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党委廉政

清朝晋西碛口镇商业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03 09:29:27   浏览次数:

[摘 要]晋西吕梁碛口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清代之后,因为内蒙古和山西之间粮食等贸易的需求成为水陆运输都很发达的商业重镇。碛口镇的商业从康乾年间开始一直到清末民初,一直蓬勃发展,在当时的山西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关键词]清朝;碛口;商业

明清年间,晋商崛起于山西,成为十大商帮之一,执商界牛耳五百年。对于晋商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更多的关注,但在地域分布上,一直聚焦于对晋中商业和商人的研究。晋西在清朝商业的发展也很迅猛,位于吕梁临县西南端的碛口镇就是一个水陆运输都很发达的商业重镇。

碛口镇位于临县西南端,湫水河注入黄河的交汇处,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这里河道宽阔,水流平缓,停船方便。而且河道较深,允许船载重吃水。早在隋代时,碛口因为重要的地理位置,作为军事要塞,名称已经在正史出现。清代关于碛口的史料记载,也说明了这一点。“碛口虽无津渡,而沿河渡口十三处必须取道于此”,“每遇陕北告警,临首当其冲,碛实扼其要。历来办理团防,必以碛口为关键”。(1)当然,因为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清代碛口更重要的作用是水陆转运码头,商业兴盛起来。“碛口古代无镇,清乾隆年间,河水泛溢,冲没县川南侯台镇及黄河东岸之曲峪镇,两镇商民大都移居碛口。至道光初年,商务发达,遂称水陆小阜”。“黄河经县境二百余里,沿岸石壁峭崖,东行无路,间有山径,皆羊肠小道,惟碛口为临之门户,有事必争其形胜。”(2)

碛口重要的地理位置毋庸置疑,但在清代才发展成商业重镇,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时山西境内地狭人多,无法解决人口日益增多和粮食不够的矛盾。而内蒙古的突默特平原和河套平原相继开发之后,粮食产量不仅可以满足当地的粮食需求,还可以外销。古有民谚:“千里不运粮,百里不贩草”。内蒙古的粮食运到山西晋中一带,用单一陆路运输的方式要比用陆路和水路结合运输的方式成本高出十倍不止。最合理经济的运输路线就是先通过黄河水运将商品运到距离晋中最近的码头碛口,再用陆路运到吕梁、晋中。碛口本身拥有合适的自然条件,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水路运输和陆路运输的交接点,发展成为水陆运输发达的商业重镇。

乾隆二十一年的《重修黑龙庙碑记》有“碛口镇又境接秦晋,地临河干,为商旅往来、舟楫上下之要津也。比年来人烟辐辏,货物山积”(3)说明了当时碛口镇的商品流通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的《重修黑龙庙碑记》记录了施银修建黑龙庙的个人和商家。其中有“功德主”陈三锡父子三代以及11位“经理人”,还有三家商号“长胜厂”、“广昌号”和“广裕号”。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重修碛口镇另一个重要寺庙云西寺的碑记中,记录有碛口镇33位“募化人”,其中有21位可以认为是商号,其余以个人名义募化的12位也是商号的东家或者掌柜。(4)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的《卧虎山黑龙庙碑记》记录了72位施主,其中3位是庙里的主持和徒弟,3位署名为“河滩”,其余66位都是商号名,其中42家为外地商号。计有柳林19家,薛村1家,大麦郊l家,段村1家,汾府3家(全部为油行),灵邑3家,平邑l家,介休1家,孝邑4家,军镇4家,晋州1家,吴城镇2家,南关(县城)1家。(5)

这说明了碛口的商号数量在这段时间之内大幅增加,碛口的商业繁荣起来。上文有提到“至道光初年,商务发达,遂称水陆小阜”,道光二十三年离石举人崔炳文为黑龙庙题写楹联“物阜民熙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

进入光绪朝之后,内蒙古的平原开发进入繁盛阶段,粮油产量更加丰富,中草药以及皮毛供应也越来越多,碛口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同治五年(1866年),碛口镇的天官庙重修碑刻里,记录有碛口镇的商号132家。民国五年(1916年),重修黑龙庙的碑刻记录里,共有商号261家,其中有本地商号132家,外地商号129家。民国八年(1919年),碛口镇关帝庙重修碑刻记录中,共有商号368家,其中本镇商号219家,外地商号149家。(6)

以上史料说明:第一,碛口镇的商号数量在持续快速的增加,修建庙宇的施银商号数量增加,半个世纪内从同治年间的132家增加到民国初年的368家。第二,碛口镇的经济发展与外地联系越来越紧密,尤其是与黄河上游的地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的外地施银商号只有周边的离石、临县、柳林、交口、孝义、汾阳、介休、平遥等地,这些地区都是经过碛口镇转运的商品的销售地,说明当时碛口镇对于晋西和晋中的重要性。到了民国初年,碛口镇的商号除了周边地区,还有了包头、河曲、河口、保德等地的商号,而且在碛口镇的外地商号总数中占据了不小的份额,这些地区大部分是在碛口转运的商品的产地。最后,碛口与货源地和销售地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上述的商号中,有一些是碛口本地人开办的外地商号,也有一些是外地人在碛口开办的商号。《临县志》商业卷记载,清末民初,碛口有正式登记的坐商204家,其中客商79家,其中包头18家,河口8家,河曲4家,绥德4家,府谷13家,孟门22家,此外还有汾阳、孝义、平遥、吴城等地人开办的商号。这说明碛口枢纽性转运码头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连接内蒙古和山西的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盛极而衰的规律在碛口上也同样上演。随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京绥铁路、同蒲铁路以及山西境内太原到大同、太原到军渡、太原到风陵渡几条重要公路的修筑,内蒙古和山西之间水路运输的重要性逐渐下降,运到碛口镇进行转运的货物逐年减少。1937年之后日本入侵晋西北,1938年到1942年之间,日军八次扫荡碛口镇,烧杀抢掠,碛口镇的经济和民生遭到极大破坏,商号大批倒闭,商人大量迁走,碛口镇自此就衰落下去。

注释:

(1)[民国]《临县志》,卷十二,“兵防略”。

(2)[民国]《临县志》,卷九,“山川略”。

(3)参见王洪廷:《碛口志》,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232页。

(4)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45-46页。

(5)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6)陈志华:《古镇碛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46-47页。

推荐访问:清朝 商业 研究 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