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党委廉政

《卵石的形成》教学点滴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1 08:42:08   浏览次数:

《卵石的形成》一课难度比较大,原因是课文涉及的知识面广,而学生已掌握的有关科学知识并不多,教师要在40 min内,让学生收集事实,分析推理,了解卵石形成的规律,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过去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照葫芦画瓢”,机械记,重复念,最后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失去学习兴趣。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摸索,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出一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获取知识的新路子,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具体做法。

1 课前实地考察,课上再现自然界的情景

课前从当地实际出发,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黄台山和河岸去考察,引导学生观察山上岩石的情况和河里卵石的形态,观察卵石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为学生探求卵石成因收集事实。课上,教师用投影打出了放在水槽中的各种各样的卵石让学生观察,但见水波流动,荡起层层涟漪。同时在学生脑海中也掀起了层层波澜,激起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接着,教师又出示了自制的3幅卷式挂图,描绘河中卵石的分布状态,让学生进入考察的状态。此时,再引导学生进入认真的观察、分析。

2 感知事实,畅说自己的发现

在考察和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描述自己的发现:“光滑圆溜的卵石一般分布在河道和河滩,并且河道中的卵石分布的大小,形状都是有规律的”,“高山上的岩石总是布满纵横交错的裂缝,山下堆满各式各样的碎石和砂粒”……此时,教师针对这些发现,引导学生从感知的事实中进行大胆猜测。顿时,教室里一片沸腾,争议声络绎不绝。

3 教师提问并帮学生设计实验

教师提问:“河边的岩石是从哪来的?”“河道中的岩石为什么会越来越圆?”引导学生作深入的探求。学生在作出了种种推测之后,渴望找到方法来证实自己的想法,此时,教师帮助学生设计实验。①设计烧热的玻璃遇冷水炸裂的实验,模拟自然界冷热变化引起岩石炸裂。②教师用幻灯片演示水和植物的根对岩石的破坏作用。③教师用幻灯片演示流水的搬运作用。④让学生人人动手,利用大罐头瓶和碎砖头、沙等做磨圆作用的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在流水运动的过程中,碎石逐渐失去棱角,渐渐变圆的过程。这样就使他们推测从其他具有相似特点的事物中得以论证。

4 归纳总结

在学生具体形象的认识了岩石风化形成卵石以后,笔者进一步要他们对自己的推断进行归纳,得出“小科学家的结论”。教师用配乐录音播放《鹅卵石的自述》,使学生趣味盎然地回顾从高山上的岩石到河滩上的卵石的变化过程,以及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知道了这种变化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地球上的这种变化是不断进行着的。

5 对本课内容进行扩展引申,培养学生科学的自然观

在学生明白了高山上的岩石怎样变成河道中的卵石以后,笔者问:“河道中的卵石最后要跑到哪里去?高山和卵石将来都会有什么变化?”这时,课堂上又掀起了高潮,学生争着大胆推测:也许遥远的将来,海边的沙滩、河道的卵石又会变成高山;高山会变成米粮川。这虽是一些幼稚的想象,却蕴含着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的科学的自然观。

收稿日期:2015-06-25

推荐访问:卵石 点滴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