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承揽合同

浅议青海省公共机构节能减排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1 08:39:31   浏览次数:

【摘 要】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公共机构节能(又称政府机构节能)是节能工作的重要领域,对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的表率示范作用。本文深入分析了青海省公共机构资源浪费现象突出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机构;资源浪费;节能;建议

青海省气象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变暖将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有关数据显示,从1961年到2006年,雪域高原的气温不断上升。我省境内气温每10年上升0.33度,升温速率高于全国和世界平均水平。其中,柴达木盆地平均气温以每10年0.44摄氏度的速率上升。

升温导致青藏高原极端气候事件加剧,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改变:冰川退化、湿地萎缩、土地沙化等现象明显。以湿地为例,在黄河源区,遥感卫星显示,1990年、2000年和2004年三个时间段,这里的河流、湖泊、沼泽三类主要湿地类型一直呈减少趋势,其中以沼泽面积减少最为显著,从1990年到2004年就减少了近200平方公里。在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青海湖区、黄河源区、龙羊峡库区等地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土壤沙化,而且沙化面积不断扩大。不仅如此,气候变暖还增加了暴雨的次数和强度,导致黄河源区和长江源区水土流失加重。相关统计资料显示,1961年以来,黄河源区水土流失面积达4.86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源区总面积的47%;长江源区水土流失面积达10.6万平方公里,是青海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1]

青海省是著名的长江、黄河及国际河流、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江河源头”和“中华水塔”之美称。由于青海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流域的生态。其生态比较脆弱,因此保护和建设好青海的生态环境,不仅对本省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黑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

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首次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即2005-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3]2009年12月,温家宝总理亲自出席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并代表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消减40%-5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近年来,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国家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的态势。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我国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的形势已经到了非出重拳不可的地步。

(2)我们过去的高增长主要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取得的,透支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这种发展难以为继,必须通过“节能减排”把我们的企业及地方政府引入转型之路,加快淘汰落后的思想、工艺、技术和设备,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的绿色发展之路。

通常节能的重点章节中首先讲的是工业节能、建筑节能然后是交通节能,为什么在之后又规定了公共机构节能呢?

因为公共机构都是财政补助的团体,可以说是花纳税人钱的单位;另外从整个公共机构能耗情况来看总量仍然比较大,快速增长的势头没有完全遏制,公共机构人均耗能的支出要比一般的个人支出要高出许多。从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来看也是如此,整个能耗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95-2006年12年间国家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增长6.6倍,到2006年行政管理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上升至18.73%,与国际相比,远远高于日本的2.38%、英国的4.19%、韩国的5.06%、法国的6.5%、美国的9.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5%,行政运行成本为世界之最。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公共机构能耗等于全国8亿农民能耗之和,人均耗电是城镇居民的19倍。虽然这几年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得到了一些缓解,但公共机构节能的潜力还是很大的。[4]

公共机构作为全社会节能的领导者、倡导者和组织者,理应在创建“两型社会”中发挥表率示范作用,如果吃“皇粮”的公共机构自己不抓,光抓社会,光抓企业,自己不以身作则,怎么能说服动员全社会搞“节能减排”呢?由此可见,公共机构节能降耗势在必行、非抓不可。

近年来,青海省在公共机构节能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公共机构中的资源浪费现象还比较突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用能设备能效水平偏低

我省各级公共机构用能设备普遍能效较低,如高效节能灯的使用量占照明灯具总数量的比例不高,采暖锅炉热效率偏低,空调、电梯等大型用电设备普遍未采用节能技术;办公设备管理粗放,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的选择,没有满足节能、高效的要求。且部分集中供电、供水的办公楼,还未实现能源消耗分户、分类、分项计量,节能改造资金量大,任务艰巨。

2.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不够

由于缺乏鼓励节能技术推广的政策和支撑体系,造成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在公共机构推广应用不普遍。同时,节能信息匮乏也影响了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普及。

3.普遍缺乏专业的节能监测、节能技术改造服务

公共机构在开展节能工作中,虽设置了节能管理机构和相应的管理人员,但由于青海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起步时间短,相关人员节能专业知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常识性的节能工作能够开展,但涉及专业深层次的问题,如本单位重点用能设备的能源管理利用效率如何,整体用能如何优化,如何在完成同等工作的情况下减少用能等,就需要专业的节能监测、服务机构去帮助其实施,才能做到不断降低能耗。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系统工程。我们应当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节能管理体系,加强宣传,大力倡导“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风尚,建立起一个将节能减排形成习惯的工作氛围,同时要抓住重点,强调落实,加强监督,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3.1开展能耗统计工作

进行既有办公建筑分项计量改造。全省公共机构的办公建筑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的原则循序推进。加快既有办公建筑能源计量设施改造,逐步实现能源消耗分户、分类、分项计量,保证用能数据统计准确完善。

3.2做好公共机构用能设备的能耗监测工作

公共机构的主要用能系统主要分为供热锅炉、供配电系统和供水系统,因此做好这三个系统的节能监测工作对降低公共机构能耗指标至关重要。

3.2.1燃气、燃煤锅炉监测

我省位于高海拔、全年平均气温低,有半年时间为供暖期,因此要对全省公共机构的供热锅炉进行监测。

3.2.2供配电系统进行监测

对全省公共机构有独立配电室的变压器进行监测。

3.2.3供水系统水平衡测试

水作为与粮食、能源同等重要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公共机构要率先切实强化节水措施和管理责任,因此必须要对公共机构特别是用水量大的如:学校、医院等单位进行水平衡测试,以便提出切实有效有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3.3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应用

3.3.1加快用能设备改造

通过对供热锅炉和送配电系统监测把能效低的用能设备进行诊断和节能综合效益分析,并组织实施节能改造。

3.3.2积极应用节能新设备

大力开展公共机构“绿色照明”逐步淘汰高耗能灯具,更换为节能灯具;楼梯、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照明,应安装节能技术较为成熟的延时开关或感应开关等自动控制装置,杜绝长明灯现象。

3.3.3用水系统节水改造工程

将不符合节水标准的龙头、冲洗阀、水箱等用水器具全部改造更换为节水器具,加强维护,避免长流水,防止“跑冒滴漏”。开展中水回收利用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试点工作,推广节水灌溉绿地方式,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3.3.4将全省各大院校、中小型医院为示范点

做太阳能灯逐步更换公共机构办公区内的水龙头、洁具为节水型器具,杜绝冒、滴、漏和长流水现象。行动对学校、和大中型医院能耗低的锅炉及管网进行改造。用耗能量大的锅炉、高校和大中型医院推行利用可再生能源改造生活热水系统,利用高效节能开水炉改善饮用水系统,推广使用节能型灶具,使用太阳能改造园区路灯、绿地灯。空调系统积极采用变风量、变流量变频控制系统、太阳能采暖制冷、地源热泵、余热源热泵、高效冷却塔和高效换热器等节能新技术、新设备,鼓励采用非电空调等高效节能技术,加强维护保养;供水系统进行恒压控制改造;电梯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改造;供配电系统进行综合电效改造,改善供电质量。

总之,在当前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的情况下,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更高、意义更大。公共机构作为社会的管理者、服务者,更应该身先士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现代节能技术,完善节能管理体系,狠抓落实,全面监督,真正将节能减排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坚决执行,抓好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建立促进节能的长效机制,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全球变暖将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产生影响.中华气象报.2007.12.19.

[2]青海省农调队.青海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成效及问题分析研究.2004.4.1.

[3]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4]龙飞.从我国面临的能源资源形势看公共机构率先节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推荐访问:青海省 节能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