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总结

世界能源格局变化以及中国的应对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21 08:41:19   浏览次数:

近年来,世界油气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全球油气生产重心西移,消费重心东移;原油定价权正从石油输出国(“欧佩克”)手中滑落,国际天然气贸易规则也已发生重要变化。世界能源在变,中国能源也必须积极求变,在变动不居的行业环境中始终坚定、有效地维护本国的能源利益。

美国油气出口冲击全球市场

在过去10年里,美国页岩革命的爆发不仅改变了世界油气工业的版图,打破了国际油气贸易的原有格局,也让全球能源格局发生了颠覆性变化。

美国的页岩革命,气革命先爆发,油革命后爆发。在酝酿了数十年后,美国页岩气产量开始大增,并推动美国天然气产量连续创造历史最高纪录。2008至2015年,美国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276亿立方米。2009年,美国天然气产量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之后至今“一骑绝尘”,领先得越来越多。

2012年起,美国页岩油大幅增产,并推动美国石油产量快速回升。从2012至2015年,美国石油产量在四年时间内共增长490万桶/日,折合约2.45亿吨/年。这四年的增量比中国原油年产量还高约25%。

美国曾长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2015年底奥巴马政府解禁原油出口,之后至今,美国的原油出口量猛增,如今已升至200万桶/日左右,约等于伊朗等传统原油出口大国的出口量,从而回归世界最大原油出口国行列。预计美国原油出口量还将继续增长,到2022年将达到400万桶/日以上。

同样,美国也曾经是天然气进口大国。在天然气供不应求的前些年,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德克萨斯、路易斯安娜等州曾建设了一些液化天然气(LNG)进口设施。如今美国国内天然气供过于求,导致进口设施被改造为出口终端。2017年,美国在60年之后重新成为天然气净出口国,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变化。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计,未来美国LNG出口量将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达到近700亿立方米,是2016年的19倍。

世界石油生产出现三足鼎立格局

近年来世界产油国的位次已发生变化,美国石油产量持续增加,已经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第二大产油国,并预计将在今年或明年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再加上世界重要产油国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北美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新中东”。

美国页岩革命爆发并导致其原油产量大增后,沙特阿拉伯等老牌石油出口大国曾经试图通过增产、打价格战把美国页岩油生产商赶出市场,但后来发现打压无效,只能容忍。2016年11月30日,沙特阿拉伯领导的欧佩克在时隔八年后,首次决定减产保价;12月10日,以俄罗斯为首的11个非欧佩克产油国加入了减产行动。它们的联合减产行动抬高了国际油价。美国页岩油生产商迅速做出反應,纷纷增产,成为减产行动的最大受益者。自此,全球石油生产行业中出现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美国三足鼎立的格局。

全球天然气生产格局也发生相似变化。美国天然气出口正发挥“鲶鱼效应”,搅动着国际天然气贸易格局。今后,美国天然气出口量势必继续增大,它不仅将加剧全球天然气供应过剩,使俄罗斯、卡塔尔等传统天然气出口大国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还将使全球天然气贸易规则变得更加灵活、合理,更加有利于进口国的利益。

世界油气消费重心东移

在全球油气生产重心西移的同时,消费重心则东移。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油气消费正快速增长,在全球消费总量中的占比正持续上升。

中国石油消费量快速增加,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17年石油对外依赖度已上升到67%,比美国历史上石油对外依存度的峰值60%(2005年)还高七个百分点。而且,预计今后中国的领先“优势”还会越来越大。

近年来,印度政府的经济改革推动了其经济的增长,并带动了印度石油消费的较快增长。2015年,印度石油消费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目前印度石油消费量的全球占比约为4.8%,为中国的1/3和美国的22%。预计今后印度石油消费量增速将明显超过中国和美国,在全球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将继续增加。

世界天然气消费的重心也正在东移,亚洲在全球天然气消费中的地位持续上升。从促进环保、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等考虑,亚洲各国政府积极支持天然气的发展,导致近年来各国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其中中国表现得特别突出。2000至2016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增长了7.3倍,而同期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只增长了47%。2017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增势旺盛,同比大增约15%,达到约24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约40%。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预计在2030年之前,中国将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二大天然气消费国。除了中国外,印度、东南亚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天然气消费量预计也将快速增长。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16至2040年,印度天然气消费量将年均增长5.2%,高于中国的4.6%;同期东南亚天然气消费量将年均增长1.9%,虽然明显不及中印,但也高于世界平均增速。

中国应积极适应能源格局变化,实现中国版的能源独立

如上所述,世界油气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由油气进口大国向出口大国转变,并引发全球油气行业连锁反应。虽然中国的油气蕴藏条件可能比不上美国,但是中国仍然应该从美国争取能源独立的经历中获取启示,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本国的能源安全,包括:

第一,扩大与美国的油气贸易,发展中国油气进口的多源化。增加从美国的石油进口,有利于中国摆脱对地缘政治局势不稳定的中东、非洲等地区石油的过度依赖,实现石油进口的多源化,因此有利于中国的石油安全、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还有助于改善中美双边贸易严重不平衡的现状。增加从美国的天然气进口,则有利于“气化中国”和中国环境污染的治理。

2016年之后,中美油气贸易规模增长很快,中国海关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已成为中国第八大石油进口来源和第十大天然气进口来源,鉴于美国油气产能的巨大和中国消费市场的深度,中美油气贸易还有广阔的提升空间。为了扩大彼此间的油气贸易,中美双边有许多工作可以做。比如,美国应该加大阿巴拉契亚山脉等地区的天然气外运等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中国则应建设更多适合提炼美国页岩油的炼厂,以及更多的LNG接收站和转运站。

第二,中国要保障石油安全,需要苦练内功。美国争取能源独立的曲折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一个资源大国来说,要实现能源独立,尤其是保障本国石油安全,做好内功更关键。中国政府应该充分借鉴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进国内石油上游领域的改革,在油气开发方面也推行“能者上庸者下”的制度,摆脱中国油气生产的温吞现状,让油气上游蓬勃发展起来,最终从根本上缓解中国的石油安全困境。

第三,大力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加快中国交通运输由内燃机时代向电气化时代的过渡。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即“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实现能源革命是其中的一个重点。目前,中国交通运输能耗严重依赖石油,而中国石油消费严重依赖进口,这种情况不仅对中国石油安全构成很大威胁,也是中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隐忧。

基于此,在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努力发展国内石油生产的同时,中国更应该努力加快交通运输行业从内燃机时代向电气化时代的过渡,重点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常速和高速电气化铁路,以及电动汽车产业,有效减缓交通运输用油量的增长,最终主要通过能源消费革命,逐渐实现中国版的能源独立。

(摘自《紫光阁》2018年第3期。作者为中化集团高级经济师)

推荐访问:中国 格局 应对 变化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