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党团范文

新教师成长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9 08:41:57   浏览次数:

摘 要:新教师是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新生力量,其作用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新教师作为业务上的新手,在成长中会面临很多问题。为此,教育相关部门和学校要突出德的生成,构建多层面教育体系;注重能的积累,完善立体式帮带机制;强化专的锤炼,搭建全方位成长平台。思想政治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教师成长的前提,专业发展是新教师成长的关键。新教师要腳踏实地,精心绘制适合自己的成长地图;新教师要创新思维,积极探索科学和合理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新教师:教师发展;成长误区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18)12-0045-03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好教师队伍。当前,新教师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新生力量,其作用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尤为关键。

一、突出德的生成,构建多层面教育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和区域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国家和各级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改善明显,区域不均衡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仍然任重道远。究其原因,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是关键。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关键还要靠教师。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生力军,业务能力需要在教育中得到提高。

对一名现代教师而言,持续的学习将使他(她)保持精神的高尚,使他(她)具有一个文明人的操守。[1]新教师因为年轻才需要被引导也容易被引导。因此,对于基本没有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新教师来说,需要为其绘制一幅“师德高尚、教学相长”的美好蓝图。首先,学校要突出教育引导,促进师德生成。对新教师,学校要加强岗前培训,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突出心理引导,组织他们开展“为什么选择教育,为教育应该怎么做以及在教育中要取得什么样成绩”的讨论;引导他们深刻认识教育,从而喜爱教育和投身教育,让他们切实明白教育不是跳板,要静下心来,扎根一线,做好在基层吃苦的心理准备,要潜心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展示和发挥自己的特长。其次,新教师要增强进取意识,树立目标和确定追求。新教师要做一个让学生一辈子记住、一辈子怀念的教师。这样的教师才算可以心安理得,也就对得起这一生,对得起教师这么一个良心活了。[2]新教师既然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有投身教育和扎根一线的精神品质以及争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好教师的目标追求,更要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规划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线图。最后,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解决新教师的后顾之忧。不少地方面向全国招聘新教师,很多高校毕业生远离家乡,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任教,这就需要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给予他们关心和照顾,不仅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还要关心他们的专业成长,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给予他们关照,让他们真正感觉到家的温暖和幸福,从而能够安心地工作,潜心地研究,更好地服务当地教育事业。

二、注重能的积累,完善立体式帮带机制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虽然新入职的教师学历层次都比较高,但他们对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的理解与运用和教育教学实践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新教师在发展上也面临几大问题,主要表现在“学”、“领”和“促”三方面。其一,“学”存在问题。实践证明,对于刚走上教育岗位的教师而言,“到底为什么学?要学什么?应该怎么学?”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他们的难题。很多新教师在学的态度上,过高估计自己,不想学,认为自己现有的知识任教小学或中学绰绰有余;在学的方法上,不会学,只会简单地死搬硬套;在学的内容上,不深学,没有针对性,不能很好地从自身需求出发开展学习。其二,“领”存在问题。现在不少学校对新教师的培养过多地关注培养的形式,完成任务式地走程序,缺少对培养过程、方法和成效的跟踪管理,使培养的过程性管理变成了盲区。实际上,不少新教师虽然参与了结对帮带,但是只在形式上参与教育管理活动,角色只是老教师教育管理的“跟班”和教学的“下手”。其三,“促”存在问题。有些学校在对新教师的岗位安排上,没有充分结合新教师的特点,没有真正实现人岗相适。此外,后续跟踪培养目标不明,措施不实,让一些新教师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热情,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更是教师教育业务部门的重要课题。新教师的教育和培训有多种渠道和途径。一是教师培训机构通过培训提升新教师专业水平。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作为新教师培训主体,要利用1~2年时间,对新教师进行系统培训,编制学科教师培训课程方案,通过集中辅导、专题研讨、课堂观摩和专题过关等方式,对新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培训;开展校级跟岗学习,委派农村学校的新教师到县城名校跟名师开展一年左右的跟岗(顶岗)学习,参与名校的教科研训活动,学习学科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新教师专业水平。二是学校在校本研修中提升新教师专业技能。学校的骨干教师工作室可以吸收新教师参加,与学科骨干教师结成“蓝青”师徒对子,签订结对协议,明确培养目标,加强督查考核,通过骨干教师的传、帮、带,引领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从而实现由新教师向成熟教师过渡,向骨干教师发展。学校要以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等为平台,以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等为载体,让新教师参与校本研修,不断提升新教师专业技能。三是新手教师在实践体验中积累专业经验。教师是教育情境中的实践工作者,实践是他们工作的主要任务,他们的学习主要不是系统的理论学习,而是实践性学习。[3]新教师缺乏的就是真实的课堂实践的机会,除个人积极主动要求之外,学校和学科教研组等也要定期安排新教师开设主题班会课和学科教研课,或者与骨干教师进行同课异构,使新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经验。

三、强化专的锤炼,搭建全方位成长平台

新教师给学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强了学校发展的活力,也为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动力。但学校如果过分依赖新教师,或者不给他们充分展示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就会影响他们专业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在新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新教师成长过程中,学校存在一些行动误区。一方面是配对的误区。现在教师缺编是普遍现象,尤其是在农村学校更为严重。新教师被分配到学校后,为了使学科教学能够正常开展,一些农村学校会“乱点鸳鸯谱”,让音乐、体育和美术的教师任教语文和数学等学科,使得教师的专长得不到有效发挥,而且教师在学科理论和技能上也不能完全适应岗位的需要,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平台搭建的误区。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过分相信新教师,认为他们学历高、见识广和潜力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委派老教师牵头组织工作,而把新教师作为骨干力量,所有的工作交给他们去开展,导致工作质量不高。也有一些学校领导认为新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缺少实践经验和能力,不放心把一些重要岗位和重要工作交给新教师。对关键工作内容不能完全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让新教师有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以致他们在工作上消极应对。

新时代教师不仅要有终身育人的诚意、为国育才的立意,还要有精心育能的创意。[4]这需要新教师静下心来潜心学习,俯下身子扎实工作,牢固确立实践为师的价值取向,尽快适应并融入教育教学中。在新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学校要坚持遵循规律、实事求是和科学指导的原则。首先,学校要给新教师“明路子”。新教师基本上具有较高学历,他们有思想、活力和激情,但进入教育岗位后,需要的是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明晰的发展规划。因此,学校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充分考虑区域、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对新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一对一、点对点地帮助他们设计个性化和科学性的发展路径,避免他们走弯路,更不能不切实际地让他们抄近路。其次,学校要给新教师“压担子”。学校要给新教师有目标的岗位,在给新教师分配教育教学任务时,让他们担任班主任,运用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实践开展学科教学和班集体建设,鼓励他们学用结合,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提升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能力,增强整体意识。学校要给新教师有选择性的任务,结合新教师兴趣特长,在突击性和重要性工作中给他们布置适合的任务,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特长,展示能力。在新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学校要不断给他们提高标准,以此锤炼他们。最后,学校要给新教师“搭台子”。学校要让新教师逐渐走到台前,经过一段时间的帮带培养,让有一定潜力的苗子参加校内开展的教研课和竞赛选拔课等集体活动,通过公开活动让他们得到进一步的磨炼,丰富经历。学校要让新教师走出校门,只要发现优秀的新教师,学校就要积极推荐他们参加县级、市级或者更高级别的竞赛;并通过成立保障团队进行跟踪指导,帮助他们能够尽快成长为骨干力量。

建立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新教师队伍,对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在新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思想政治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是前提,专业发展是关键。新教师必须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思想信念,积极拥护党的领导,主动学习先进的思想理念,用党的指导思想武裝自己。新教师也要主动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甘于奉献,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新教师要自觉提高师德修养和道德素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以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影响和教育学生。新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的教育教学方法,运用专业的教育教学工具和技术,才能将自己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事半功倍地传授给学生,做到真正地教书育人,为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事业助力。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优秀后备力量,新教师的道德水平关系着祖国下一代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教育相关部门和学校必须切实提高新教师的道德素养,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学会爱岗敬业,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尽职尽责,把主要时间用于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 吴非.致青年教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6.

[2] 朱永新.致教师[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15.

[3] 牟天伟.实践取向的教师培训的必要性与策略分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4):8-10.

[4] 陈永平.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师[J].人民教育,2018(5):39-41.

(责任编辑:彭 慧)

推荐访问:新教师 应对策略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