种载人航天运载工具。飞船重3700千克,一次可将两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同时提到的长征二号E是我国研制成功的第一种捆绑式运载火箭。自1990年7月16日首次发射成功后,长征二号E火箭先后成功地发射了多颗通信卫星。这篇文章之所以提到这种火箭,或许是因为长征二号E是我国当时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它可将9200千克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而前苏联和美国的第一代载人飞船东方号和水星号的质量仅分别为4700千克和1800千克。

关于载人飞行时间的报道

上面提到的那篇1986年刊登于国内著名科普期刊的文章,尽管称“中国人遨游太空的日子为时不远了”,但却未透露我国载人太空飞行的大致时间。这个时间是6年后由《中国日报》披露的。还有报纸在1992年4月7日刊登消息说:“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表了一项中国长期航天计划。中国将在2000年进行不载人的航天试验飞行,然后发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并可能在2020年发射载人空间站。”

这则消息见报15天后,英国出版的《国际飞行》也作了同样的报道,称“在今后10年内,中国可能进行它的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该刊引用《中国日报》的消息说,载人航天飞行是中国政府发展空间技术长期计划的目标。为在2000年前后完成载人航天飞行的使命,将事先进行不载人的航天飞行试验,以便为载人航天飞行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载人太空飞行的前提是运载火箭。因此,精明的记者们总是把对我国载人太空飞行时间的分析与卫星和火箭的发射紧密联系在一起。1992年8月14日,我国用长征二号E捆绑式火箭把美国为澳大利亚制造的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美国的合众国际社在报道这次发射时说:“中国人还雄心勃勃地计划于下世纪初发射一个载人航天器。”1995年1月8日,这家通讯社在我国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的有关报道中又说:“中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包括在2000年以前把30颗卫星和一个载人宇宙飞船送入太空。”1999年10月16日,即我国用长征四号乙火箭发射了与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地球资源卫星后的第三天,法国的《费加罗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赢得航天市场》的文章。文章说:“现在,中国已经具有了在2000年底前将人送上太空的能力。不久它将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样,它就能赶上俄罗斯和美国,成为非常难以进入的靠本国能力把人送上太空的大国俱乐部的一员。”

来自国家通信社的报道

以上列举的仅是近几年诸多报道中的一部分。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些报道发自国外记者的较多,而国内记者的却较少,这或许是那个众所周知的原因造成的结果。

在国内外新闻记者纷纷报道我国载人航天规划多年之后,我国政府终于打破了沉默。1999年1月4日,新华社播发了《我国将突破载人航天技术》的消息。消息告诉人们:“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礼恒日前说,1992年我国颁布了2000年至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继续加强航天动力和推进技术、测控技术的发展和研究,要研究开发载人航天技术,力争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突破载人航天技术,保持我国在这个领域的国际地位。目前,我国一些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已经在这方面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由于“作为国家科技发展计划,其进展还要取决于技术本身的情况”。这位权威人士未透露载人飞行的准确时间,只是说:“具体什么时候可以实现载人飞行还难以确定。”

然而,尽管如此,这则新华社的消息还是从官方的角度证实了我国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消息。报道使人们有理由相信,我国载人航天在技术上已不存在太多障碍,剩下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也就是说,“万户”的子孙们实现飞天美好愿望的日子确实已经为时不远了,21世纪的太空将出现中国宇航员的身影。不难想像,那时将不仅仅是我国而是整个世界的新闻记者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因为中国宇航员进入太空不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新闻”。□

推荐访问:笔下 中国 载人航天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