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自荐书

用艺术点亮孩子的心房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4 08:50:36   浏览次数: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基本教学理念之一。带着这个理念翻开语文课本,那如诗的语言、如画的意境,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编者们赠予我们如此精美的课本,教师该如何珍视,引领他们欣赏、品味这些语言文字的美,感悟生活的真谛呢?

一、巧用美术,诗情画意创意新

1.品文赏图相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设计精美,文字和图片都能拨动小学生的心弦,符合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且这些情趣都是积极向上的,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突破口,创设美的情境,净化学生的心灵,掀起美的波澜,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广玉兰》第三自然段时,就可以出示广玉兰图片,边观赏边学习广玉兰的四种形态。图文并茂,学生对广玉兰的四种形态具体可感,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2.动手作图学中思。许多文章内容具体形象,很多内容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可让学生动手制作插图,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深刻感知文本形象。如教学《雪儿》一文时,我引导学生补画“洗澡图”、“敷药图”、“赏云图”,画完后讲解给同学听。通过补画、讲解,学生主动、细致、深刻地感悟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绘画、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二、妙用音乐,创设意境遐思飞

语文课如歌、如曲,入耳牵心,移神动性,说不言之言,达意外之意,教学将收获更多。语文课巧妙使用音乐,形式多样,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背景音乐设情境。一曲动听、感人的音乐能触发听者强烈的情感,能在人们心灵深处掀起共鸣的波澜,能唤起人们美的体验、对文本的遐想。我们在学习课文时可配上合适的音乐。

如教学《二泉映月》时,配上《二泉映月》的乐曲,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文中的情境中。读起文章来情深意浓,音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映出课文语言、意境的凄美。

2.改文为歌愉快记。音乐富有美感,让人放松,能引起人的无限遐思,让人轻松、愉快地学习、记忆。如在教苏轼的《六月七日望湖楼醉书》时,可让学生感悟诗人心情,并从自己所学过的曲子中选择其中的一首,把《六月七日望湖楼醉书》歌词带进去吟唱,有能力的学生也可自谱曲子,只要把诗人当时的心情唱出来就行。学生通过不同的曲调唱出古诗的意境,唱出诗人的心声,沉醉在古诗中,轻松愉快地掌握古诗。

3.轻音乐激发灵感。作文课上,可以结合所要写的作文内容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愉悦、放松的氛围中选材、构思,以激发学生的作文灵感,让他们遄飞逸兴,文思泉涌。

三、翩翩起舞,文随体动意更浓

舞蹈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它以人肢体的律动,传导丰富的心灵和人生内容。在教学时我们可适当引入舞蹈,根据文义多编排简单易跳的舞蹈,让孩子们翩翩起舞,在飘逸的舞姿中感悟文章的美,爱上语文课堂。

如《赶海的小姑娘》这一舞蹈我们皆熟,在教学《赶海》一文时可以适时用上,它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激活课本内容,效果极佳。

四、书法欣赏,渊远流长妙笔传

书法艺术渊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具有很强的鉴赏性、艺术性,与语文的书写教学密不可分。将书法引入课堂,不仅有利于识记原文,而且能培养他们对书法的情趣,更激起学习兴致,一举多得。将书法这朵奇葩恰当地嵌入语文课,语文课堂将大放光彩。

五、课本短剧,活化文本演中乐

大诗人、哲学家尼采说:“有人的地方就有表演。”我们通过教学实践认识到,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运用演课本剧这一教学形式有利于引领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互动、走向整合、走向智慧,不失为新的“理解哲学”的体现。而课本剧整个编排的过程就是解读课文的过程,整个表演过程就是学生的内化过程,它充分展示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

六、评书欣赏,声情并茂现文本

评书是古老的艺术,历史渊远流长。据《墨子·耕柱》篇载:“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评书,声情并茂,突出精彩的故事情节,加之适当的评议,富有吸引力,适时地引入课堂,也会为课堂增添不少的色彩。

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本班情况,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形式,优化教学过程,发挥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语文素养。语文无处不有美,我们要做懂“美”的教师,点亮艺术这盏宝灯,照亮孩子的心房,做到语文“美教”,在学生心田播下美文的种子,让学生乐上语文课,爱上语文课。

参考文献:

[1]江苏教育,2006.

[2]雷江.引进艺术手段,美化语文教学.四川省广安实验小学.

[3]语文课程标准.

[4]浅谈课本剧的编演.

推荐访问:心房 点亮 孩子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