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活动总结

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2 08:43:30   浏览次数:

[摘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学走向社会”,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它使学生不再认为学习物理枯燥无味,真正形成教师利用教材教学生学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局面。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来体现呢?本文结合从事教学的工作经历,从教学及中考命题两个大的方面加以阐述,来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学走向社会”的课标理念,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关键词]课程标准;生活·物理·社会;命题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7(a)-0000-00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课标的基本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作为课标基本理念之一,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与层面进行剖析:

1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

1.1从生活走进物理

“从生活走向物理”强调的是“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要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现代生活与物理联系十分密切,可以说现代化生活中处处、时时都离不开物理,要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包括自然现象、生活现象、生产技术等,将它们作为课程资源引入教学,从熟悉的现象引出物理问题。让同学们从观察、思考生活现象出发,经历“问题提出”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置身于探究环境之中,拉近学生与物理之间的距离,形成学习的兴趣。

例如:学液体压强时,让学生注意观察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能像巨人一样工作,这么大的力是怎样产生的呢?学习液化知识前,布置让学生观察从冰箱刚拿出的饮料瓶外有水珠的现象、观察烧开水从壶嘴向外喷“白气”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离开壶嘴一段距离才看出“白气”?让学生思考早晨雾是怎样形成的?蒸馒头冒“白气”和冬天我们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否一样等等。

1.2从物理走进生活

“从物理走向社会”既是使学习走向深入的过程,也是物理教育目标的需要。学生掌握了物理知识,一方面让他们懂得知识的用途,体会“物理学改变世界的功能”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另一方面在应用中加深理解,从而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

开创课堂社会探究模式。例如在学习“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一节时,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以下有关资料:酸雨的危害的实例,大气污染的影响。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让学生动手维护保养自己的自行车。学生安装一些简单的电路,排除一些简单的故障,更换保险丝等。在学校里,怎样做到安全用电,对课本上的实验怎样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进行改进,在生活中怎样改进家庭中的燃具,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大气污染。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发展学生对于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等都是十分有益的。例如学完电功、电功率后,布置学生回家练习抄表读数,并计算电视机的电功率;到大型机械施工现象,了解杠杆、滑轮的运用;还可以利用科学发展的动态,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新思想,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如借助三峡水电站的建设,“神州七号”宇宙飞船的发射等国家重点经济建设项目和科技发展新成果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 中考命题命题中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

2.1 以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一些现象为原型编题,让学生应用学习过的知识去解答,考查应用知识的能力

例1(2008年河北中考题)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

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深井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2.2 以学生日常所见、经历的情景设置物理问题,让学生解答或者让学生进一步编拟问题并做出解释,考查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2 统计结果显示,一般身材的人身高与脚印大小有一定的关系。下列关于刑侦人员为估计涉案人员高矮和体重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获得脚印的大小,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体重

B.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深浅,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

C.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大小或深浅,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和体重

D.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大小和深浅,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和体重

在生活和自然现象中有许多跟物理有关,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有利于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培养联系实际的能力。从以考促教的角度看,能促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切实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勤于观察、勤于思考、联系实际”上多下功夫,实现学习方式转变。在联系实际的应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学的价值,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3 关注科技动态,在学生认知结构的范围内选择素材编题,考查学生对科技的关心程度和基本的认知状态

例3(2008衡阳中考题)图1是为2008北京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其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

A.反射太阳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折射太阳光,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D.折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四、联系社会实际,让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去解析有关的社会现象,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4(2008包头中考题)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当前全球两大热点问题,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角度。有人认为发展经济更重要;从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有人认为保护环境更重要。图2中所体现的发展理念是( )

A.经济比环保重要 B.环保比经济重要

C.经济与环保一样重要D.经济与环保都不重要

这类试题反映出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体现了试题的价值取向,渗透着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关注。这样既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查,又能促使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中考物理试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试卷及试题的命制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究性、时代性、人文性和教育性等方面在试题的命制中都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和落实。真正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培养目标的考查渗透在了每道试题中。

在物理教学中,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体现这种“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使学生不再认为学习物理枯燥无味,真正形成教师利用教材教学生学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局面,这样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产生深远的影响。

推荐访问:走向 物理 社会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