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借款合同

南通蓝印花布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创新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10 08:50:23   浏览次数:

摘要:研究南通蓝印花布在旅游纪念品中的设计创新问题。首先,分析了南通蓝印花布旅游纪念品设计的现状;然后,提出创新设计应从南通文化、生态环保、未来发展为出发点,坚持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整合的原则;最后,针对南通蓝印花布旅游纪念品市场的供给侧状况,从产品理念、功能和外型方面提出相关的设计方法。期望本文的创新设想能对南通蓝印花布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南通蓝印花布;旅游纪念品;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8)14-0082-02

1引言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里的“青”指靛蓝。蓝印花布,亦称靛蓝花布,宋代称为药斑布,明代称为浇花布。作为“蓝染”传统工艺,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最初以蓝草为染料,通过刻板、刮桨、揭版、浆布、染色、显色、刮白等工序,制作日常的头巾、衣服、蚊帐、被单、围兜、包袱等生活用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蓝印花布饰品、玩具等也相继出现。当更多人踏出家门出行,途经蓝印花布生产之地,总会挑选些制作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去,作为礼品来收藏或使用,或馈赠佳友。久而久之,蓝印花布旅游纪念品市场便形成了。

南通——中国蓝印花布之乡,其印染技艺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吴元新创办的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是我国首家集收藏、展示、研究、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专业博物馆[1],其成立的品牌“元新蓝”,在设计蓝印花布周边产品的同时,还设立技艺课程“素手染蓝”。南通蓝印花布旅游纪念品是以传统蓝印花布为基础材料,通过各种产品设计的方法,进行手工艺加工或生产加工形成各种旅游纪念商品。

2南通蓝印花布纪念品设计的现状

在“中国知网”以“南通蓝印花布”(以下简称“南通蓝印”)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截止目前(2018年9月)共检索到期刊文献224篇,没有发现关于南通蓝印花布旅游纪念品的相关研究。其中,大部分研究还是集中在蓝印花布的非遗产业、文化传承、制作技艺、设计理念等方面。和其它民间手工艺一样,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极其不对等致使南通蓝印处于濒危状态,生产一直在滑坡,当前仅剩通州二甲的3家染坊——二甲印染厂、曹裕兴染坊、正兴染坊,且以家庭作坊为主。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南通蓝印其制作烦琐、工序多、耗时长,技术得不到及时的延续和更新,不断被现代化生产所淘汰。再加上市场萎缩、收益低,大部分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这个辛苦且工资低的行业,传承面临一定的困境。

目前,南通蓝印旅游纪念品市场还处于比较滞后的阶段,销售商店仅有3家,分别是:南通市十字街八仙城内的“染之韵”蓝印花布用品店、南通纺织博物馆内的“蓝韵坊”以及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内的“旅游产品开发展示部”。虽然形态多样,可选范围广,但是大多数是以传统的服饰、手包、扇子、桌布、靠枕、玩偶等为主导,设计理念落后,时尚性、功能性不足,纪念品艺术实际欣赏价值低,往往仅作为旅游纪念品留存而不便于日常使用,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游客逐渐对产品产生审美疲劳,失去购买兴趣。相比国外的旅游资源开发,很多景点除了门票和饮食消费以外,旅游纪念品消费达到60%,品种琳琅满目,可以满足不同旅行群体的需求。旅游纪念品让人看了就产生购买的欲望,刺激消费的同时,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2]。由此可见,南通蓝印旅游纪念品创新性的开发设计迫在眉睫。

3南通蓝印花布纪念品设计创新方法

时下,旅游纪念品做得较好的当属故宫博物馆了,通过淘宝搜索企业店铺“故宫淘宝”或者天猫店铺“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就可以浏览到众多关于故宫系列的旅游纪念品,创意新颖,设计精巧,材质优良,包装精美,销量可观,说明喜欢并且愿意为之消费的大有人在。

基于南通蓝印花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纪念品的市场需求,本文认为在将南通蓝印花布嵌入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创新中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3.1南通蓝印旅游纪念品设计创新的原则。南通蓝印旅游纪念品设计归属于产品设计,作为推向市场的重要环节,也要经过严格的开发与设计。因此,遵守和坚持一定的设计原则必须可少。

(1)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深入挖掘南通文化。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南通是一座滨江临海的城市,素有江海明珠,扬子第一窗口的美誉。深入挖掘南通丰富的地域文化,开发以“天一江一山一城”为题材的南通蓝印旅游纪念品,反映地域文化开放性与包容性的艺术气质。通过成立培训基地、合作社等对手工艺人和设计师进行免费培训指导,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帮助他们开发设计出更多更好符合现代审美要求、高文化价值的创意产品,并且组织生产、构建更广阔的平台,通过实施多样化的经营策略,帮助南通蓝印旅游纪念品销往国内和国际市场,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提高南通蓝印的知名度,为从业者获得对等的经济利益。

(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守住生态环保底线。南通蓝印的制作提取的是纯植物染料——蓝草,整个生产过程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绝对安全健康,加上布本身的生命周期较长,具有不菲的收藏价值。日本蓝布堂作为一家以蓝印花布为主打的棉产品企业,树立了蓝印花布绿色设计的典范。一直以来,它以推广纯天然、无污染的特性作为产品的重要砝码,在遍布日本各大城市的宣传海报上突显这一特性[3]。同时,它又以紧跟时代潮流的设计理念,不断推出新产品,真正融入现代生活,受到广大时尚人士的喜爱和推崇。唯有坚守生态环保底线,方能走好可持续化发展之路。

(3)坚持资源整合的原则,探索高效发展之路。未来南通蓝印花布旅游纪念品应充分整合市场和文化资源,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风靡全球的英国拼布艺术节,不仅有各个拼布俱乐部会员的作品展示,还有厂家、商家相关辅料、工艺品、生活用品、书籍等产品的展销。去年,中国(上海)也举办了国际拼布艺术节,通过DIY、邀请赛提高大众对拼布的兴趣,大力传承和发扬传统技艺。积极推动拼布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南通蓝印可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通过中国国际家纺设计大赛、濠河国际龙舟大赛、江海国际旅游节、江海国际博览会等品牌赛事和节日,同期举办南通蓝印艺术节,为蓝印花布行业搭建一个专业、交流、合作、發展、共赢平台,提高知名度。

3.2南通蓝印花布纪念品设计创新的方法。现今,南通蓝印旅游纪念品以包袋、衣帽、玩偶等为主,缺少新意高的产品。爱因斯坦曾言创造力等于以往的知识与想象力的乘积。”设计师创造力的形成,在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建立[4]。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人们对传统事物的接受度较低,因此,设计者应针对不同购买群体,设计开发出不同形态、不同款式的创意纪念品。

(1)理念创新。在民俗风情中,南通蓝印旅游纪念品作为实用型、生活化产品,是人们沟通情感的标志,表达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设计师可以借鉴CCTV《国家宝藏》的经验,利用景点历史故事形成品牌战略,让民众在潜移默化中享受南通蓝印的文化价值,实践“文化旅游+科技+创意产品”的新理念。南通蓝印纹样题材丰富、典故众多,大多设计元素来源于佛教或道教。亦可根据佛教八法和道八仙推出以五山或者佛教“八小名山之首”主题设计的特产包装袋。这集中反映了南通文化较为浓厚的宗教性质内涵,可以。同样,也可以打造以张謇、濠河、长桥等为主题设计的家庭、亲子、情侣纪念品等。

(2)功能创新。功能是一个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在。日本德岛的蓝染工坊BUAISOU,由四位20岁出头的年轻蓝染师组合而成,充分将传统工艺与时尚潮流对接,制作衬衫、牛仔裤、皮带、领结等产品,并在美国布鲁克林开设手作沙龙,代表作之一就是New Balance经典鞋款M1400,将手作品牌做成了潮牌。可见旅游纪念品除了具有纪念性、美观性、便携性等特点外,还可以有承载着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活品味,传递生活态度的创新功能。结合“硬”性材料,加强联合相关高校、工业设计研究院、工业设计公司和厂家的产学研合作,优势互补,多途径、多层次开发设计南通蓝印益智型旅游纪念品、视听融合数字创意纪念品。

(3)外型创新。对于遇到瓶颈的南通蓝印而言,在借鉴和改变原有产品的形态、色彩、结构、材质或者改变使用方式等手法进行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开发设计,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创意效果[5]。一是利用点、线、面构成的形式,增添色彩的气息,搭配红色、黄色,与布料本身的蓝色相得益彰,并丰富三原色纯度的变化,设计出时尚新颖、形态饱满的装饰图案。二是利用纸、竹、木、泥、植物的茎叶等天然材料,通过改进工艺与技术水平,开展各种绿色包装设计,力求达到视觉与触觉完美结合。三是基于文化临近的日本、东南亚等国对南通蓝印的欣赏和吸收,结合国外民族元素,针对性地开拓特定市场,对南通蓝印旅游纪念品的花型、图案、款式、外型进行高级别的私人定制。

4结束语

靛蓝人间,衣被天下。青花蓝的容颜,中国的容颜,也是蓝天和大海的容颜。南通蓝印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究其新的技术手法和新的设计构思,开发出不可或缺的旅游馈赠佳品,并以此推动旅游市场的发展,让南通蓝印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焕发出新时代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丁峰,刘琛.蓝印花布的艺术传承及其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4,28(2):23.

[2]赵婷.蓝印花布的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D].山东: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5:6.

[3]许江.江南蓝印花布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研究[D].江苏:江南大学,2009:26.

[4]主云龙.浅析工业产品設计中的形式创造及创造力的培养[J].设计前沿,2013,3:67.

[5]王文瑜.旅游文化产品创新设计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15,36(14):126.

推荐访问:南通 纪念品 创新 研究 旅游


[南通蓝印花布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创新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