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计划

实用与审美的二重奏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5 08:46:34   浏览次数:

摘 要:设计造物,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生存、生活的需要,一方面又体现着创造者的精神意境、审美品位。探究造物的起源,生产实践和表现生命本质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使得造物

最初就包含着实用和审美两大主题,实用与审美的统一是设计造物的基本法则。在中国古代设计史上,实用和审美和谐统一的造物法则贯穿始终,而现代设计史则在实用和审美间

摇摆不定。展望未来,在新形势下,设计造物的理念应该复归传统,将实用和审美的和谐统一作为造物的基本法则。

关键词:实用;审美;关系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5-0000-01

漫步在历史的长河中,设计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从古拙质朴的原始陶器到气势恢宏的秦兵马俑,从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到典雅秀美的苏州园林,从庄严神秘的青铜器到

质朴淡雅的青花瓷……,多如繁星的人造物是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的坚实阶梯。回复生活,眼之所及、手之所触,设计造物顺应着生活,也改变着生活。设计作为一种具有创造性

的造物行为,连接着器物和文化,一方面满足生存、生活的需要,一方面也直接体现了创造者的精神意境和审美追求,因而实用与审美是设计造物永恒的两个中心。

当原始人类用一块石头砸向另一块石头,人工造物便由此开始,这也是设计起源。人作为生命体的存在必须要从自然界得到物质资料,这是人类必须从事生产劳动实践的根本

原因。马克思说:“蜘蛛的活动和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

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话充分肯定了人类实践的创造性和合目的性,也表明了设计造物追求实用的第一特性。对于审美的追求,直接引出了艺术的起

源问题。艺术因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生,对艺术起源的回答就可以解答审美为何产生的问题。关于艺术的起源,主要的观点有精神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灵表现说”,美国心理

分析学家弗洛姆等提出的“巫术说”,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的“游戏说”等,其中影响比较广泛的是毕歇尔等提出的“劳动说”。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艺术的起源问题做了探

讨,都有合理的成分,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缺陷。

人除了作为生命体的存在,需要生存的物质资料外,还是一个生命能量的转换体系,内在的情感、欲望、需求等是生命本质的体现。生命本质作为一种内在的、潜藏的精神冲

动,必须通过外在力量转化为实践活动,而人类正是通过在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表现自我,从客观的世界中关照自己的生命,这是艺术产生的核心动力,也是艺术表现出现的根

本原因。 --!>

西安半坡出土的原始陶器上古拙的鱼纹,象征着对生命繁盛的期望,而至于河北滦平县发现的新时期的石雕女像,堪称中国的地母神,刻意夸张的女性生理特征,体现了人类

在原始时期自觉的生命意识。在生产实践和表现生命本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人类创造出了灿若星辰的物质文明,也正是因为生产实践和表现生命本质的相互依存,所以人工

造物从一开始就包含着实用和审美两大主题。人类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对生命本质的表现愈加熟练,其表现能力也不断提高,设计造物展现了比例、对称、光滑等多种形

式美的规律。纵观原始的设计造物,实用与审美相互统一的基本原则始终贯穿其中,而这也是中国传统设计的不变主题。 --!>

在传统的中国设计思想中的“技艺相通、文质彬彬”,对技术和艺术、实用和审美的统一更是作了精确的概括。处于青铜器文明的夏商周时代,技术和艺术是完全统一的,因

此设计造物包含了生产技艺与艺术创造。庄子的《天地篇》中记载:“能有所艺者,技也”,这是有关技艺相通的最早记载,而在北齐魏收编写的《魏书》中也有“百工技艺”的

记载。技艺不光指的是工匠的技能,也指艺术活动的技巧,是技术性与艺术性,物质性与精神性的高度统一,这反映了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对造物的本质认识。

文与质,即实用和审美、功能与装饰,二者的关系在先秦时期就被人们所关注。孔子曾说:“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与质,内容与形式,

实用和审美的和谐统一,反应了人类造物的根本要求和终极目的。从艺术的本质来看,文质彬彬,对实用和审美和谐统一的强调,正体现了人类在客观世界中对生命的关照,是表

现生命本质与社会实践相统一的完美写照。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儒家文化自身的发展,儒家思想对于华夏民族的思想、审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文质兼备,美善相兼的造物思想

则成为中国传统设计的本质追求和设计原则,体现在不同时期各式各样的器物中。威武的兵马俑,淡雅的青花瓷,精美的蜀锦,典雅的明式家具……在中国古代设计史上,历朝历

代的器物文化,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展现着内容与形式、实用和审美的完美结合。

纵观中国古代设计史,实用与审美的和谐统一作为造物的基本法则和终极目的贯穿始终,而关照整个西方现代设计史,可谓是一部实用和审美谁主沉浮的较量历程。现代设计

与传统设计处于不同的历史环境中,传统设计对应的是封建的农耕文明,而现代设计处于机械化大生产的工业环境中,设计与制作的分离,使得设计成为一项独立的活动,与制作

、生产分离开来。而设计与制作的分离也导致了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重要的区别。

1851英国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会上展出产品的装饰不伦不类,丑陋不堪,将设计与制作分离带来的问题一览无余地暴露在了公众的面前,因而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深思

,人们也为此从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尝试,如何解决设计与制作分离导致的功能与形式脱离的问题贯穿整个现代设计史。

具体来看,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强调艺术的、有品位的装饰,主张回复手工艺,通过恢复手工生产来解决产品丑陋的问题,然而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否定机械化、批量

化生产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潮流相违背的。装饰艺术运动设法用奢侈、豪华的手工艺来装饰工业化产品,满足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虽然装饰之风盛行一时,但是并没有解决现代

设计面临的实质问题,即机械化批量生产的艺术问题。无论是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都没有真正面对现代社会、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只是对传统手工艺文

明的回复或者在面对工业化潮流不可阻挡前的折中。

现代主义设计面对现代生产、生活,直接解决设计与制作的分离问题,可以说现代主义设计是真正的现代设计。现代主义设计立足于理性主义、实用主义、民主主义的哲学思

想,在形式上表现为功能主义,几何造型,对于标准化原则的推崇以及具有反装饰主义的立场。通过对功能的强调,对简洁形式的追求,现代主义设计从根本上解决了机械化生产

导致设计与制作分离导致的问题。然而对于功能的过分强调和反装饰的立场,使得现代主义设计呈现出千篇一律,呆板冷漠的面貌,忽略个性和地域性的特殊要求,在70年代后遭

到了人们的批判,导致了后现代主义的蓬勃发展。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产生是为了修正现代主义国际风格设计过分强调功能而忽略装饰、审美的弊病,但是在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过激的现象,后现代主义设计对于

装饰的过分强调,甚至导致对功能的忽视,形成了不伦不类,混乱不堪,缺少内涵和和谐美感的设计风格,在这阵风潮过后,后现代主义在现今逐渐沦为过时、没有内涵的代名词

现今社会已经发展到后工业时期,人类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身在其中我们可以充分享受工业文明的成果,注重精神和个性的需求是每个个体理所当然的要求。然而我们

也不得不面对人类急剧发展造成的一些全球性问题,比如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实用和审美和谐统一的设计原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问题,实用和审美和谐统一的造物将拥

有着更长的使用寿命,从而修正样式设计造成的资源浪费等问题,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而对审美的强调也实现了注重人性需求的目的,从而创造出的人造物更诚实、更优质的。

可以说现实的境况期待着实用与审美和谐统一这一传统设计伦理原则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复归。

参考文献:

[1] 中国设计艺术史/傅克辉编著.——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2] 设计艺术学概论/余强编著.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3]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4] 艺术学概论/ 彭吉象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推荐访问:审美 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