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应用公文

振策中外,宁神古今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1 08:54:07   浏览次数:

杨振宁先生送给我一部书——《杨振宁文集》,封面上有这样一段话:

假如今天曾先生问我,你觉得你这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

或许四十岁以上的人,对这句话的感悟会更加深刻。因为,即便是在一代伟人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年代,被国外势力孤立、欺负,依然是很多人灵魂深处的感受。我上小学的时候,杨振宁是教科书中全体中国人的骄傲,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成为杨振宁一样的人,当科学家,为国争光,应该是许多中小学生的中国梦。

多少年后,当我如约来到清华大学杨先生的办公室,一时间仿佛又回到了少年。

这次访谈,拉近了杨先生和我之间的距离,杨先生在我心目中从偶像变成了可爱的“大叔”。回来后仔细研读了《杨振宁文集》,不免感慨良多。今根据录音,整理出这篇文字,以飨读者:

李之柔:杨先生好,非常高兴再次见到您。

杨振宁:之柔请坐,先给你看一首我写给陈省身先生的诗。陈先生是一个大数学家,为数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他讲过一个故事,说他和夫人参观罗汉塔,很是感慨:“无论数学做得怎么好,顶多是做个罗汉。”

李之柔:阿罗汉已经是佛教声闻乘中最高的果位了,不过,能准确说出十六罗汉名字的恐怕还真不多。

杨振宁:菩萨或许大家都知道名字,罗汉太多,人们常常记不住名字,所以,陈先生可能是在说,不要把名看得太重。我这样理解,陈先生认为自己是罗汉,还不是菩萨。但是,近些年来的研究成果已经表明,陈先生的开创性的陈氏级(Chern CLass)等数学工作的重要性,那是一个十分美妙的构思:把一个完整的流形(Manifold)切开,再巧妙接起来,天衣无缝地归还原形。1975年,我读懂此中奥妙后,真是叹为观止。我相信,数学仙山上的大雄宝殿中,一定会迎来陈省身这尊新菩萨。因此,我这样写道:

天衣岂无缝,匠心剪接成。

浑然归一体,广邃妙绝伦。

造化爱几何,四力纤维能。

千古存心事,欧高黎嘉陈。

最后一句“欧高黎嘉陈”,我把他和数学史上的欧几里得、高斯、黎曼和嘉当并列,也是菩萨级别。

李之柔:按照佛学的解释,菩萨能够自觉、觉他,阿罗汉只是自觉者。您和陈先生都影响了几代人,影响了很多领域。特别是您,对古今中外的文化都有很深的研究,我发现,您在演讲或文章中会经常引用诗词,刚才写给陈先生的这首诗,就化用了杜甫的名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读过您的一些诗,气韵和意境都是别出心裁。

杨振宁(谦虚地摆手):是这样,我想,我对诗词的气韵、气势有一些认识,科学工作和你们搞文学艺术创作相似,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比如在杜甫的诗中,许多字的用法,就是前人没有想到的,等你看了,你会说这样用真好。我没有念过音韵学,念的古诗也不多,大多是打油诗。我看过你的诗集(《无住轩集》),你是不是小时候学过很多古诗?在这方面很有造诣,字字都活,字字能响。是不是有老师专门教过你?

李之柔:没有专门的老师,开始只是比较喜欢,后来和佛教界的一些朋友常在一起喝茶、聊天、谈禅,有一天好像突然就开窍了,写作风格也变了。

杨振宁:先要有浓厚的兴趣,然后才能潜心研究,诗言志,有领悟,才有好诗。我觉得,会写旧体诗的人很幸福,可以随时释放自己的情感。

诗词、宗教和科学到了最高阶段,是很接近的,科学家在做研究工作的时候,会发现有一些非常奇妙的自然界现象,是不可思议的自然结构,会带给他触及灵魂的诗一般的震动。中国的文化是比较向诗意以及宏观整体的哲理方面去发展,是向模糊、朦胧以及总体的方向走,旧体诗词是浓缩的语言,来抒情描写这种感觉可能有许多西方的诗所达不到的地方。西方文化是向准确与具体的方向走。比如说,西方的诗大多讲理,讲得太明显,讲尽了,就很乏味,诗意也就没有了。

你读过我的《美与物理学》,里面我引用了一句唐代高适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物理学家狄拉克的文章风格,一方面狄拉克方程确实包罗万象,用“出”字描述狄拉克的灵感尤为传神。另一方面,他能够坚持自己的理论,最后得到全胜,正合“风骨超常伦”。如果用西方写作方式来精准阐述,就会很繁琐,估计也不美。

李之柔:大道至简,古往今来,凡是大美,似乎都比较简约。

杨振宁:美不是绝对的,科学家常用美来形容对自然界的感受,美的含义包含了适合、奇妙、好看,让人很舒服。比如,物理学者经常提及的“对称”美……再比如文字美,必须要承认前人的文字语法结构,写得好而简洁,有非常美的地方,如果要继承发展,我们应该支持;假如有人向比较复杂的方向发展,我们也没有必要反对,应该百花齐放。

李之柔:有道理。我发现在书法创作中,“对称”表现也很奇妙:首先汉字的结构如果不对称,就会让人不舒服,而绝对的对称,结构、章法又会显得呆板,不生动;只有对称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同时还不能破坏和谐,才使字体显示出各自的特性——这也是我读《杨振宁文选》的收获之一,您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适用范围很广,在诗词、书画、建筑中都有不同形式的体现。

杨振宁:建哥特式(Gothic)教堂的建筑师们歌颂的是一种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最终极的美。我想,这才是物理学的美。

李之柔(笑):我忽然明白为什么翁帆会选择读建筑学院的博士了,这是爱的选择,美的选择。

杨振宁(笑):翁帆的选择,主要还是她自己的主意,我给的只是建议。

李之柔:对于后学来说,您有没有什么建议?

杨振宁:我念书的时候,有一位教授是当时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有一次学生问他:应该做大题目,还是做小题目?他回答:多半时间应该做小题目,大题目不是不能做,只是成功机会小。如果能够通过做小题目来训练,则更能掌握解决的问题能力。我现在仍然觉得他的回答是正确的。

后来,经常也有学生问我做物理工作成功的要素。我归纳了三个“P”,Perception,persistence和Power。一是眼光,看准了就要抓住不放;二是坚持,看对了要坚持;三是力量,有了力量,就能闯过难关。

李之柔:我懂了,还是要从细微处做起,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再次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谢谢。

1995年1月,杨振宁先生接受香港电台记者采访时曾经预言:在20年内华裔一定会得到诺贝尔文学奖。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比杨先生的预言提前了3年。

2013年5月,在中央电视台杨振宁先生与莫言的一次访谈中,杨先生并没有提及这段往事。那一刻,我想到杨先生曾经说过的几句诗:

一粒砂里有一个世界,

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

把无穷无尽握于手掌,

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

我也曾经给杨先生写过一张字,内容是:“振策中外,宁神古今。”

杨振宁先生说:

1.中国是最简单,而又最复杂;最年轻,而又最古老的国家。

2.知识的流向是由近到中、到远的,而不是反过来。

3.要好好把握自己的生命,社会上很多事、人类很多知识都不是美满的,我们应该努力奋斗,克服这些不美满,创作更完美的知识。

4.一个人走对了路,左右逢源,有人走错了路,再努力也不能有大成。

5.从近距离看,觉得中国在近代科学发展上很缓慢,但从远距离看,一点也不慢。

6.做科学工作其实并不困难,必要的条件……可以概括为:才干、纪律、决心与经济支援。

7.我的结论是,到了21世纪中叶,中国极有可能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科技强国。

8.如果一个物理学家有眼光,能坚持,而又有很大的力量,那么,我想他的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9.应当多对新的东西,活的东西,与现象直接有关的东西发生兴趣。物理学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与现象有关的。

10.一个人的生命长短不应用年份来度量,而应历数他所经历过的成功事业。

11.我们应该忧虑的是我们达到最后目标所需要的时间和将要付出的努力,无需忧虑该科学目标的用途、重要性或者我们所说的崇高性。

12.在每个人有创造性的领域里,一个人的爱憎,加上他的能力、脾气和机遇,决定了他的风格,而这种风格转过来又决定他的贡献。

13.爱憎和风格之于科学研究,就像它们对文学、艺术和音乐一样至关重要。

14.我欣赏数学家的价值观,我赞美数学的优美和力量:它有战术上的机巧与灵活,又有战略上的雄才远虑。而且,堪称奇迹中的奇迹的是,它的一些美妙概念竟是支配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

大家谈大家

费米:我最好的学生就是中国人杨振宁。

鲍尔奖颁奖词:这个理论(杨-米尔斯规范场)和牛顿、麦克斯韦及爱因斯坦的工作相提并论,必将对未来有着足堪比拟的影响。

萨奥斯说:杨振宁是一位极具数学头脑的人,然而由于早年的学历,他对实验细节非常有兴趣。他喜欢和实验学家们交谈,对于优美的实验极为欣赏。

赛格瑞:(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丁肇中:中国人在国际科学上建立不朽之功绩者,乃自杨振宁始。

熊秉明:杨振宁的科学已经拓展到形而上学,把诗和美包容进去。

聂华桐:他是一个科学的独行者,他不是一个帝国的建造者。

米尔斯:杨振宁才华四溢,又是一个非常慷慨引导别人的学者。我们不仅共享一个办公室,杨振宁还让我共享他的思想。

黄昆:杨振宁对朋友人情都照顾得很好,是一个最正常的天才。

陈省身:爱翁初启几何门,杨子始开大道深。物理几何是一家,炎黄子孙跻西贤。

推荐访问:古今 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