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求职信

安徽贵池地区大丁冲岩体找矿潜力初探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1 08:38:23   浏览次数:

zoޛ)j馟iiM<m5i
(咜ٟ_|ky总结出较成熟的斑岩型矿床勘查模式和找矿模式(池顺都,1995;王奖臻等,2001)。文章依托该区铜钼金属矿普查项目,从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分析大丁冲斑岩体的成矿潜力。

2 大丁冲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大丁冲岩体为一复式斑岩体,主要有浅部的英云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含角砾)黑云母花岗闪长斑-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组成。其中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为含矿岩体。

2.1 岩石学特征

2.1.1 英云闪长岩

见于ZK0702、ZK0301孔中,灰色,矿物颗粒较细,不等粒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斜长石(50%),钾长石(5%),石英(25-35%),黑云母(10%),碳酸岩矿物(5%),少量磷灰石和锆石。斜长石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硅化;黑云母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析出不透明矿物,部分保留黑云母原晶形;石英多为原生石英碎裂并被后期硅化、绢云母化所胶结,次生石英约占50%,呈<0.05mm的微晶,或细脉状产出,粒径>0.1mm,细晶常具波状消光;未见钾长石,原钾长石可能蚀变为绢云母、碳酸盐矿物。

2.1.2 花岗闪长岩

(地表大丁冲岩体主体部分):地表皆已风化成土黄色砂土,据钻孔ZK0701 ZK0301、ZK0703 、ZK070、 ZK1103,岩石以灰、灰白色为主,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斜长石(40%),钾长石(25%),石英(20%),黑云母(15%)。与围岩接触关系有两种:(1)侵入(ZK0701)接触关系;(2)断层(ZK0301、ZK0704)接触关系。呈侵入接触关系时一般接触面较平缓,断层接触产状一般较陡,倾角约60°。岩体钾化、硅化、绢云母化强,绿泥石化、石膏化也较常见。辉钼矿化与钾化、硅化关系密切。黄铁矿呈细小颗粒浸染状分布于长石、石英颗粒之间。

英云闪长岩与花岗闪长岩中,二者呈渐变过渡关系,只是岩石中石英含量明增高。综合分析,该岩体也许是花岗闪长岩强硅化蚀变而形成的,母岩为花岗闪长岩。

2.1.3 花岗闪长斑岩

总体灰-深灰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石英、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基质主为长石、石英、云母等,主要蚀变有钾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具黄铜矿化和辉钼矿化(图1)。从岩心观察, 赋钼矿的花岗闪长斑岩蚀变特征与花岗闪长岩蚀变特征相同,分布于浅部,与其下花岗闪长岩呈渐变过渡关系,反映了以上二种岩体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

2.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通过对大丁冲杂岩不同类型岩石取样进行了全岩化学分析,其化学成分见表1、表2。

含辉钼矿花岗闪长岩与邻区戴里花岗闪长岩相比,除Al2O3 K2O略有偏高外,其余值均偏低;含辉钼矿花岗闪长斑岩与邻区马石含辉钼矿花岗闪长斑岩相比,除Fe2O3、值偏低外,其余值均相近;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与含辉钼矿花岗闪长岩相比,SiO2、Al2O3、Fe2O3、Na2O偏高外,其余值均相近。含角砾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与含辉钼矿花岗闪长斑岩相比,SiO2、Al2O3、Fe2O3偏高,Na2O、K2O、MgO、CaO、H2O、FeO偏低,P2O5、MnO、TiO2相近。岩石铝过饱和——SiO2过饱和。

从图2可以看出,岩石样品均落入4区和5区,为花岗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质岩石。

2.3 岩石常量元素含量特征

矿区主要岩体常量元素含量见表3。

3 成矿潜力浅析

本区周边已发现众多斑岩型铜钼矿床,如贵池马石斑岩型铜钼矿、马头斑岩型铜矿等。根据适合中酸性岩浆的碱度率AR,结合矿区岩石化学成份数据计算,大丁冲杂岩体中含辉钼矿花岗闪长岩的碱度率AR=1.83,含辉钼矿花岗闪长斑岩的碱度率AR=2.01,属于钙碱性岩浆。在封闭体系下岩浆分异时,从早到晚岩石逐渐向高碱、高钾、富SiO2方向发展,有利于铜钼元素的沉淀。研究表明,一般钙碱性岩浆均具有形成斑岩型矿床的潜力。俯冲造山带环境的成矿与俯冲大洋板片的脱水过程有关,这一过程不仅能够把大量的水、硫、卤素、金属以及大离子亲石元素输送到地幔楔,而水的大量加入使得楔形地幔熔融产生较高氧逸度的含矿岩浆。

岩石中常量元素特征分析,大丁冲杂岩体中不同期次和不同类型岩石其常量元素含量也不同,浅部的花岗闪长斑岩、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中Mo、W含量高,其平均值Mo35.1-62.5×10-6,英云闪长岩Mo高于维氏值62倍,次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分别高于维氏值54.3倍和35.1倍。深部(含角砾)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磁黄铁矿化花岗闪长岩中Cu含量高,其中磁黄铁矿化花岗闪长岩高于(含角砾)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高于维氏值16倍。

综上所述,大丁冲杂岩体具有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和脉状铜金矿床的潜力,与大丁冲等杂岩体有关的Cu和Au化探异常、地表出露的杂岩体及化探中低温元素异常组合是其重要找矿标志。

参考文献

[1]周涛发,范裕,袁峰.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研究进展[J].岩石学报,2008,24(8):1-2.

[2]311地质队.安徽省池洲市贵池区牌楼矿区金多金属矿普查报告[R].2013.

[3]袁见齐,朱上庆,翟裕生.矿床学[Z].1985,131.

[4]池顺都.斑岩铜矿的勘查模式[J].地球科学,1995,20(2):149-155.

[5]王奖臻,李朝阳,胡瑞忠.斑岩铜矿研究的若干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1,16,(4):514-519.

作者简介:沈欢喜(1969-),男,工程师,从事地质找矿及项目管理工作

推荐访问:安徽 初探 潜力 地区 大丁冲岩体找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