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总结报告

教育投资公司的经营范围

作者:jnscsh   时间:2020-10-25 02:46:08   浏览次数:
  

  教育咨询;技术咨询(以上咨询均不含中介服务);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承办展览展示;会议服务;图文设计、制作;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技术开发、转让、服务。 未经专项审批的项目除外。

  教育投资公司的经营特点

  教育投资作为一种与物质资本投资相对应的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地位,同时其自身也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投资的特征。

  第一,从投入角度看,教育投资具有长期的连续性。要把一个人培养成社会所需的人才,那需要一个长期的教育投资过程,在培养周期内,只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大量投入,而受教育者没有任何的经济产出。此外,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可能马上在社会生产中发挥作用,需要一个知识的转化周期,需要时间来熟悉和适应社会生产过程。

  第二,从教育投资的收益看,教育投资具有间接性。教育投资在教育领域里形成的知识技能,只有到社会经济领域里才能发挥其特有的功能,这使得教育投资收益具有迟效性、间接性。此外,教育领域不会直接产生物质财富,教育投资成本只能用其他经济领域的劳动成果补偿。

  第三,从教育投资的效果看,教育投资产生的收益一般具有多效性和长期性。由教育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不仅能为受教育本人带来种种货币性的经济收益和非货币性的心理收益,同时还能为社会或他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和精神满足。此外,教育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甚至可以用受教育者的工作年限来衡量。

  第四,从教育投资发挥作用的条件看,教育投资功能及作用的发挥,需要与相应的物质资本投资相适应。只有教育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保持恰当的比例,或者按照马克思所讲资本有机构成保持一种有机的技术经济联系,教育投资才会发挥出应有的功能与作用。

  教育投资公司的经营理论

  教育投资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传统社会中,由于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并未积极致力于教育发展,亦不重视教育投资,相反却视教育为一种纯消费性事业。最早把教育看作一种可以获得利润的投资的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亚当斯密。斯密认为,构成经济理论发展基础的三个要素为:资本的积累、就业人口的增加和技术进步,这三个基本要素形成循环的关系,促使经济呈螺旋形上升。在谈及这三个因素的关系,特别是在论述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时,斯密极力强调劳动者的熟练技术与技巧是国家财富的源泉,亦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他认为,尽管资本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但只有技术熟练的劳动者才能利用资本去减轻他们的工作并增加他们努力后的生产量。而劳动者要掌握技术,学习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作学徒。这种学习固然要花费一笔费用,但这种费用可以得到偿还,同时得到利润亚当斯密把受教育所花的费用看作是一种可以取得利润的投资,代表了一些早期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对教育投资的重视。

  如果说亚当斯密最早提出并重视教育投资问题的话,那么19世纪末的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对教育投资的认识又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他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一再强调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主张经济生产的要素,除土地、资本、劳动力外,应该再加上教育的因素。他认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要靠劳动者对某一类职业的熟练技术和知识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提高关键在教育。因此,马歇尔明确提出了教育是国家投资的观点,认为用于人的教育的投资,是最有效的投资,在所有资本之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对人投资而形成的资本。继亚当斯密和马歇尔之后再度重视教育和教育投资的是近代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熊氏是以提出技术创新理论闻名于世的。他认为在稳定均衡的经济状态下,一切经济活动均按照一定的轨迹活动,不可能有创新的机会,只能维持现状。像这种维持现状的经济,是静态的,更谈不上发展。于是经济要突破现状继续发展,则必须创新。然而,创新必须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而知识和技术的掌握,主要是靠教育。他认为教育虽不能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却能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以满足技术创新的需要。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以及技术创新与教育关系的理论提出之后,使人们对教育投资的认识又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教育投资理论的成熟是现代经济理论发展的产物。二次大战以后,世界进入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各国都抓住机遇,努力致力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其结果却大不一样。一些国家不断引进外资,吸收物质资本用于发展生产,但经济增长却十分缓慢;有些国家,像日本、原西德的经济发展却创造了空前未有的奇迹。之所以出现这样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于日本和原西德等国家注重人力投资,注重发展教育,拥有较强的人力资本,所以经济发展就快,发展中国家要使本国的经济实现腾飞,赶上经济发达国家,只注重物质资本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重视人力投资,即教育投资。于是,研究者纷纷在这方面进行研究,成果不断问世,推动了教育投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投资学说的提出,更加开创了教育投资理论的新纪元。此后,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更视教育投资为国家发展的一项重要投资。诚如英国教育经济学家布劳格所说:不管能否精确地测量教育是消费与否,我们都应该肯定教育是一种私人和社会的投资。

  对教育投资的认识在我国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只是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才真正开始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教育和教育投资的作用,其中尤其以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论述最丰富、认识最深刻,而且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对教育投资问题,邓小平同志1980年指出:我们过去长期搞计划,有一个缺点,就是没有安排好各种比例关系,有一个重要的比例,就是经济发展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的比例失调。教科文卫费用太少,不成比例。有些第三世界国家,在这方面比我们重视的多。印度在教育方面花的钱比我们多。像埃及这样的国家,人口只有四千万,按人口平均计算,教育方面花的钱比我们多几倍。总之,我们非要大力增加教科文卫的经费不可。。1988年9月,他又进一步强调: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可见邓小平同志对教育、对教育投资是何等的重视。江泽民同志也十分重视教育投入问题,他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把重视人才培养、保证教育投入、为教育办实事,作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制的重要内容和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朱镕基同志把科教兴国作为实现经济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他在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报告中再次强调:要依法增加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这些重要观点和思想,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投入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教育投资理论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教育投资公司的经营现状

  教育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因此研究教育投资总量是非常有必要的。下表是我国从1992年到2008年教育经费的增长情况,由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经费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有了稳步地增长。从总量上来看,1992年全国教育经费为867.0亿元,到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为14500.7亿元。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总量(以当年价格计算)是1992年全国教育经费(以当年价格计算)的16.73倍。教育经费总量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的重要指标。教育经费得到了大幅度地增长,教育经费总量占GDP的比重也由1992年的3.22%增长到了2008年的4.82%。通过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来可以看出,我国教育经费总量的绝对量增长速度很快,但教育经费总量占GDP的比重在1994年以前处于下降状态,到1994年以后才慢慢稳中上升。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推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实行的科教兴国战略是有直接关系的,也可以推断这样的增长趋势会持续下去。教育投资的增长趋势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首先,人们的教育需求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进而促进了教育投资的增长;其次,国家经济的不断增长,也为教育投资的增长提供了物质保障。

  另外,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科技方面差异显著,教育投资的地区差距较大。教育方面的差距不仅体现在教育规模、结构和条件上,也体现在生均教育经费上。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东部地区,生均教育经费也比较高,但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生均教育经费较低。在经济发展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投资又促进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中,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也在继续拉大,这样的趋势不利于我国各地区经济、教育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促进整个国家的经济平衡协调发展,中央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和教育投资的差距,促进各地区经济和教育事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推荐访问:经营范围 投资公司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