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求职信

浅谈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三性”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9 08:53:04   浏览次数: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041-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应使初中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应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因此,我认为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应该具备“三性”,即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

一、综合性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一个人的知识、能力都是有限的,特别是在这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查询、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尤为重要。可通过查找资料和学生的实践,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并学会如何鉴别信息,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习书本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必然要跳出书本狭隘的圈子,从生活、自然以及社会交往中去学习。荷兰数学家、教育家氟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基于这个原则,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和感受生活,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和认同。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过程是“做”的过程。我们认为,数学实践活动“做”的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学习新知的过程,它是以解决问题为抓手,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性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应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应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操作等。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就要注重实践应用,要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易于学生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内容和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乐于实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促进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因此,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时,应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贴近他们生活和好奇心的活动课题,吸引他们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

敢于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活动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实践活动绝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教师必须相信学生,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放手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有效实践。开发和利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是学生自主实践探究,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条件,也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力保证。由于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体,在开展活动时,学生很多时候需要在课外、校外进行,涉及有关安全、与人交往、策略指导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注意密切联系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知,要及时的让他们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创新性

如何才能在数学实践活动开展中更好的去激励、呼唤、鼓励初中生呢?我们认为: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校内校外相互结合,拓宽数学综合实践课堂。首先我们要上好校内数学综合实践课,课上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讲解、组织学生进行主题研讨,以及对学生的课外数学实践成果进行展示与评比。其次,要开展好校外综合实践课,我们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利用双休日或其它时间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如建筑、行程等现象,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从中去切身体验和感悟。

整合优势教育资源,提升数学实践活动层次。通过吸收社会优秀人士和家长进课堂做讲座,对校内外数学综合实践教育力量进行整合;有效开发利用校本数学课程与组织学生开展校外数学实践活动,对综合实践教育内容进行整合;通过开展数学主题实践活动与利用本地特色资源,对综合实践教育形式进行整合。多措并举,有效整合优势教育资源,丰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提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层次,激活数学学习和研究氛围。

(责任编辑 刘 馨)

推荐访问:浅谈 初中数学 综合实践活动 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