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鉴定评价

“六个”着力大幅提升江西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水平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03 09:25:19   浏览次数:

“十二五”以来,江西地方海事乘改革大潮,坚持以人为本为宗旨,紧紧围绕安全稳定,立足长效管理,不断深化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投入夯实安全基础,创新安全监管方式方法,构建安全监管工作长效机制,海事监管体系初具规模,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水上安全形势持续好转。五年间共发生一般等级以上水上交通事故21起,死亡10人,沉船18艘,同”十一五”相比分别下降了54.3%,79.2%,33.3%,全省每年水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控制在个位数,保持了近20年全省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推动深化改革,着力健全海事管理体制

进入21世纪以来,江西地方海事全面推进安全监管管理体制改革。一是着力理顺海事管理体制。成立江西省港航管理局(江西省地方海事局、江西省船舶检验局),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负责全省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水上应急管理、航道管理、水路运输管理、港口管理、船舶检验、规费征收等。全省水路交通实行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海事、船检、航道实行垂直管理,辖11个设区市地方海事局和87个县(区)地方海事处(船检处),现实设56个;22个航道处(现实设16个)。二是着力构建纵深管理机构网络。江西省拥有“一江(长江中下游156公里)、五河(赣江、信江、抚河、饶河、修河)、一湖(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为主干线的水运资源,河流总长1.84万公里,航道里程5716公里。全省江河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安全监管点多面广,任务重,责任大。江西以鄱阳湖地区为核心,以赣江水运主动脉为主线,以庐山西海、仙女湖等为重点,大力推进市县海事机构建设,全省建成了三级海事管理(水上交通安全、水上应急管理)网络,海事监管机构延伸至县(乡)一级,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纵深分布格局,基本实现重点水域海事监管机构全覆盖。日益完善的海事管理体制和监管网络,为做好江西省海事安全监管工作奠定了体制基础。

加强规划引领,着力推动保障政策出台

“十二五”以来,江西地方海事科学谋划,有力推动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政策和法规。高起点、高标准组织完成了《江西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江西海事总体规划》等系列规划,推动江西地方海事纳入科学发展轨道。江西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水上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水上安全监管责任,理清了水上安全监管职责,为全省水上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出台《江西省处置水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了水上应急救助体制机制。推动制定了全国第一个渡口管理地方法规,为渡运安全创新了环境和条件。一系列规划、政策和法规的出台,为江西省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

加大资金投入,着力夯实安全监管基层基础

“十二五”以来,江西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夯实安全基础。在“十一五”实施农村“改渡建桥”工程,新建桥梁621座,撤销农村渡口800个,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的基础上,“十二五”以来对全省161个渡口实施了标准化建设。加大老旧运输船舶拆解力度,拆解老旧运输船舶126艘,运输船舶平均船龄下降到9.2年,平均载重吨位由2010年的571吨提高到2015年的1041吨。全省主要通航水域范围全面淘汰木质客渡船,提升了客渡船稳性和安全性能。五年来共举办各类船员培训考试318期,培训船员7780名,基本满足了江西省水路运输业快速发展对各类船员日益增长的需求。二是推进装备现代化建设。“十二五”自筹资金8000余万元,新建水上搜救指挥船等百余艘工作船艇,为海事部门加强日常安全巡航、水上救助等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加快CCTV、AIS等信息化平台建设。五年来投入资金6227万元。建成了仙女湖视频监控、赣江南昌——湖口二级航道视频监控系统,在建统一数据交换平台、赣江樟树至南昌及环鄱阳湖水域安全监管一体化系统。通过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努力推进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科信息化、现代化。

提升应急能力,着力构建现代应急救助体系

“十二五”以来,江西着力加快构建安全监管和快速反应体系。一是建成江西省水上搜救中心和江西省水上搜救中心鄱阳湖分中心,初步建成了水上应急搜救平台;二是修订颁布《江西省处置水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奠定了应急反应行动制度基础;三是以赣江中下游及鄱阳湖区水域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南昌-湖口CCTV视频监控系统、仙女湖、柘林湖CCTV景区视频系统等工程为依托,着力打造现代化、信息化安全监管网络和搜救平台;四是开展海事、搜救联训。全省每年举行上百次搜救演练,江西省应急救助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在参与2015年“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故搜救行动中,江西省搜救队伍的良好表现,充分检阅了作为地方搜救队伍的能力水平,得到在现场指挥的交通运输部领导和省领导的充分肯定。

创新监管模式,着力确保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一是建立资源调配机制。江西省充分发挥海事、航道、船检“三位一体”管理体制优势,统筹人财物资源调配,在日常巡航、安全监管、专项整治、枯水通航等工作中统筹安排,科学调配,通力协作,有效解决了地方海事安全监管人员、装备不足的问题,提升了资源利用和工作效率,取得了切实成效。如:江西省鄱阳湖区通航密度大,安全隐患多,辖区海事独力难支,江西地方海事局统筹调度全省海事、航道人力和船艇分批进湖巡查,加强了监管,减少了事故。

二是全面开展综合执法。自2009年始,江西全面推进海事、港航综合执法工作,各设区市成立了联合执法领导小组,共同组建联合执法大队,有效整合了海事、港航资源,通过实施动静结合、交叉执法,推动了全省海事管理水平上了新台阶。执法力度明显增强,服务效能明显提升,水上交通事故明显减少,海事、航管执法成本明显下降。

三是构建联防联动工作机制。在水上交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水上非法运输”专项整治、“三无”船舶治理、超载治理、危化品安全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中,着力构建各辖区联防联动工作机制。“十二五”期,上下联动共检查运输船舶106171艘次,查处超载船舶2203艘次,基本杜绝了严重超载现象。全省联动推进“三无”船舶整治,共将930艘“三无”船舶纳入规范管理。流域联动开展危化品非法装卸、运输治理,赣江吴城以上危化品偷装、偷卸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四是适应监管工作新态势。近年来,江西省涉水旅游景区、库区、涉水重大工程不断增多,水上交通安全监管面临新课题,任务繁重,压力巨大。全省海事部门积极探索监管新模式,研究制定新措施,努力适应安全形势新要求。划定“五区一线(鄱阳湖区、仙女湖区、柘林湖区、陡水湖区、鄱阳湖湿地公园水域和赣江沿线水域)”、“三类重点船舶(客船、危险品船、砂石运输船)”监管新重点,不断加强现场监管,强化隐患排查整改,建立监管工作新机制。如:在赣江沿线、鄱阳湖水域设立6个水上综合检查站,形成六道“拦截检查线”,重点治理“三无”船舶、超载运输船舶和危化品非法装卸和运输等。落实鄱阳湖湿地公园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召开联席会议和安全约谈,坚决取缔11艘无证无照旅游船舶和10艘PVC机动排筏非法营运。

建立长效机制,着力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江西地方海事部门积极推动各市、县、乡(镇)政府加大对水上安全监管的重视程度,逐步形成了“省地共管”、“多方联动”的水上安全监管模式。在整顿规范乡镇船舶安全秩序、规范水上群体活动、治理渡运安全、整治农用船舶非法载客等方面,形成了以市、县、乡(镇)人民政府为主导,安监部门综合安全监督管理,交通、海事、农业、国防科工、水利、公安等行业管理部门专业安全监督管理,海事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多方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机制,有效地打击了农用船舶载客、非法渡口渡运、渡运超载、无保障群体性水上活动等违法违章行为,维护了全省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十二五”期江西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保持了安全和谐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但船舶违法违章航行、“三无”船舶屡禁不止、源头配载监管不力等行为仍时有发生,旅游景区、库区等新的监管热点难点不断涌现,同时,“东方之星”客船沉翻事件和“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警示我们,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当前,交通水运发展已经成为江西省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多重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发展机遇大,水上安全监管的压力也随之增大。诸多因素对全省水上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展望“十三五”,江西地方海事将紧抓战略规划,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着力推进海事业务信息化、装备现代化、监管立体化、反应快速化,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公共安全提供水上交通安全保障。

推荐访问:江西 着力 水上 安全监管 大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