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调查报告

中国工业改革发展30年:1978-2008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06 08:45:17   浏览次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1978以来的中国改革开放分为三个阶段,文章对各阶段的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内容与工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回顾,分析了改革开放对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总结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取得的成就,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工业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中国工业;改革;发展;30年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8)08-0005-08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2007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7367亿元(初步数),比1978年的1607亿元增长了近66倍(按当年价计算),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11.8%。中国工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改革开放推动取得的:2006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中,由改革后发展起来的私营和三资企业实现的占到了48.5%,由非国有(国有控股)企业实现的则占到了64.3%。因此,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日子里,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与工业发展的历程,总结改革开放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就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工业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前,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工业,工业企业只存在国有和集体两种所有制形式,工业发展模式是半封闭型的,仅有少量的对外贸易。尽管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由于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形成了扭曲的、重工业比例过大的产业结构。虽然工业经济取得很大成就,但工业生产效率低下,轻工业产品长期匮乏,经济短缺现象严重,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是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具体到工业经济改革内容,主要体现在所有制、宏观调控体系、工业管理体制等方面:第一,所有制方面,改革主要围绕国有经济改革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目的在于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运行的微观主体。在扩权让利、经营责任制等改革措施推动下,国有企业被引入市场,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实行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等改革措施推动下,国有工业经济总体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在改革开放后被承认并获得相关政策支持,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逐步形成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格局。第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方面,改革主要围绕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宏观调控体系进行。通过建立劳动、资本、资源等要素市场,推进商品和要素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信号作用,促进工业和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与结构调整,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逐步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通过财政改革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加强中央银行职能建设,加快金融深化过程,推进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大力发展证券市场,逐步实现金融宏观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促进工业资源配置优化。改革汇率形成机制,为工业部门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第三,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方面,通过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由对企业的直接管理为主转向主要依靠经济、法律等间接管理为主。在改革中逐步减少和撤销专业经济管理部门,设立工业综合协调和管理部门,实施产业政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引导。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原则探索国有资产出资人机构的运行机制,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从时间顺序看,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工业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1992年、1993-2000年以及21世纪以来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改革开放的取向、侧重不同,工业发展在总量规模、结构、所有制、外向程度等方面也有相应的特点。

(一)1978-1992年的改革与工业发展

1978-1992年的中国改革又可以分为1978-1984年以及1985-1992年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工业改革是从微观激励机制方面人手。1978年在四川省的6个工业企业,1979年在京、津、沪等地的8个企业中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1979-1980年试点在工业部门广泛开展。改革主要内容是“放权让利”,即企业对新增收益的部分拥有支配权,以此激励企业职工和管理者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作为“放权”改革的继续和扩展,1981-1982年全面推行了经济责任制和利润留成制,1983年和1984年分别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了第一步和第二步利改税改革,1984年企业在用工、生产、销售等方面的自主权得以进一步扩大。围绕企业改革,其它经济领域的改革也在初步进行:对外开放方面,1980年后设立经济特区,正式实施“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政策,改革外贸体制;市场方面,价格管制逐步放开,1982年放开工业品中100种小商品价格。工业原料和产品开始实行“价格双轨制”。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开始发育;所有制改革方面,既鼓励属于公有制的集体企业的发展,也鼓励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发展;在工业政策方面,调整产业结构,鼓励轻工业发展,并且调整重工业的服务方向。

微观激励机制改革对工业经济的影响显著:总量上,1978-1984年工业总产值迅速增长,由1978年的4236亿元增加到1984年的76173亿元,年均增长长9.6%;所有制上,非公有制经济初步发展,1978年,我国只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1984年非公有制企业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由0上升到1.2%;产业结构上,工业部门由于轻工业的快速增长而呈现“轻型化”。由于工业改革的增量部分主要集中于轻工业品生产,同时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和升级也促进了轻工业发展,1978-1984年,重工业平均每年增长7.2%;而轻工业平均增长12.3%,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的比例由1978年的43.1:56.9转变为1984年的47.4:52.6,中国长期存在的轻工业落后于重工业的态势得以改变。对外开放方面,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79年的355亿元猛增到1984年的120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74.43亿元。加工贸易获得初步发展,这个时期来料加工占主导地位,进料加工则开始起步。

第二个阶段的改革围绕增强企业活力展开,目的在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工业经济体制方面,对国有企业实施“拨改贷”的改革,通过调整财务结构对企业施加约束。对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普遍实行承包制,小型国有工业企业实行租赁制。工业企业组织方面,1987年后在较广范围进行了组建企业集团、经济联合体、专业公司以及开展股份制试点等多种形式的尝试。对外政策方面,1984年开

推荐访问:中国 改革发展 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