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租赁合同

商丘工学院对话“民间艺术家”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9-01 09:43:42   浏览次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近期,商丘工学院“民间艺术家”采访团先后赴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胡桥乡赵楼村寻访民间剪纸艺术家贾艳梅老师,以及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传承人赵平老师。

剪纸艺术家贾艳梅

12月19日,商丘工学院“民间艺术家”采访团刘亚兵、丁晓悦、赵冉、时金磊、刘冰以及剪纸达人邵菲一行六人赴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寻访民间剪纸艺术家贾艳梅老师。

煦日高照,惠风和畅,这天商丘市虞城县影视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戏剧曲艺家协会、杂技家协会成立仪式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虞城县县委宣传部成功举办。在成立仪式举办后,贾艳梅老师匆匆回到自己的工作室,准备接待我们的采访。

贾老师生于虞城县的一个普通农村,说起剪纸,贾老师开始细细的讲述他剪纸学艺路上的经历。贾老师对于剪纸的爱好起源于儿时春节里家家户户张贴的年画和窗花。儿时那一张大红纸在老人手里几番旋转裁剪之后变成了一个个漂亮窗花年画的记忆,深深的扎根于贾老师的脑海中。就这样,贾老师跟自己村子里的老奶奶开始学习剪纸。谁知道这一剪刀下去就是半生时光,剪出了自己后来的生活之源,剪出了一条新的艺术之路。

仅仅是为了喜欢,仅仅是为了想做好一件事,就这么剪着剪着,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贾老师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她告诉笔者:“因为是个女孩子,我喜欢安静,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下去做手工,就这么坚持着,我没有把它当做事业,也没有认为它是事业。”长大后的贾老师学业结束后,工作闲暇之余,产生了专门研究剪纸的想法,偶然的一次机会,她见到了别人的剪纸,当时就惊呆了。既惊讶于别人剪纸艺术的技艺,又惊叹别人剪出的那般图案,尤其是一副《十二金钗》剪纸更是激发了贾老师想要学习的兴趣。就这样,她又开始了另一个剪纸的起点,拥有着多年民间手工艺剪纸的扎实基本功,贾老师很快地学习到了自己想要学到的技艺。徐州、虞城、商丘,三次学艺,1150元的学费,让她至今记忆犹新。

贾老师经过多年研究,独创了一种三维立体效果的立体剪纸,成功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单色单层剪纸。从套色到染色,都是一层层叠加上去完成的,最多是可达到八九层。这种剪纸表现手法灵活,生活气息浓厚,作品风格既传统又现代,多层剪纸不仅表现了光感细腻,具有写实色彩的眼中世界,又表现出了抽象空灵,具有写意、色彩的心中世界。并运用分层设色、叠加装裱等新颖手法,凸显三维立体感。前段时间贾艳梅老师一副题为《云水行舟》的剪纸作品以远山为背景,择绿色为基本色调,远处青山隐隐,近处绿水盈盈,水天相接之处,一叶小舟御风而行的优美风景,表现了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认知和返璞归真的情调。成功获得了第三届中华非遗手工技艺传承设计大赛三等奖。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渐兴起,剪纸艺术也逐渐回温,每周日中午贾老师就会在工作室为孩子们授艺,也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了学习剪纸的行列。可谈到传承时,贾艳梅老师说:“我没有要求我的两个女儿必须学习剪纸,因为只有喜欢才会走的更远。只有心里有梦才能真正走进去,如今的剪纸传承虽然吸引很大,可是这么多年还没有一个人真正坚持下来,剪纸是一门手工艺,只有不断的熟练才可以做出好的作品,可现在太多人都考虑什么时候自己的剪纸可以进行商业销售,传承之路也是隐隐堪忧。”只有喜欢才能走的更远,只有心里有梦才能研究更深,才能有突破。

最后,贾老师寄语少年人:无论如何,做好每一件事,不要急功近利,有想法要去酝酿,有想法就去做,无论做怎么样一件事,都要精益求精。

民间渔鼓大师赵平

2016年1月3日,商丘工学院"民间艺术家"采访团刘亚兵、丁晓悦、胡鹏飞、赵冉、王紫嫣、王公清一行六人到达夏邑县后,转乘到达胡桥乡,赵老师的家人已经在路口等待着,经过一番颠簸,顺利到达赵楼村。门口一条不算宽阔的小路,门前一排已经枝叶凋零的老杨树,而微风中微倚在墙边的那位老人却早已在门前迎接着我们的到来。

赵平老师今年已经68岁了,虽然到了一个年近古稀的年纪,但是在他身上我们看到更多的却是慈祥与和蔼、热情与开朗。说到渔鼓,很多人都很陌生,能够演奏的更是少之又少,据了解,现在河南省渔鼓艺人只有四人,且年龄较大,而赵平老师就是其中之一。渔鼓道情剧目丰富,贴近百姓,乡土气息浓郁,是古老而珍贵的剧种。由于渔鼓的唱腔完全是老师教徒弟学,唱词没有文本,历代也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文字记载,全凭口传心授,学艺周期较长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了这门民间艺术濒临灭绝。

而谈到赵老师如何结缘渔鼓的时候,赵老师开始把自己的经历慢慢叙述,深邃的眼睛里仿佛可以看到几十年前的故事在脑海中一一浮现。赵老师父亲曾任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副县长兼财政科科长,因为某些原因,在1957年“反右”政治斗争中,发生变故,回到了农村,母亲又病故,为了讨个活路,赵老师不得已之下想到了拜师学艺,而赵老师的师傅就是渔鼓界鼎鼎大名的“盖三声李八郎”李立信老前辈。因为每天白天要做工,赵老师只有晚上走路去师傅家学习,又怕自己的家境影响到自己的师傅,别人找师傅的麻烦,自己只有深夜才敢进老师的家门。1958年的生活非常艰苦,没有煤油,赵老师只能点上每月两角钱的柴油在灯下看书,一看就是半夜。而这渔鼓学习,转眼就是整整六年。

六年的风风雨雨,六年的点点滴滴,六年的万千琐事,六年的艰难困苦,而这六年的故事,此刻都在老师的一句不容易里概括了。学艺出师后,赵老师进入农村的唢呐班,每每有什么红白喜事、开业典礼都会邀请老师去唱一段,那些年唱一次才给两块钱,唱一夜给一个热水壶或者两盒糕点,但是为了生计,赵老师常年活跃在豫鲁苏皖各地的农村中。不要音响、不要设施、不要舞台,一对简板、一根渔鼓、一个凳子,就是一场完美的演出。现在的赵老师耳朵已经中度失聪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年轻时在永城的一次对棚比赛,赵老师告诉笔者说:那次比赛,对棚对赢了,耳朵震聋了。现在的他已经很多年没出去走穴了,那些曾经张嘴就来的内容也忘了不少,以前是说唱就唱的赵老师,现在还要唱上半个小时,才能热开嗓子,唱好调,说到这里赵老师的眼里满是无奈。

如今师兄弟们都已经陆续逝世,眼看着会渔鼓的人越来越少,当谈到传承“渔鼓”时,赵老师语句中充斥着些许无奈。自己这一大家子,四个孩子,只有小儿子愿意去学,可学艺不是一句话,可能需要三五年或者更久。今年已经68岁的赵老师曾经也收过两个徒弟,可是大家生活都需要资金,家家户户都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唱“渔鼓”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年轻人的心性,很快也便作罢了。

赵老师说:我想把这门咱中华民族的老手艺传承下去,可惜对渔鼓道情真正有天赋和兴趣的人他却至今还没有找到,时间一长,我也唱不动了,眼看着它要失传,豫东大地以后很难再听到这种声音了,这门老手艺也就在我手里绝了。语气里,满满的无奈。

当笔者让赵平老师送给年轻人一段话时,老师说了这么一段话:稳住心,沉住气,做一个清如水、明如镜的好人,不要只看眼前,远方的路才是未来。

推荐访问:商丘 工学院 艺术家 对话 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