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社会团体

日本新型通用驱逐舰——19DD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6-29 09:07:09   浏览次数:

日本海上自卫队在装备上的一大特点是以驱逐舰作为水面舰艇主力,因此对驱逐舰的质量非常重视,以保持技术领先性。尽管外界经常将目光聚焦于“金刚”级和“爱宕”级这类装备有“宙斯盾”系统的大型防空驱逐舰上,但对日本海上自卫队来说,通用型驱逐舰才是真正的主力。仅在1982~2006年的24年间,日本海上自卫队便先后推出了“初雪”级、“朝雾”级、“村雨”级、“高波”级等四级通用驱逐舰,总数达34艘。这还不算,日本海上自卫队目前又启动了新的通用驱逐舰建造计划,这就是即将于2011年服役的19DD。

发展概况

日本海上自卫队发展“高波”级的后继舰主要出于三大原因:一是用于取代已经服役了20多年的“初雪”级和“朝雾”级通用驱逐舰,二是作为“宙斯盾”驱逐舰的补充舰,三是进一步拉大对周边国家的装备优势。

在设计要求上,新型通用驱逐舰没有遵循日本海上自卫队传统的“反潜第一、防空第二、反舰第三”的设计思想,二是要求其像美国“伯克Ⅱ A”级那样具备高度的任务弹性,能够根据需要随时变更主要作战任务。此外,随着非传统威胁的增大,日本海上自卫队还要求新型通用驱逐舰能够执行诸如拦截入侵日本领海的所谓“不明国籍船”、国际维和行动、反恐作战等非传统安全任务。由此不难看出,新型通用驱逐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在新形势下战略思想由“专守防卫”向“周边有事”转变的直接产物,是真正意义上的多用途驱逐舰。

从发展时间上看,新型通用驱逐舰在“高波”级开始建造时就着手进行预研工作。2004年12月,日本内阎通过了防卫厅提出的《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2005~2010年),批准建造首批4艘新型通用驱逐舰。而在计划得到批准后,日本海上自卫队原想从2006年就建造首舰(由于2006年在日本以平成纪年是18年,所以建造代号定为18DD,即“平成18年度通用驱逐舰”之意),但由于日本海上自卫队在2007年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发展新一代C4ISR系统上面,所以新型通用驱逐舰首舰的建造时间推迟到2007年,项目代号也随之由18DD变为19DD,建造经费约750亿日元。首舰计划于2009年下水,2011年服役。首批舰的其他3艘则以每年1-2艘的速度进行建造。至于日本海上自卫队最终会建造多少艘19DD现在还不得而知,但外界普遍估计可能不会少于10艘。

总体设计

19DD的设计并非一帆风顺。日本海上自卫队最初的想法是在其上采用大量的新技术,如整体隐身设计、模块化建造技术、舰内光纤网络、综合式全电推进系统等,目的是使1 9DD成为一种世界上最先进的驱逐舰。但考虑到过多的新技术可能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并且会使造价飞涨,于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最终取消了这种前卫设计,转而强调稳妥和技术继承性。

根据日本防卫省网站公布的数据,1 9DD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为:舰长150.5米,舰宽17.4米,型深10.9米,吃水5.3米,标准排水量5000吨,满载排水量不明(可能不低于6500吨)。和前代的“高波”级相比,1 9DD舰体设计基本相同,长宽比略有缩小,但排水量却增加了350吨,是日本海上自卫队历史上最大的通用驱逐舰。

从日本防卫省最新公布的想象图来看,1 9DD在舰型上继续沿用日本海上自卫队最熟悉的高干舷平甲板船型,并采用飞剪型舰首、深V型舰体、舰舷丰满且外飘明显,舰首底部球鼻首安装了新型声纳罩。上层建筑为一体化设计,像是由梯形积木堆砌而成,从前面看呈倒“V”形。舰面布局基本由两部分组成,前部由舰桥、主桅杆和烟囱构成,后部包含烟囱、直升机库等。水线以下舰体采用了类似16DDH的设计,从舰桥前到舰首则有明显上扬,并在水线以下船体两舷各设2个减摇鳍,有效地增加了军舰在高海况下的适航性。优化的小长宽比舰体设计、减摇鳍和较大的吨位,使19DD在远洋航行时具有良好的适航性、耐波性和稳定性。

作为21世纪建造的新型水面舰艇,19DD对隐身性能自然不敢漠视。该型舰-采用了和法国“拉斐特”级护卫舰类似的舰体隐身设计,上层建筑被扩展到与主甲板同宽、低矮平滑,两侧壁全部为内倾10度左右的倾斜设计,各面的结合处采用圆弧过渡;舷侧通道全部收于上层建筑内;布置舰载小艇和鱼雷发射管的小舱的封闭式舱门在航行时用百叶窗式金属卷帘门遮蔽;主桅采用与“爱宕”级类似的大倾斜式三脚桅,当年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引进美国“伯克”级驱逐舰技术自主建造“金刚”级驱逐舰时,曾一度放弃了同步引进的这种隐身桅杆技术,仍然采用传统的四角格子桅。但后来海上自卫队通过实际使用证明大倾斜三角桅确实有效,于是便在“隼”级导弹艇、“爱宕”级导弹驱逐舰和19DD上普遍采用该项技术;两座烟囱设计成与“爱宕”级类似的多面体形;直升机数据链的天线由FSS频率选择材料包覆;甲板以上部分尽量减少外露装备,对难以隐藏的设备都进行了一定的隐蔽处理,如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平时完全掩埋在舰体中部舰面下,发射时才由液压装置向上升起;前甲板布置的锚泊设备和锚链也被防浪板遮蔽,舰上的MK45 Mod4主炮也采用了隐身炮塔设计。

总体来看,大量隐身措施的采用有效地提高了19DD的隐身水平,明显超过了“高波”级,是日本海上自卫队隐身性能最好的一型驱逐舰。

为了增强防护力,19DD的舰体中部采用了双层船壳设计,舰体和上层建筑为高强度钢制结构,主要舱室都设在主舰体内,重要部位以凯夫拉装甲保护。

动力系统

在放弃了全电推进系统后,19DD便继续沿用了日本海上自卫队驱逐舰的全燃动力系统(COCAG),但主机没有采用“村雨”和“高波”级采用的2台美制LM-2500+2台英制“斯贝”SM-1C燃气轮机并联的方案,而是采用了与“朝雾”级类似的同机并联方案,即主机为4台英制“斯贝”SM-1C燃气轮机,双轴双桨推进。4台燃气轮机被分为2组分别布置在2个机舱内(前部第1机舱配备1、2号主机,连接左舷推进轴,后部第2机舱配备3、4号主机,连接右舷推进轴,左舷轴较右舷要长,每个机舱有2套减速装置),之间设辅机舱,巡航时启动其中2台,高速航行时则4台并联。为了降低水下噪声,采用了带气幕降噪技术的5叶变距螺旋桨。

有专家分析,19DD之所以没有选择美制LM2500燃气轮机作为同机并联的主机,主要原因可能有这样两点:一是“斯贝”SM-1C的单台功率达20000马力以上,由于采用了同机并车,发动机功率可得到充分发挥,对于满载排水量不足7000吨的19DD而言,完全能够满足最大航速30节以上所需的功率要求;二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水面舰艇动力自采用燃气

轮机以来几乎一直采用英制型号(“金刚”级采用LM2500是因为当时实在没有合适的英制燃气轮机才被迫选择的)。

作战指挥系统

19DD装备有日本最新研制成功的先进技术战斗系统(ATECS),这是日本耗费20多年研制成功的第5代舰载作战指挥系统。ATECS的作用、结构及性能与美国的“宙斯盾”系统相似,是一种综合了相控阵雷达与高速数据处理技术的集成化舰载作战指挥系统。

ATECS主要包括先进战斗指挥系统(ACDS)、OO式火控指挥系统、反潜战情报处理系统(ASWCS)与电子战管制系统(EWCS)四个子系统。ACDS作为战术情报处理设备是ATECS的核心。它可依靠雷达、红外、声纳等传感器自动探测和跟踪目标,或通过数据链从其它舰只和飞机获取目标数据,然后进行综合处理,协同其它系统一起遂行防空、反潜、反舰与电子战任务,具有很强的综合处理能力和交战反应速度。

OO式火控指挥系统的核心是日本历经24年艰苦努力研制出来的FCS-3改主动相控阵雷达。该雷达属于武器管制用主动相控阵雷达,采用4组固定式相控阵雷达天线,每组天线由一大一小两个天线构成,其中面积较大的八边形天线阵面直径约1.6米,每个阵面由1600个工作频率在C(G)波段的收,发模块组成,其最大对空搜索距离达到200千米,可在强电子干扰环境下同时探测、跟踪300个空中和海上目标。天线组中面积较小的天线则是一种主动相控阵火控雷达,工作在X波段,用于为“改进型海麻雀”(ESSM)和“标准”-2舰空导弹提供末段半主动雷达制导所需要的照射波束,每面天线可同时为多枚导弹提供照射,因此一套FCS-3改能同时控制10枚以上舰空导弹拦截多个空中目标,具备强大的抗“饱和攻击”能力。据日本防卫省介绍,FCS-3改的探测能力非常优异,不但能探测和精确跟踪对反舰导弹这类低空高速小型目标,而且还能跟踪127毫米炮弹。在19DD上,FCS改的4组雷达天线分别被布置在舰桥顶部桅杆基座平台和舰体后部直升机库前部的安装平台上,前后各2组,每组天线覆盖90度方位,4组天线即可实现360度全方位覆盖。

ASWCS负责整合舰上的所有反潜传感器和反潜武器。在19DD舰首巨大的球鼻声纳罩里装有新型OQS-XX低频声纳,罩内前部是圆柱形声纳阵列,后面是平面阵列。为了对付周边国家静音性能不断提升的潜艇,OQS-XX采用了比OQS-102低频舰壳声纳(美制SQS-53B/C的日本版)更低的工作频率,探测距离比原来的声纳有了飞跃性提高,而且浅海水域的探测能力也增强不少。19DD的战术拖曳式线列阵声纳采用与“高波”级相同的OQR-2(美制SQR-19A的日本版)。这两种声纳与声纳浮标、ASWCS组合使用,构成了新的OQQ-21舰载反潜战系统。

EWCS负责整合舰上的电子战设备。在1 9DD的舰桥后部位置装备有日本自己研制的NOLQ-3综合电子战系统的干扰天线,该天线与桅杆顶部的ESM配套使用;在桅杆顶部靠后的位置还有多个较短的鞭状天线,可提升电子支援能力;在舰尾部靠近水线位并排布置了2个圆孔,用于收放4型拖曳式鱼雷诱饵(美制AN/SLQ-25A“水精”的日本版)拖缆。19DD还装备有4座美制MK36 Mod 12干扰弹发射装置。另据日本防卫省透露,19DD未来还将装备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正在研发的新型鱼雷对抗系统。

ATECS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光纤网络连接,再通过以TCP/I P协议为基础的舰载广域/局域网络与舰上其它系统组网。该系统使用了美军采用商用技术及多重处理器结构的UYQ-70显示终端,包含有一系列开放式系统架构的新一代智能显控台和MCE、MEV等运算处理单元,以及大量加固的现成商用计算机组件技术,运算速度和经济性有很大提高。此外,采用分布式结构的ATECS也保证了不会因单一系统的失效而影响到全系统运作,各计算机间可互相作为备援,并共享资源,既能应对故障或者战损的威胁,也易于进行升级改造。

其他舰载雷达和通信设备

由于装备了性能先进的FCS-3改相控阵雷达,所以19DD的其他舰载雷达数量就大大减少,只有一部安装在主桅中部的OPS-20C对海搜索雷达。虽然该雷达的性能不如海上自卫队驱逐舰上普遍装备的OPS-28系列对海搜索雷达,但通过将雷达波由脉冲波束变为连续波波束,可有效降低被对方电子对抗设备发现的概率,同时该雷达还保留了原有的导航功能。

在OPS-20C对海搜索雷达上方的圆柱形白色天线罩里是对美军通信用的USC-42卫星通信天线,再往上是电子支援措施天线(ESM),最上面是ORN-6E“塔康”战术无线电导航天线。此外,桅杆上还装备有UPX-29敌我识别系统及GPS导航系统等。在1 9DD的桅杆底部两侧及尾部上层建筑上安装有宽带卫星通信(X波段)系统的大型天线罩,在烟囱和飞行甲板等周围布置有各种卫星通信天线。为与美国海军及日本自卫队其它军种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19DD还装备了美国海军标配的16号战术数据链和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的海上幕僚监部系统的海上终端,并可能配备了数据传输能力更强的美国协同作战系统(CEC)。

19DD舰桥顶部装备有ORQ-1C直升机数据链,主要负责舰载直升机与母舰之间实时传输来自声纳和声纳浮标的数据,可以用来与搭载的SH-60K直升机进行大容量数据交换。

防空武器系统

根据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最新编制,一个“八八舰队”将重新划分为一个反潜编队和一个反弹道导弹编队,其中后者将由1艘具备反弹道导弹能力的“金刚”级驱逐舰、1艘19DD以及2艘“村雨”或“高波”级通用驱逐舰组成。进行反导作战时,“金刚”级驱逐舰由于其作战指挥系统将主要进行反导所需的导弹探测、弹道计算、数据交换、武器准备等工作,防空能力将出现严重下降,而19DD在此时就将临时承担起编队防空的重任。为此,19DD与“高波”级一样在舰首安装有4座8单元改进型MK41垂直发射装置,其中16单元将装备舰空导弹,而另外16个单元将装备日本版“阿斯洛克”反潜导弹。

按道理,1 9DD在执行编队防空时应该选择射程在100千米以上的“标准-2ⅢA/B”舰空导弹,但实际上却非如此,日本海上自卫队明确提出19DD将装备近程舰空导弹。究其原因,一是如果携带“标准-2ⅢA/B”,则19DD的载弹量太少,最多也不过20枚(至少要保留8单元垂直发射装置装填反潜导弹),而如携带近程舰空导弹,由于每个发射单元可装4枚,所以全舰在不减少反潜导弹的前提下也有64枚舰空导弹的数量,足够满足

作战需要;二是现代先进的近程舰空导弹射程大幅增加,完全具备编队所需的区域防空能力。更重要的是,现代近程舰空导弹能够有效拦截水面舰艇的主要威胁——高速掠海反舰导弹,而这种能力是“标准-2ⅢA/B”所不具备的。三是海上自卫队设想的以19DD在反导作战中临时负责编队防空任务的具体战法,并非简单的以FCS-3改配合“标准-2ⅢA/B”代替“金刚”级进行远程防空,而是全面收缩防空范围,充分发挥FCS-3改的多目标交战能力和“改进型海麻雀”的数量优势,由19DD率领“村雨”、“高波”级等驱逐舰构成一个总备弹量达128~192枚的密集中距防空体系。上面提到的一个标准海上自卫队反导编队中虽只编有1艘“金刚”级,但并没有任何规定要求海上自卫队必须以此编队出战。实战时,日本海上自卫队完全可以采用双“金刚”级的配置,其中1艘执行反导任务,另1艘执行区域防空任务。如此一来,就更看不到在19DD上装备“标准-2ⅢA/B”的必要性。

至于近程舰空导弹的具体型号,日本海上自卫队原计划选择自己研制的AHRIM。该导弹系由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在AAM-4(99式)中距空空导弹基础上改进而来,采用中段惯性,指令修正+末段主动雷达制导,在防空作战时直接接收FCS-3改主动相控阵雷达传来的弹道更新指令,待飞行末端再转由导弹的主动雷达导引头自行制导,无需舰载雷达提供末端照射。这种制导方式具有很好的多目标接战能力,性能完全是世界顶尖水平。但由于AHRIM导弹研制进度缓慢,至少要到2015年才能服役,所以日本海上自卫队无奈之下只好从美国引进了RIM-162B“改进型海麻雀”(ESSM)舰空导弹。与早先的RIM-7“海麻雀”相比,“改进型海麻雀”采用了小展弦比弹翼加控制尾翼的气动布局、MK143 Mod O大直径单级固体高能火箭发动机和矢量推力系统,具有更高的速度、更远的射程和更好的机动性(最大速度马赫数4以上,最大射程达50千米,最大机动过载高达50G,而且不会随射程的增加有明显下降),制导方式采用中段惯性,指令修正+末段半主动雷达制导,具备在最远射程拦截掠海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能力。

19DD的近程防空武器是分别布置在舰桥前平台和直升机库顶部的MK15“密集阵”BlocklB近程防御系统。与早先的型号相比,“密集阵”BIocklB增加了红外搜索跟踪装置,改进了Ku波段搜索与跟踪雷达,使用了延长的优化炮管,射速提高到4500发,秒,最大射程1850米,对掠海飞行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具有更高的拦截能力,并可用于攻击可疑船或自杀艇之类的小型高速目标。不过考虑到“密集阵”系统的发展潜力所剩无几,所以1 9DD的后续舰可能换装“拉姆”近程舰空导弹系统,以更好地对付未来的新型反舰导弹。

反潜武器系统

反潜作战一直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强项,19DD自然也不例外。该型舰的反潜武器系统由舰载SHⅢ60K直升机、新型“阿斯洛克”反潜导弹、97式反潜鱼雷组成,构成了远、中、近三层反潜火力。

负责远程反潜的SH-60K直升机是SH-60J的改进型,机身长19.8米,最大起飞重量10.89吨,旋翼直径16.4米,尾桨直径3.4米,机高5.4米,最大飞行速度250千米/小时,升限3810米,航程1110千米,续航时间4.2小时,作战半径200千米。该机的主要搜潜设备是日本自行研制的新型HQS-104低频主动吊放声纳,性能相当于美国海军AN/AQS-22低频声纳,可有效对付装备敷设消声瓦的低噪声潜艇。其他搜潜设备包括声纳浮标、磁探仪和前视红外成像系统以及ISAR逆合成孔径雷达等。

SH-60K增加了与MOF(海上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对应的战术情报处理、显示功能和僚机进行战术情报交换的功能,通过数据链与母舰上的ACDS相联,从而使舰队整体反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与此同时,SH-60K也保留了SH-60J的反舰导弹中继制导功能。

SH-60K的主要反潜武器是日本自行研制的97式反潜鱼雷。该鱼雷采用双航速(搜索阶段为低航速、攻击时为高航速)航行,配备有威力较大的成型装药战斗部,最大航速40节,作战深度600米,可攻击高速深潜目标及浅水潜艇。在执行反潜任务时,SH-60K通常搭载2枚97式反潜鱼雷。除此之外,SH-60K也可携带多枚MK64深水炸弹进行反潜。

19DD舰尾可能设有双机库,可携带2架SH-60K(出于经费考虑,平时只搭载1架)。据《简氏国际海军》2008年5月刊报道,柯蒂斯-赖特公司将为1 9DD的直升机着舰提供MKIV型回收、辅助、固定和移动(RAST)系统。RAST MK IV是一个复合系统,它吸收了上一代RAST系统的性能,并加入了“载机舰综合固定和移动”(ASIST)系统。它使用一个快速固定装置(RSD),执行固定、转向和移动工作。在直升机降落在甲板前,该装置会一直与直升机保持连接,该系统能够适用于大多数型号的舰载直升机,可以满足大部分环境需要,最高可支持6级海况。

19DD上负责中距反潜任务的武器是改进型“阿斯洛克”反潜导弹。与之前的型号相比,改进型“阿斯洛克”主要是将战斗部由原有的美制MK46 Mod5轻型反潜鱼雷换装成日本自制的97式反潜鱼雷。新反潜导弹飞行速度0.9马赫,最大射程20千米,可自动搜索、跟踪和攻击水深40~1000米的潜艇。

19DD上负责近距反潜任务的武器系统是安装在舰体中部两舷封闭式舱门内的2组HOS-303型3联324毫米鱼雷管,用于发射97式轻型反潜鱼雷。

其他武备

19DD的主要反舰武器为8枚日本自行研制的SSM-1B舰舰导弹。由于这种武器已经有很多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19DD的主炮是1座采用隐身炮塔的美制MK45 Mod 4型62倍口径127毫米舰炮,这也使该级舰成为日本海上自卫队继“爱宕”级之后第二型采用MK45 Mod 4的驱逐舰。虽然目前还没有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装备EX-171制导炮弹的报道,但这种具备一定精确对地打击能力的新型炮弹的上舰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很值得我们关注。

除此之外,19DD还装备有一些特色武器系统,如为了对付恐怖行动和可疑船,该型舰在舰体两舷的大型封闭式舱门内各装备有1艘快速突击艇,并且还特意配备74挺12.7毫米机枪。

结语

19DD的出现,将使日本海上自卫队完成驱逐舰的全面升级。虽然该型舰并没有像许多人设想的那样,以一种集中了大量先进技术的,具备革命性进步的“跨越式”面貌出现,但在相对保守的设计背后,19DD作战能力的增强却是实实在在的——和“村雨”级、“高波”级通用驱逐舰相比,19DD的反潜能力进一步强化,防空能力则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对日本海上自卫队来说,19DD将为其未来航母特混舰队和海基反导编队提供一种性价比极高的骨干舰艇,并使日本海上自卫队驱逐舰的作战能力更趋均衡。而对今天的中国海军来说,在需要对19DD密切关注的同时,也要思考一下19DD的发展思路有哪些值得借鉴,从而更快地提升中国海军驱逐舰的技术性能。

推荐访问:驱逐舰 日本 通用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