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社会团体

新时代中国的源技术再选择与重化工业布局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05 09:05:50   浏览次数:

〔摘 要〕迄今为止的世界经济是中小型国家经济起飞和发展的时代。中国经济的崛起标志着世界经济进入了新的时代——大国经济崛起的时代,这必将对经济学、经济发展模式、世界经济格局、国际经济秩序等领域带来一系列的深刻变革。不难预料,自然资源条件的约束,将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基本的、长期的和经常性作用的因素。必须从需求和供给的诸多方面思考和设计中国的资源战略,但我们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源技术再选择”和“重化工业再布局”,而且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新的源技术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彻底变革,二是解决人类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另一个思路是把重化工业尽可能布局在沿海,并作大作强,是中国解决资源短缺进而走向经济大国所不可回避的选择。这一点,应该向日本学习。

〔关键词〕大国崛起;源技术再选择;重化工业布局

中图分类号:F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08)02-0017-04



一、“新时代”指的是什么?

可以认为,中国经济的崛起标志着世界经济进入了新的时代——大国经济崛起的时代,或者说是超大型国家经济起飞和发展的时代。按照逻辑推理,下面的命题也是成立的:迄今为止的世界经济是中小型国家经济起飞和发展的时代[1]。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近现代世界经济史,是欧洲人及其后裔居住地区(即欧洲、北美洲和大洋州)的经济史。正如西蒙•库兹涅茨所述:“现代经济增长源于欧洲小国并波及欧洲大部及其海外后裔,而人口众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则处于不发达状态。因此,尽管现代工业体系的扩展意味着发达国家的数量不断增加,尽管人口增加在发达国家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至今现代经济增长潜力的成功开拓,仍然局限在世界经济人口的很小一部分。”[2]它们当中最大的国家是美国,然而,美国在1820年还是一个人口不足一千万的小国,美国人口突破1亿和2亿的年份分别是1915年和1968年。

西蒙•库兹涅茨把1750年确定为“现代经济增长”的转折点。那时,欧洲人及其后裔居住地区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为22%,但这个“22%”分为十几个国家。今天的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接近22%。可见,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崛起,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联想到印度经济的动向,提出人类正面临超大型国家经济崛起的新时代这样的命题不会过分,也可以把中国的崛起理解为第二轮世界“22%”人群的兴起。有理由预测,超大型国家经济时代的到来,必将对经济学、经济发展模式、世界经济格局、国际经济秩序等领域带来一系列的深刻变革。

二、“新时代”的资源约束与中国人的觉醒

像中国这样的超大型国家的发展受到资源约束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世界新一轮(占世界总人口的)“22%”的崛起的资源条件非常有限,与上一轮“22%”人群实现经济起飞时比较差别极大。那时可以说是“太少的人口和太多的资源”。1750年(现代经济的起始年,库兹涅茨)世界人口只有7.3亿人,欧洲人及其后裔居住地区(即欧洲、北美洲和大洋州)即前一轮“22%”只有1.6亿人。先行者居住的空间几倍于我国的国土面积,矿产资源的丰裕度就更不消说了,煤、铁、石油……到处都是待开发的处女地。那还嫌不够,到处发动侵略战争,实行殖民掠夺。与此相反,中国的崛起是在“太多的人口和太少的资源”之下展开的。我国虽然习惯上也号称“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各类主要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土地:1/3,水:1/4,森林:1/6,草地:1/3,矿产:1/2。 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144个国家中的排序是: 土地面积:110位, 耕地面积:126位,草地面积:76位,森林面积:107位,淡水资源:55位,45种矿产潜在价值:80位[3]。2003年,中国消费了全世界36%的钢铁、30%的煤炭、55%的水泥![4]外国惊呼中国是资源黑洞,鲸吞原材料,引起全球性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外电报道说,目前在海洋上航行的铁矿石船中,每4艘船中就有1艘是开往中国的,造成租船难,海运费用急剧攀升。2004年2月国际市场上的主要原材料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30%—50%,并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在短期内消失。[5]此类报道,多少有些渲染,但中国不要忙于“批驳”,不要过于敏感,不要政治化。因为总体上符合实际。

不难预料,自然资源条件的约束,将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基本的、长期的和经常性作用的因素。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外交方针必须和只能建立在这一基本国情之下。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讲的那样,“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越来越大。” 因此,中国应该 “增加国内短缺资源的进口,缓解国内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拓展同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合作”。[6]可以认为,这是中国人对本国国情的再认识,是中华民族从 “地大物博” 的幻觉中走出的伟大觉醒。

三、中国的时代性挑战:源技术再选择和重化工业再布局

中国怎样克服资源瓶颈?让我们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析一下。

从需求方面看,一是节约乃至节欲。二是改变消费结构,比如有人提倡自行车社会、公交车社会。从供给方面看无非是三条:一是进一步挖掘国内潜力,提高国内自给能力。二是尽可能地多进口,弥补国内不足。三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有个技术路线选择的问题,那就是旨在节省,还是旨在从根本上加以替代?比如,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路线选择是“零排放”,还是“非内燃”?后者就属于我们所要讲的“源技术再选择”问题。

毫无疑问,必须从需求和供给的诸多方面思考和设计中国的资源战略,但我们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源技术再选择”和“尽可能多地进口”,而后者将与中国的重化工业再布局相联系。采用新技术似乎与发展重化工业是矛盾的,但是,只有把重化工业在沿海布局,才能赢得新技术选择的时间,因此,这两个战略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吉林大学赵儒煜教授主持并撰写的一项研究对此颇有见地。该项研究结果认为,源技术是一个产业技术体系构成框架的核心和出发点,在历次产业革命过程中都起到了开天辟地、引发主干技术、旁支技术,统帅全局的作用。如何选择源技术作为突破口,意义十分重大。

源技术的选择是对当前重化工业产业技术系统的本质批判。因此,新的源技术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彻底变革,二是解决人类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

就当前重化工业技术系统而言,其源技术是电力技术和内燃机,由此带动了钢铁、石油化学和以汽车为代表的机械工业为主干技术的发展,形成了重化工业技术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的科学技术尽管取得了巨大进展,但重化工业技术体系的源技术——电力技术和内燃机技术的地位依旧。而这是引发世界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源。因此必然被历史所淘汰。

电能已成为较为清洁而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形式,因而是有生命力的。问题不是出自能源的形态上,而是能源生产上。电能是二次能源,作为电能的来源的一次能源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主要经济能源经历了由木材向煤炭、再向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煤炭为辅的能源结构转变的历程。而这些化石燃料都是不可持续的,是行将枯竭的。因此,人类必须解决以非化石燃料发电的问题。科学家普遍看好的是太阳能、光能、风能、水能以及核能,等等。

内燃机技术,是当前重化工业技术体系的另一个源技术。内燃机技术直接建立在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燃料的能源结构上,其应用广泛。最为突出的交通运输机械的动力系统,其代表为汽车动力机械。但是,由于内燃机技术在本质上是依存于不可持续的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因而,目前那种技术改良的努力只是为延缓遭到经济打击而挤出一点点时间而已,或许只能说明产业巨头们对经济利益的留恋。然而,内燃机技术被赶出局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科学家们预言取代它的将是电动机。

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替代能源的战略选择上,使用土地密集型产品来替代石油能源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例如用玉米或者红薯等农产品加工乙醇汽油,这在中国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技术路径,因为我们的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工业化对农地的持续占用,将大大提高土地和农产品的价格。但是我们相信,在科学发展观和自主创新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在这场新的产业技术革命中会有所作为,并有可能成为新技术革命的策源地。

在新技术还没有成熟之前,中国的另一条可行战线是谋划大规模进口。“尽可能多地进口”资源,也并不轻松,它关系到方方面面。首先是支付能力,其次是寻找供给的合作伙伴,再次是国际运输条件及其运输安全保障,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国际运输与国内生产布局如何衔接的问题,这就是本文要讲的“重化工业再布局问题”。 “再布局”是什么意思呢?坦率地讲就是重新思考中国重化工业布局问题。众所周知,我国其中特别是辽宁的生产力布局,是在“地大物博”的国情判断下,是在“自力更生”和“靠近原料产地”的原则下布局的。然而,上述的判断和原则已经过时或成为不复存在的假定。因此,应重新考虑全国特别是辽宁省目前重化工业布局的合理性,需要建立向沿海倾斜的工业布局思想。可以断言,把冶金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尽可能布局在沿海,并作大作强,是中国解决资源短缺进而走向经济大国所不可回避的选择。这一点,应该向日本学习。

战败后的日本,在废墟中重建。它在发展重化工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上世纪60年代初,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鼓舞下,日本开始实施“第三次钢铁合理化”。日本企业家和日本政府,审时度势,把设备的“规模化”和厂址的“临海化”作为主要目标背水一战,其手笔之大,堪称史无前例。仅用十几年的时间,就在太平洋沿岸建成了内容体积以4 000—5 000立方米大型高炉为主体的钢铁产业技术体系,其国际竞争力可谓横扫全球无敌手。石油化学工业也是如此。应该指出,重化工业布局的临海化,是在生产力布局理论和实践上的一场变革。那就是一改欧美生产力布局的“接近原料产地原则”和布局的“内陆化”传统,坚决地转向“接近市场”和“走向海洋”,从而形成了沿着“三湾一海”——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的“太平洋带状工业区”,在这1 200公里的狭长地带里,聚集着世界顶级的钢铁大王、石化大王、造船大王、汽车大王、电器大王,正是它们把日本推上经济大国的殿堂。相比之下,我们以往的布局实在是“儿科”。

实际上,这一进程在中国也已经悄然展开。例如,在长三角,上海化工基地要与江浙沿线的化工基地携手,形成环杭州湾60—100平方公里化工产业带,达到3 000万吨炼油和3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吸引总额 300亿美元投资、形成3 000亿元产出,成为亚洲最大、世界领先的绿色化工区。首钢计划2010年前,在有“钻石级港址”之称的河北唐山曹妃甸地区建成800万吨规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精品生产基地。我国东南沿海已经展开新一轮大规模的重化工业布局。

2006年初,辽宁省提出 “五点一线”开发开放战略,着力打造沿海经济带,重点推进大连长兴岛、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和丹东、庄河临港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形成“五点一线”大开发,推动沈西工业走廊建设和沿海经济带建设相连接,构筑沿海腹地互动的开放新格局。很明显,“五点一线”开发开放战略的实施和沈西工业走廊(近海经济区)的建设将标志着辽宁战略空间进一步向沿海转移。这符合中国崛起和重化工业向沿海布局的大趋势,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转变。

参考文献:

[1] 金凤德.「中国の国情再認識と東北戦略の新思考」[J].NIRA政策研究,2004,(7).

[2] 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中文版)[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29-30.

[3] 解振华.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N].中国环境报,2004-02-05.

[4] 李德水.在国家统计局2003年GDP数据发布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EB/OL].中经网()2004-01-20.

[5] 钟新.马凯批评“三竭”“三不”经济增长方式[N].中国青年报,2004-03-22.

[6]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新华社,2004-04-04电.

[7] 赵儒煜,金凤德等.东北地区重化工业技术体系变革道路研究[R],2004,教育部一般课题.

推荐访问:再选 化工业 新时代 中国 布局


[新时代中国的源技术再选择与重化工业布局]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