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会议发言

中考历史考点和典型例题专题分析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0 08:59:00   浏览次数:

活动,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

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考试内容

2013年历史中考范围仍将是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学习内容。从命题改革的发展趋势看,复习中要特别注意“两个结合”和“一个联系”,即中外历史内容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生活、时事热点的结合,有关联的或可类比的历史事物间的联系。

考点分析和典型例题

专题一:侵略与反抗

中外历史,尤其是中外近现代史中,能够彰显“哪里有压迫、哪里有侵略和剥削,哪里就有反抗”这一真理的史实举不胜举。中考复习应以课标为基准,以各版本历史教科书中涉及到此专题的共同性、主干性的知识表述为依据,选择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事例,在适当挖掘、拓展的基础上尝试多角度地阐释这一真理。

一、中国史考点

1.近代列强侵华。

1840年~1900年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大规模侵略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中华民族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日趋激化,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同仇敌忾,进行了顽强抗争,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反侵略斗争篇章。

2.抗日战争。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遭到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它使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严重危险。在生死存亡关头,中国人民的抗战从局部抗战发展为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战是这场战争的显著特点——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治派别都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是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精神的典型表现。

3.抗美援朝。

反抗美帝国主义侵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志愿军战士英雄行为产生的思想根源。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机枪,掩护战友冲锋;邱少云烈火烧身却严守潜伏纪律,保证了潜伏部队的安全和战斗的胜利。

4.近代化起步。

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除了采用“以暴抗暴”的形式进行武装反抗外,还有许多不同阶层的杰出代表为救亡图存开始探索“师夷长技”的道路。鸦片战争失败后,魏源编著《海国图志》,发出时代先声,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对洋务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洋务运动采用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工矿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客观上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到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以清末状元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使我国的民族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发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中国的近代化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艰难起步,曲折推进。

推荐访问:例题 考点 中考 典型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