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教育心得

崇俗尚趣说世情,悦人悦己话人生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3 08:41:21   浏览次数:

摘 要:湖北评书传承人何祚欢是场上案头兼美的艺术大家。他的评书小段创作以白描人物、勾画世情为特色,通过入门见扣、笑料点睛布局谋篇,集中体现出其评书艺术崇俗尚趣、浅近晓畅的审美意味。

关键词:何祚欢 湖北评书 审美

何祚欢是我国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文化部及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9年7月,他被评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北评书的代表性传承人。从1956年何祚欢第一次正式登台说相声算起至今,其舞台生涯近六十年。期间,何祚欢发表评书、散文、戏剧、小说等文艺作品近七百余万字,其中,长篇评书《杨柳寨》获全国优秀曲艺(南方片)观摩演出创作一等奖;短篇评书《挂牌成亲》获全国优秀曲艺作品一等奖;大型戏剧《穆桂英休夫》获1996年曹禺戏剧文学评奖提名奖;由创作小说改编的同名戏剧《养命的儿子》获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作为一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其文本创作、评书表演多次获奖,的确不同凡响。他可谓是评书场上案头兼美的艺术大家。何祚欢的评书小段题材广泛、人物生动、故事诙谐,集中体现出其评书创作的技术技巧与美学追求。

一、白描人物与勾画世情相辅相成

何祚欢的评书短篇不录奇谈怪论、奇人异事,而多讲述生活趣闻和身边趣事,在趣味之外还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理解与反思。何祚欢对评书短篇中的人物不是浓墨重彩地全面描摹,而是删繁就简、三笔两画勾勒出人物的某一典型特征,并围绕人物的这一典型特征展开故事编排。

《老姜包饺子》开门见山地指出家里“不扫地,不擦桌子,不洗碗,脏得下不了脚”的老姜请同事吃饺子,悍妻命令他把地拖干净,老姜问:“没砧板到哪儿剁馅?”老婆气呼呼地把“肉和菜丢到地上,蹲下去一阵乱剁:‘看见没有?我娘家几代人都是在地板上剁!’”①一顿乱剁之后,九个同事都吓跑了,一个同事的鞋被一起剁了。

《免费秘方》中,从医药公司离职的姜林开了家小药店,“中西药外带民间偏方验方全经营,真有点‘急病人所急’的味道”②。顾客碰巧打噎,姜林用偏方一耳光扇到顾客小伙子脸上,结果打错了,得病的是小伙子的爸爸。

《“令尊”是儿子》抓住了一位富家少年“多读了几句书就到处卖弄”③的特点,他愚弄人力车夫不知“令尊”的含义想占其便宜,结果自食其果。

从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何祚欢善于白描人物。他并不着力于人物的外貌特征,而是抓住人物不讲卫生、冒失、爱卖弄等个性特点,立足于人物的不同身份和职业,在娓娓道来的故事近结尾处不经意地抖出包袱。更重要的是,故事的系扣、抖包袱、解扣过程都与人物个性的建立、展示和故事的推进紧密相连。

《厕所门口大堵车》讽刺了一位女领导图方便,用桑塔纳轿车为堵住村里的厕所门,从而引发了全村的骚动和不满。《老娘保佑》嘲讽了一位心口不一、自私自利的不孝子,因怕妨碍自己的官运,于是违背老娘的生前意愿,将其火化且不下葬,而是放在自家的床底下,结果“老娘”被孙子扔了,骨灰盒装了麻雀。

《吃包子的新方法》抓住赵处长“起得早,晨练一罢就吃早点,一点马虎不得”④的特点,讲述了这位处级干部在超市白吃早点不付钱被抓现行的故事。这些作品聚焦于官员们的生活小节,通过他们错误而可笑的行为讽刺鞭挞了那些不能严于律己、不能以身作则的领导干部。

《臭饼子消夜》说的是名演员胡老师退休后组织了一个小歌舞队下乡表演的故事,他“不为赚钱,只图有事做,有地方可跑”⑤。十八人的小歌舞队在古镇演出,为偏远的小镇带来了丰富的文娱节目,但队员们晚上却无处填饱肚子。胡老师只得上午买好葱油饼请大家晚上将就,每次看到被丢弃的冷饼子,他都先一番劝诫然后将其吃下。一天,由于是高度近视,他将一双卷着褪下的臭长筒袜当作了饼子,差点一口吃掉。这则故事听完并没有让人开怀大笑,而是令人百感交集。这种情感既有对退休演员胡老师的敬佩,又有对文艺工作不易的感叹,还有对老艺术家们吃苦精神的敬仰。

《憋尿记》传递的是爱热闹的老常的家庭趣闻。“我的朋友老常一生爱热闹,碰到一部好电视剧都要把儿子媳妇孙子姑娘女婿外孙喊到一起来看,哪个不来他就发火。来了呢,贴钱买菜做饭累得笑眯眯的。”⑥故事从老常爱热闹的个性出发,集中言词表现了爷孙之间看电视、“争”厕所的家庭天伦之乐。

《逮住老公的情人》从姓名组合的常识引出姓龚的主人公。由于姓龚,本来是同事呼唤“老龚”打麻将的玩笑,结果被妻子误以为是“老公”的情人闹出了笑话。

何祚欢创作的评书小段中涉及的人物丰富多彩,有对女领导、马乡长、赵处长等表里不一的官员的讽刺,也有对胡老师、常爹爹、老龚等师长友人等亲情友情趣事的分享。这些评书小段体现出何祚欢对包袱点睛的精心设计和安排,再加上故事的整体编排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因此包袱的装点又是了无痕迹、清新自然的:它们或蕴含于人物绘声传神的言语、动作中,或包含在表演者切中要害的评论里。何祚欢的点睛之笔绝不拖泥带水,而是一阵见血,既使结构紧凑,保持或衬托出包袱的力度,又不喧宾夺主,过度献媚于观众。即作者是以故事、人物、包袱悦人悦己,而不是以过度描画献媚于人。

何祚欢的评书小段一会儿像照妖镜,映出某些干部表里不一、装模作样的真实嘴脸;一会儿又似哈哈镜,照出朋友、同事的笑脸;有时候还似显微镜,从细微之处发掘人的善良与温暖。

二、入门见扣与笑料点睛相互呼应

何祚欢深得师傅李少霆的说书技法之要领,将“入门见扣”与“噱头和嬉口,笑料有用途,结合故事生,不能瞎乱抖”⑦两方面相结合,在评书小段的创作中应用得如鱼得水。实际上最难的就是要从意识和实践上做到把“笑料”当作“书中之宝”,而避免急功近利地随处洒包袱。

民众乐园曾经是何祚欢表演的地方,他曾专门在此打理剧场,既为有暂居之处,又为有静心创作之所。《民众乐园飞帽子》就表现出他就地取材,笑料结合故事生的创作功力。这部作品基于其日常观察和生活体验,首先“入门见扣”,即“汉口是个大地方,‘紧走慢走,一天走不出汉口’,它最热闹的地方要数民众乐园。……热闹的地方热闹在人多,人一多就杂,五颜六色都有。”⑧这“人杂”就为后文“飞帽子”做好了铺垫,设好了扣。其次,在“民众乐园”的“乐”字上做足文章,烘托出故事情境。这里既有民众“花两角钱进大门,十几个剧场随便看”的尽兴酣畅之乐;又有人多热闹之乐——白天散了戏,十几个剧场的人从一个园子门朝外拥;还有靠散场捡鞋子的赚钱之乐。就在这种纷繁热闹的氛围中,引出一位老人的新礼帽被偷的故事重心。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巧妙地贯彻了“噱头和嬉口,笑料有用途,结合故事生,不能瞎乱抖”的创作原则。原评书小段如下:

这位老人买的新礼帽,戴到民众乐园来是想在人前显摆一下,绝对想不到大白天会有人揭他的帽子。

他的帽子是被人从后头揭下去的。帽子一离开头,他就回头望,既没看见手拿帽子的人,又没见到在风里头滚的帽子。倒是他身后那个人头上戴的一顶新礼帽,和他刚才丢的帽子一模一样。他一边走一边看,看着又不像,因为人家的帽子上安了带子,带子是紧紧系在下巴上的。飞了他的帽子,再安带子,再戴到头上,再系带子?谁有这快的手脚?

身后那人这时开了口:“以后买帽子学我,先缝一根带子,戴好了一系,多大的风都吹不跑!”

其实说话这位就是偷帽子的贼。他跟在戴帽子这位身后,就已经把一根带子从头顶往下一系,在下巴上打好了结,趁着一挤,把前头那人的帽子一翻就到了他头上,人家回头一看他,他的帽子就是缝了带子才戴,而且早就系好了的!⑨

噱头、嬉口、笑料,巧妙地渗透在丢帽过程的讲述当中,帽子一离开头,他的“望”“看”、想等一系列外在动作和内心活动的描述,活脱脱地勾勒出一位警惕性高、反应快的丢帽者形象,没有刻意用有任何特殊效果的逗人词汇,仅仅一番白描就把失主可笑又恼人的经历展示出来。最后,小偷的开腔将该事件的喜剧效果推向高潮。这几段既是故事情节的推进,又是在为解扣层层蓄势。直到最后一段将谜底解开,故事戛然而止,而乐趣仍在听众心中持续流淌。

遥想当时,观众们涌进民众乐园的剧场,刚一坐好就听到台上的这么一段评书,定是满场笑声掌声爆棚。在现在看来,这些乐趣似乎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却显示出何祚欢评书实力的绝活——精心创作的作品表演起来却似随手拈来的即兴之作。

三、崇俗尚趣与浅近晓畅相得益彰

民间谣谚和民歌俚曲是何祚欢的拿手好戏,无论是短篇评书还是中长篇评书,他都能信手拈来,用得恰到好处。何祚欢尤其关注谣谚俚曲的现实内涵及其价值,将它们生动、简练、形象、幽默、乡土、哲理的民间之趣溶入评书创作和表演之中。

《蚊子不咬后脑壳》就说到汉口街头买卖吆喝的游戏之趣,如兜售一种叫“落口消”的膨化米质食品:“落口消,落口消,小伢吃了不长包。鸡子鸭子和洋船(轮船),又好吃,又好玩,吃得玩得打不破,一分洋钱买一个。”又如夏天卖刨冰者的吆喝:“喝啊,喝,刨冰雪花坨,解凉又止渴,喝了夜晚睡得着,蚊子不咬后脑壳。”⑩两曲街头巷尾传唱的吆喝呈现出老汉口商业区的小买卖人的生存智慧和生意头脑——将歌谣与商品形象、特性相结合,通过汉腔汉调、生动而有节奏地传递出食品特质,即好吃、好玩又有奇特的“功效”,从而拉近了食客、商品和商贩之间的距离,也显现出老汉口闾巷生活的乐趣。评书小段的命名《蚊子不咬后脑壳》直接借用曲子的最后一句,由此引出一位较真的杨先生,非要检验小曲内容的真实性,即喝了刨冰“蚊子不咬后脑壳”的功效,结果闹得自己吃亏,令别人取笑。这类评书小段听其声似家长里短,品其味则是朴实诙谐之风与游戏之趣。听故事之外得其趣味才是评书创作和表演的真功夫。

湖北评书传承人何祚欢将地方谣谚应用于评书创作表演中,是非常明智的。谣谚精炼生动地将民间情感、民间舆论、警戒语赋予评书中,从内容上增加了评书的丰富性、哲理性、醒世性和趣味性,使评书更有回味;同时,因为谣谚同是韵文,因此“谣谚在形式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音节谐调、易于诵读,具有音乐的美感”{11}, 即在形式上,为评书增添了协调悦耳的音乐节奏和形式美感。

民间谣谚独具地方特色,承载着本土的人文风貌。评书小段《吹三爹》就巧妙地运用了谚语来勾画设定人物形象。吹三爹“解放前在汉口上过学,学过英文,见过洋人”{12},可是他的英语不仅带黄陂乡音,而且他只会说字母和几句问候语。儿子批评他太爱吹,他回应“‘十个男将九个吹,一个不吹有点呸’,爱吹不是坏事”{13}。 “呸”是武汉方言,指说话做事很不通人情世故。这句押韵的十四字谚语,既是吹三爹爱吹的心理依据写照,又是武汉地区民间大众对男性群体的整体认知。通过吹三爹的举止言行,讽刺了那些无真才实学却爱吹嘘、显摆的人的可笑与可乐。《世说新语·忿狷》记录着因小事而急躁、发怒的故事。其中“王蓝田性急”一事,通过几个动作将因性急吃鸡蛋不得而暴怒的王蓝田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吹三爹》和《王蓝田性急》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通过动作塑造人物性格,让人们在生动诙谐中感受到人的差异,人的多样性。而不同的是,《王蓝田性急》是真人真事的直接记录,《吹三爹》是文艺创作。然而,当《吹三爹》将民间谚语巧妙地寓于人物塑造之时,吹三爹亲切、真实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他也由一种艺术形象变成为一位真实可感的人。民间谣谚既是一种地方文化,又是一种民间舆论、民间认知。何祚欢将民间谣谚巧妙地穿插于评书创作之中,既能体现出评书艺人的传统文化底蕴,又能彰显评书的地域文化风味,同时还使评书创作精炼晓畅,饱含民间智慧。

《生发宝》讲述了一对夫妻的烦恼。丈夫王小光掉头发,他的妻子汗毛密,一伸胳膊一板黑,于是小两口互相安慰,妻子安慰掉头发的王小光:“算了,掉头发有么大不了,头发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哦,那是说钱!”

丈夫劝说一板黑的小张(妻子):“莫烦心,汗毛是时长时短的。长胖一点,就显不出来了。人家不是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吗——哦,这比方也不对!”{14}

故意错用、误用民间俚俗谚语增添评书故事形象生动、轻松诙谐的效果,同时也体现了夫妻之间的生活情趣,表现出人物关系的和谐。由此可知,何祚欢对歌谣谚语的应用不是机械地仅为评书表演者所用,而是通过故事情境的调度设计为人物语言,由人物脱口而出,既丰富了人物形象,又使人物更接地气、更亲切,让听众与人物更亲近,从而实现顺口顺耳的表演效果。

崇俗尚趣是湖北评书传承人、艺术家兼作家的何祚欢的个性特质,这些在他的自传中可以窥见端倪,而且他将这种民间大众审美情趣渗透到了笔下的每一个人物之中,即崇俗尚趣也是他口中笔下的每个人物的爱好与天性。可以说,通过评书短篇的创作与表演,何祚欢发掘了湖北评书崇俗尚趣的审美特质。

何祚欢在其自传中说道:“民歌、小调、俗词、俚语、戏文、杂书,都是我的库存”{15},之所以成为受用的库存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四岁起在私塾半年的背功训练;二是对童年儿歌、过节赶会、随父看戏、戏迷影响、看杂书等少儿成长时期的经历和习惯的养成;三是何祚欢从小就是一位“以读书取乐的‘杂食肚子’”{16}。在回顾这段成长经历时,何祚欢认为“民歌俚词和戏文唱本教会了我的‘浅近晓畅’”{17}。这种被民间艺术包围的儿童成长经历,再加上他的天赋和努力,使得湖北评书获得了文本和表演上的传承与发展。

崇俗尚趣、浅近晓畅,才使得何祚欢的湖北评书表演顺口顺耳,悦人悦己,深得人心,它们正体现出这位湖北评书传承人特有的审美追求。

①②③④⑤⑥⑧⑨⑩{12}{13}{14} 何祚欢:《挂牌成亲:中短篇评书及评书小段》,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第12页,第5页, 第31页,第25页,第27页, 第4页,第4页,第3页,第61页,第62页,第54-55页。

⑦ 李少霆口述、徐世康等整理:《“五字歌”——说书技法散谈之二》(上),《曲艺艺术论丛》出版年不详,第8期,第122页。

{11}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沪谚》,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0页。

{15}{16}{17} 何祚欢:《我叫“活着欢”》,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第17页,第8页。

推荐访问:俗尚 世情 人生 悦人悦己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