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党委廉政

论舞蹈作品的意境美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8 08:44:39   浏览次数: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交融,客观的境与主观的意完美结合。著名舞蹈家贾作光先生很精辟地论述了这个观点”在这里它包含着两个方面:“意”,犹如一首诗:“境”,犹如一幅画。舞蹈作品的意境,从字面上解释,意是指作品所表现感情和思想,境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客观环境,舞蹈作品的意境,就是舞蹈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每个优秀的舞蹈作品都力求意境美,舞蹈主要是依靠肢体语言及整个身体的律动来抒发情感、表达意境。人们之所以一遍又一遍竞相观看大型舞剧《天鹅湖》,是被这部舞剧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吸引。是那些美丽动人的舞蹈形象,丰富多彩的肢体语言,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以及富丽堂皇的舞美设计和各种艺术因素完整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艺术美感,吸引着千千万万的观众,使其艺术魅力永存。所以,在舞蹈中,意境美是舞蹈的灵魂。舞蹈作品中,如何才能创造意境美?我们说:意境犹如“诗”、“画”。

意境还应能引起观众的回味,使观众再次得到感官的享受和满足。它不仅产生于编导头脑的巧妙编织,还产生于经作品启示后的观众头脑。对舞蹈来说,它是编导、演员创造的终点,又是观众再创造的起点。这贯穿于从作者到观众创造的全过程。它应是深远悠长,令人回味无穷的。因此一个舞蹈作品中的意境美否,是这个作品成败的关键所在。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究竟何谓“意境”?各家看法并不一致,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说,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统一。”(彭吉象:《艺术学概论》)也有人说: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像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辞海》缩印本)笔者引用了贾作光先生的观点,对其当然持赞同态度。

意境说在中国由来已久,而且遍及整个中国的古典诗、词、歌、赋、绘画、书法、文章、园林、建筑、戏曲、曲艺、音乐、舞蹈等各文学艺术领域。

简单的说意境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朦胧美。朦胧美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虚实相生、隐显相融等特点。舞蹈艺术中的朦胧美,是较为明显多见的,例如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创作并表演的《雀之灵》,既有空灵而丰满的内涵,又有朦胧美的意境,成为民族舞的艺术精品。

第二,超越美。超越美具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即通过有限达到无限,升华超越于物象之外,如同司空图所言:“超乎象外,得其环中。”(《二十四诗品·雄浑》),又如彭吉象先生所说:“从刹那见永恒,以咫尺见千里,是中国艺术家创构艺术意境的切入点。在富于历史感的中国人心中,时间的概念相当之强。人事沧桑、家国兴衰、年华消逝、际遇沉浮,都通过时间的流转而万象纷陈。从时间长流中,截取某个片段;从纷纭的万象中,撷取具有象征性或内涵深沉的事物,作为辐集思维、浓缩感情的焦点,这样,表面看来一刹那间的事,都因为来自历史长河,物象的形成,也都因为曾处于整体的一定地位而存在于悠悠天地之行中,从有限可窥无限,在瞬间可体味永恒。”(《中国艺术学》)在这方面,最突出、最典型的舞蹈作品的例证,就是近年来走红、在央视2005年春节晚会上亮相并备受全国观众赞赏的《千手观音》。这个舞蹈、取材于佛教故事和人物,但它已超越了佛教,也超越了历史,以神奇的意境,表现了人间的美,产生了艺术的震撼力。

第三,自然美。意境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绚丽之极归于平淡”。舞蹈《金山战鼓》,取材于历史生活;舞蹈《担莲藕》,取材于现实生活,但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创造出自然的意境之美来,所以才受到观众的欢迎。

责任编辑 付慧君

推荐访问:意境 舞蹈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