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简历模板

离农:农村教育发展的趋势与问题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10 08:38:37   浏览次数:

〔摘要〕 “离农”和“为农”涉及农村教育发展的不同取向,在现有讨论中,它被建构成一种两难选择。本文试图通过历史考察,澄清当前讨论中的问题,并引入一种新的视角,即在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来考察农村教育问题,把理念之争转变为关于“农村教育改造”方案的讨论。在人口流动背景下,“离农”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趋势,农村教育的问题在于强化而非缓解既有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提出“再嵌入”的教育改造方案,强调重建学校和农村社会的关系,意义在于使农村儿童的生活回归乡土,从而使他们获得一种整合的教育经验。

〔关键词〕 离农;脱嵌 ;教育差距;撤点并校;教育经验

〔中图分类号〕C91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5)01-0124-09

一、引言

“离农”和“为农”是关于农村教育发展走向的争议性问题。一些学者把农村学校教育的“离农”视为一种需要修正的问题。对“离农”问题的批评集中在学校教育的内容和价值导向上,即教育脱离农村实际,并贬抑农村社会、教人离开。〔1〕这种观点认为学校教育造成了农村人才的流失,从而导致农村社会的凋敝。站在“农村本位”的立场上,学校教育应该直接服务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也就是建立“为农”的教育。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离农”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固有倾向,强调学校教育是服务于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因此教育的任务就是辅助农村的个体完成转型过程,即农业人口的就业非农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在现代化的语境下,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本身就带有发展和进步的意涵。作为一种社会流动机制的学校教育,应该为农村儿童的未来城市生活做准备。〔2〕顺着这一思路引出的针对农村教育的批评,指向的是城乡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也就是农村教育无法为农村儿童提供均等的社会上升机会。这种观点肯定了“离农”的发展取向,并从增加现实“离农”可能性的角度来寻找解决方案。

上述两种观点反映在当下的“离农”和“为农”争论当中,涉及的核心是农村学校教育的目标和功能定位问题,即应该服务于农村还是城市?相关讨论实际上是在“城市”与“农村”、“个体”和“社会”等二元对立的框架中展开的,比如张济洲所提出的命题:“离农”教育不利于农村社会发展,而“为农”教育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3〕“离农”派本质上是城市本位的,强调了“离农”所带来的好处,却没法回应农村社会的现实问题;而“为农”派实际上描述了一幅带有怀旧色彩的农村社会理想蓝图,同样无法论证“为农”方案的现实可能性。当前的讨论陷入了一种两难困境当中,焦点已经偏离了农村教育的实质问题,而演变为一种纯粹的价值选择。

我们试图为当下的“离农”和“为农”之争引入一种新的视角,即在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来考察农村教育问题。“离农”是农村教育发展当中的一种需要解释的趋势和现象,反对基于先在的价值判断把“离农”问题化,强调重新诊断农村学校教育的问题。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农村学校教育在哪些方面表现出“离农”的特征?“离农”又在何种程度上导致了农村社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真正回应农村学校教育以及农村社会的问题。新视角的核心在于使有关教育的讨论回归社会。费孝通关于“文字下乡”的讨论能够带来一些启发,即强调社会条件的重要性。他把现代教育置于乡村社会的语境中来考察,指出,“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4〕我们无法脱离具体的社会条件来谈教育,因为社会设定了教育的边界,决定了它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本文对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的进程做了历史考察,指出教育内容和价值导向上的“离农”未必会引发农村社会的问题,它也有可能表现为一种正向的功能。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才是理解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当前农村学校教育的问题是教育与社会的“脱嵌”所导致的,指的是,学校教育成为主导性的社会力量,摆脱了地方社会的约束。相应的,提出“再嵌入”的方案,强调学校和其他社会制度之间的联系与合作,重建学校与村庄社会的关系。在具体讨论中,我们试图把教育与社会这一框架落实到微观层面的分析上,也就是聚焦于农村儿童的教育经验。广义的农村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区教育,农村儿童是这三种教育的承载者,他们的教育经验折射了宏观层面的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这样的视角转换,使得我们的分析既包含宏观社会因素,又进入到微观的个体层面,以此化解城乡以及个体和社会的二元对立。

二、农村教育改造:从嵌入到脱嵌

中国的现代学校教育发展承载着国家层面的近/现代化目标,试图通过教育来改造传统社会。清末逐渐萌芽的新学是对西方文明的学习和模仿。现代学校教育是在西方工业大生产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目的在于回应工业社会的各种问题,它天然就是“离农”的。“离农”并非表现在教人离开农业和农村,而是指教育的目标设定和功能中并不包含“为农”的成分。因而,现代学校教育自从进入中国之初就一直面临着地方化和本土化的任务,关键问题是:如何使“离农”的教育服务于“为农”这一目标。早在上世纪20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倡导者就提出了系统化的为农主张。〔5〕他们的方案实际上是一种教育和社会的双向改造,也就是经由“教育改造”来实现“社会改造”,即不仅用新教育改造传统的“旧教育”,更要改造新教育本身使之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由于政治和战争等原因,前辈学者的教育改造方案没能实现。

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现代学校教育才逐渐在农村扎根。1949年全国共有各类小学34.68万所,在校生2439.1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仅20%左右。国家采用“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充分发挥国家办学和群众集体办学的两个积极性。1990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8%,并且1994年以后入学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2010年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99.7%。随着《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以及“两基攻坚”的实施和验收,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推荐访问:农村教育 趋势 发展 离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