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党政总结

镕铸秦汉魏晋,,道法自然天机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21 09:43:03   浏览次数:

zoޛ)j饨ky学习书法篆刻艺术,故受益良多,眼界大开,其书印均至臻至美,登临化境。苏园先生书法兼擅各体,尤以行、草、隶见长。其书作自由奔放,苍劲雄浑,于传统中颇显新意。先生篆刻用力爽利,结字奇正相比,刚劲苍古。虽值耄耋之年,但先生作品丝毫未有匠气衰气,且不受几千年中国传统书法观念束缚。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当属难能可贵。同时,苏老奖掖后学,乐于社会公益,甘于践行奉献,且几十年如一日,桃李满天下,令人敬仰。

拜读苏老作品,感悟良多,受益匪浅。欣赏先生佳作,美仑美奂,颇具特色。

一是师承魏晋善融通。艺术史上,凡是形成深远影响并有程式、表现方法可循者称之为“传统”。苏园行草书钟情于魏晋“二王”风范,长期潜心研磨于书圣名迹法帖,传统功力深厚,技法娴熟。先生用笔多以圆笔为主,间或方笔,疾涩、刚柔相济,顿挫分明,故增强了点画的张力和律动。透过作品,可见先生既激情四溢,又不浮不躁的鲜明个性和苍劲沉着、纵横跌宕的艺术特色。翻阅《苏园先生九十华诞书法篆刻作品集》,如在画廊行走,可圈可点者多矣。行书作品笔力劲健,结体开合有度,气势雄浑豪壮,可谓行云流水。隶书作品行笔老辣,结体生动,线条苍劲奔放,骨力洞达。既具汉隶之洒脱俊丽,又有清人隶书的庄重华美,运笔自然灵动,颇得金石韵味。恰如古人所云:“感悟起于心,运笔起于手”,即:“心中具千古之思,腕下呈万里之势”。

二是突破藩篱迈旧踪。苏园先生早年致力于秦汉印的研究,后又对邓石如、赵之谦、徐三庚的艺术深有领悟。作品以雄浑华滋的汉印风格为主,刀法纯熟,线条古拙茂密,用力深厚,具刚劲苍古之感。其巨印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小玺亦小中见大,遒丽清雅。先生治印从不击边,偶尔顺刀切凿,以求大朴不雕的艺术效果。先生不仅深研古籀、小篆、金石文字的结体布白,且融会近当代众家之长,于字形、偏旁、点画方面均有新的尝试。布局结构富于变化又错落有致,线条自然天成独具生命力。用刀则“冲”、“切”结合,表现出先生心手相应的传统功力和深厚的学养。章法清逸秀雅,颇得自然山水之妙境,空灵旷达之意趣,彰显出独特的个人风范和浓郁的现代气息。当代著名篆刻家韩天衡曾言:“传统是万岁,创新是万岁加一岁”。拜观苏园先生篆刻作品,方觉此言不虚。

三是书篆同心法自然。苏园先生于书法篆刻艺术园地默默耕耘近七十个春秋,在继承中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的基础上,勇于探索与创新。先生作为一名深受社会各界敬仰的书法名家,既继承传统又不囿于传统,自觉接受新观念新思潮并大胆运用于艺术创作中,勤耕精研,开拓创新,使其耄耋之年仍能保持旺盛的创作欲望,书篆并驾精进,形成自身独特的率意天成的艺术风格。苏园先生始终固守于自己这片艺术天地,取发高古,道法自然,“入古出新”。正如毕加索的名言“艺术不是进化,而是变化”,一语道破天机,与中华文化精髓书画同理。一如科学由不得半点虚假,然而艺术却求千变万化。传统是根基,只有创新才是书法艺术的生命之本。苏园先生书法篆刻艺术根植于传统的沃土,融时代气息、思潮和鲜活理念、情志,体现出“古质今妍”的独特风貌。不断地吸收传统,发展传统,钟情于求新求变的开拓思维,镕铸秦汉魏晋,成就了自然变化、独树一帜的“苏体”书风。松风流水天然调,抱得琴来不用弹。这就是道法自然的苏氏风格。

推荐访问:道法 魏晋 秦汉 天机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