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典礼主持

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6 08:49:28   浏览次数:

近来经常与中小学校长交流,谈得最多的是省里有关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这些校长总体上对“五严”规定持欢迎态度。但也毫不掩饰他们的担心,一是扫心规定的执行力度。二是担心政策的稳定性。校长们普遍认为,在不以升学率作为学校评价标准的同时,必须要建立新的学校评价体系,否则没有安全感。这里所说的执行力度、政策的稳定性、内心的安全感,都需要以政府部门正确的教育政绩观为基础。教育政绩观对教育事业发展无疑起到鲜明的导向作用。错误的教育政绩观导致错误的办学行为和教育行为,正确的教育政绩观能够引导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判断教育政绩观的正确与否,主要看教育观念和教育发展目标是否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意志,教育管理和教育行为是否遵照教育自身规律。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是国家的教育方针,高水平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工作的主题,从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教育的基本规律。我们的教育政绩观必须落实这些鲜明的教育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教育政绩主要体现在政府的教育认识能力、教育服务能力、教育发展能力和教育协调能力的综合水平上,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实践选择,二者是思想与实践的统一体。看一个地方教育政绩高不高,首先要考查区域内所有学校对党的教育方针是否贯彻到位,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水平是否有提高、主动推进素质教育的力度大不大、对素质教育研究的氛围浓不浓、素质教育改革的实际成效有没有。这就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正确理解党的教育方针,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增强素质教育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性,真正把素质教育抓实抓好。现阶段。要从强化中小学德育工作和全面执行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入手,明确中小学素质教育目标,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中小学管理水平,推动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

2、重视教育人才培养,重视校长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看一个地方教育政绩如何,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看地方政府培养了多少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有没有采取有力措施整体提高校长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建立优秀教育人才的培养机制。制订中长期的校长和教师专业发展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校长和教师的培养力度,增强教育工作者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使教育工作成为全社会尊重和向往的职业

3、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加快区域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教育是地方最重要的公共事业,基础教育发展主要是政府责任,政府的首要责任是经费投入责任。区域基础教育事业高位均衡发展是一个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实现区域基础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需要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判断地方政府的教育政绩不可避免地要考查地方教育经费投入水平和使用水平,要考查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有关规定,确保各级财政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和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在强化政府办学主体地位的同时,还要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扶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的办学积极性,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赋予教育部门对教育经费预算的编制权、分配权和管理权。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将有限的教育经费真正用到促进区域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上来。

(作者系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推荐访问:树立正确 政绩观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