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简历封面

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8 08:41:08   浏览次数:

摘 要 玉米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备受人们喜爱的粮食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安全、優质玉米农产品的需求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在这一粮食作物种植过程中,经常会遭到各类病虫害的侵袭。以往在针对常见的病虫害进行防控时,经常采用化学防治技术,所取得的防控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基于此,加强对玉米病虫害防控并采取相应的绿色防控措施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关键词 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

中图分类号:S43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9.002

据有关资料记载,常见的玉米病虫害有十多种,并且就目前来看,国内很多地区实施的玉米连作和过量使用化学农药还加重了病虫害的程度,因而给玉米的品质和农业的生态环境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所以,在玉米种植产区推广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已是大势所趋。基于此,针对玉米螟和玉米粗缩病这两大常见病害及其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探讨和分析。

1 玉米螟害概述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1.1 玉米螟的为害特点分析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属于鳞翅目、螟蛾科。这类病虫属于给玉米、棉花、高粱等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的虫害类型,如果采取常规的化学农药防治进行防,控通常所起到的控制效果并不是很明显[1]。玉米螟在玉米心叶期以初孵幼虫取食叶肉或者蛀食尚未展开的心叶,进而形成排孔花叶,三龄后的幼虫开始钻蛀玉米的茎秆,进而危害玉米植株的花苞、茎秆、雌穗或者雄穗等,导致玉米植株出现营养和水分的输导受到严重的阻碍。其长势日趋衰弱,植株的茎秆极易被折断,雌穗呈现出发育不良之状,更为严重地会出现籽粒霉烂、缺损,给玉米的质量和品质带来严重的影响。

1.2 加强玉米螟绿色防控的必要性

采取绿色防控技术治理玉米螟虫害,具有3点优势,1)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进而更好地解决由于过量施加农药而造成环境污染、土壤板结等问题,采取绿色防控技术治理虫害与世界对环境健康发展的具体需求相符。2)采取绿色防控措施利于实现玉米的无害化生产,进而实现对玉米螟可持续控制这一目的,以切实提升玉米品质,并对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大有帮助[2]。3)采取绿色防控技术治理玉米螟虫害还能较好地减少用工及投入。

1.3 常见的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

1.3.1 性诱剂防控技术

性诱剂防控技术是指借助于玉米螟信息素诱蛾的技术。采取这一技术进行防控的具体做法是在虫体成虫羽化开始阶段,即6月上旬和7月的上中旬,在麦田、玉米田和菜田等虫体交尾场所放置诱捕器,通常可采取在

667 m2设置1个诱捕器。可自制诱捕盆,诱捕的时间通常为30 d左右,可制作一个直径约30 cm的塑料水盆,在盆内盛满清水,往其中加入适量的洗衣粉,在水面距离盆沿大约2 cm的位置,水盆可采用三角架支撑在田间,诱芯可悬挂在水盆的中间位置,使其与水面相距2 cm,水盆位置应高出作物顶端10~20 cm,在水盆内水量不足时应及时给其补充水,并且应及时将诱到的成虫捞出。

1.3.2 物理防控技术

物理防控主要是结合玉米螟的趋光性特点来设置诱杀等对玉米螟成虫进行诱杀的一种防控技术措施。从防控原理方面来看,这项技术主要采用的是高压汞灯和频振式杀虫灯来诱杀玉米螟。通常可在玉米秸秆集中处或者春播玉米田中安装200 W或者400 W的高压汞灯,在灯下方可设置捕虫水池,每1盏灯的有效防控面积为16.67~20 hm2,频振式杀虫灯通常不用设置水池。

此外,还可采用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绿色防控,常见的生物防治技术有赤眼蜂防治技术、白僵菌防治技术以及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技术。赤眼蜂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松毛虫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破坏卵来降低幼虫孵化率的一种生物防治技术;白僵菌防治技术是借助于真菌寄生昆虫来杀死昆虫的一种生物防治技术;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技术是借助于细菌微生物寄生昆虫来杀死昆虫的生物防治技术[3]。

2 玉米粗缩病害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2.1 玉米粗缩病害症状概述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病毒病。近些年来,这一病害在我国呈现出了逐渐上升的趋势,进而发展成一种威胁玉米生产的严重病害类型。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都极易被这一病害感染,但以玉米在苗期感染病害后受害最严重。在感染初期,通常会在玉米心叶中脉的两侧出现断断续续的褪绿小斑点,之后这些小斑点逐渐从心叶中脉两侧向全叶扩展,进而呈现出细线条状。叶背面的主脉和侧脉上还经常会出现长短不等的白色蜡状突起,伴随着这一病害的发展,其症状开始慢慢地扩展到全叶,并在粗脉间形成几条颜色深浅不同、长短不一的褪绿条纹。叶脉间的叶肉从绿变黄,但是叶脉依然保持绿色,从而形成黄绿相间的条纹。整个植株叶片浓绿,基本呈短粗状,节间缩短,部分叶片僵直,变得宽大且肥厚,病害较严重的病株还会出现严重的矮化现象。患病苗株的高度还不到健康植株的1/2,叶片丛生青绿,大多数不能正常抽穗结实。如果植株在后期被感染上了粗缩病。虽然其能抽穗结实,但整体的经济产量依然会比较低。

2.2 常见的玉米粗缩病绿色防控技术

1)做好品种选择。不同玉米品种具有不同的抗病性,因而要想更好地做好玉米粗缩病的绿色防控,选好品种非常重要,通常应选用那些丰产性好和抗病性强的品种搭配使用。郑单958的耐密性、适应性和抗倒性要比浚单20好,但其粗缩病则比浚单20重。因而近年郑单958和浚单20的生产种植面积都较大,并且都是比较优秀的品种,从品种应用方面来看,不能单纯粗缩病发病的轻重进行取舍。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并采取合理化的农业措施,尽量少使用化学防治方法,而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来防治病害。

2)不播春玉米。不播春玉米也是一种有效防控玉米粗缩病的技术。采用这一方法能够较好地减少由于传毒介体的集中为害而导致出现粗缩病重发绝收现象。

3)合理调整油菜茬、大蒜茬的玉米播种期。由于油菜茬、大蒜茬玉米播种早,进而导致出现了我国近年这些茬口玉米发病严重甚至减产绝收现象,因而仅需将播种期调制到同麦茬播种期相同,通常能达到很好的病害控制目的。

4)变小麦玉米的套种为贴茬抢种。麦套玉米的粗缩病具有发病重的特点,即便不发病,其非产性也远不如贴茬抢种的玉米,因而为了更好地实现防病并促进丰产的目的,应改变种植模式,将小麦玉米的套种变成贴茬抢种。

5)切实做好调查工作,进行准确监测。对于田间病虫的具体发生情况还应切实做好全面普查工作。切实加强对灰飞虱种群数量的监测,以做到及时、准确地发布虫情和病情之类的动态预报信息,这些信息能够为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6)切实做好种子药剂处理工作。可使用25%比例的丁硫福悬浮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或者也可以使用25%吡虫啉悬浮剂并按照种子量的2%进行拌种。

7)结合不同品种的抗病特性合理安排播种顺序,在收完麦子之后就可以进行大面积贴茬抢种,先播种那些抗病性比较强的品种如浚单20等,然后再播感病重的郑单968,通常只需早播一天或者晚播一天就能基本上实现比较好的病害预防控制效果[4]。

8)应切实做好消灭虫源,消除杂草工作。在玉米播种之后出苗之前在田间化学除草时,每667 m2添加10%比例的吡虫啉20 g或者3%比例的啶虫脒15~20 g,同时混用4.5%比例的高效氯氰20~30 mL喷雾。同时对沟边、路面的杂草在玉米出苗之前,每褪使用百草枯加10%吡虫啉20 g混用4.5%比例的高效氯氰20~30 mL喷雾。

9)应结合间、定苗将病株拔除。同时还应加强田间管理,并结合间定苗拔除病株,将其集中深埋或者烧毁,借此来减少粗缩病侵染源。

3 结语

为了切实保障玉米的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同时促进玉米增产丰收,在种植实践中应采取多元化的措施来切实提升各类病害的绿色防控综合能力,并尽可能实现绿色防控技术的全面覆盖,保证各种技术措施得以顺利开展和实施。

参考文献:

[1]吴和平.豫东平原夏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6,36(14):226-228.

[2]张慕鸿.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J].现代农业,2016(10):25.

[3]王品舒,董杰,岳瑾,等.北京市糧食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及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15):60-61.

[4]李晓河,麦岱玲.鲜食玉米主要病虫害及其他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7(5):201-202.

(责任编辑:赵中正)

推荐访问:病虫害 防控 探究 玉米 技术


[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