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笔试经验

读者点评“黑豹”主战坦克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04 01:29:17   浏览次数:

"坦克沙龙"栏目一露面,就引起了读者朋友们的广泛关注。本刊第3期刊登的杜小义设计的"黑豹"坦克,更是激发了读者朋友们的参与热情。读者朋友既有对"黑豹"坦克方案的肯定,也中肯指出设计上的不足。编者将浙江嘉兴何超、福建漳州吴一飞、广东信宜陈寰等众多读者的点评综述如下,供读者朋友参考。

设计思想值得肯定

显示出设计者活跃、大胆、富有创新的设计思路。该设计将乘员全布置在车体内是设计中的一个亮点,采用先进的电驱动设计,灵活运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使"黑豹"给人以先进的感觉。从中不难看出国内外一些先进技术的缩影,尤其是采用动力前置,乘员室后置的布置,突出了提高乘员生存力这一趋势,从中不难看到瑞典S坦克和以色列"梅卡瓦"坦克的影子和西方未来战车对他的影响。尽管该设计有值得称道的一面,但仍有一些地方的设计值得商榷。

总体布置不合理

燃气轮机与推进电机分开布置完全没必要,一体化布置既便于维护,更换吊装,又可以得到一个更宽敞的乘员室。3名乘员并排坐不好,太挤,会互相干扰,最好采用品字形布置方式。

完全没有必要使用3台发动机。1台大功率的发动机足以提供充沛的动力,再加上1台辅助发动机为车上耗电系统供电,这就是1套完美的动力机组了。3台发动机只会增加乘员的维护工作量。

车宽太宽,难以铁路运输,使其可部署性大打折扣。

车重恐怕有点重

"黑豹"坦克的武器和装甲这么厚,车重恐怕会超过50t。整车外形尺寸与战斗全重似乎不相配,约7.5m长的车体,再配上一个几乎和车体一样大的炮塔(从图中看是这样),还配用140mm炮,别说车重50t,就是60t也可能下不来。坦克装3台燃气轮机,每台功率440kW,坦克全重只有50t,单位功率高达26.4kW/t,最高车速只有73km/h。3台燃气轮机太费油,最大行程也无法达到600km。

弹药基数有点少

140滑膛炮火力强大,但弹药基数仅30发,略嫌少了点,而且全部置于炮塔尾舱中,尾舱的尺寸太大(要知道120弹在炮塔中的存放量也不过20余发),也太危险,一但殉爆,所有炮弹一发不剩,人车俱损。另外"整体吊装式弹舱"也值得再多考虑一下,毕竟这不是步枪换弹匣,用人力就能搞定(万一吊车在战斗中跟不上队形怎么办?)。

各种弹药的分配不应是固定的,应可根据作战任务随时调整。弹药基数应在炮弹42发、机枪子弹2000发左右比较合理。

辅助武器需加强

"黑豹"坦克的辅助武器是1挺5.8mm并列机枪,虽火力密度较大,但与坦克炮装在一起射击时不灵活,在近战中会显示出火力不足,而且没有对空反击能力,所以,最好增加1挺~2挺顶置式遥控12.7mm机枪或更大口径的自卫武器。

防护还需细思量

"黑豹"坦克硕大的炮塔极易成为敌方的靶子,防护性能不易保证。采用的模块式复合装甲没必要象"变压器钢片"那样,改用2块重叠放置比较好。主装甲配置也不太合理,前强后弱,前重后轻,其实前方可用附加装甲加强,主装甲应尽可能加强侧后部。另外,车顶对破甲弹的防护能力太弱,应加强达到150mm为宜。

观瞄火控有弊端

3名乘员均布置在车尾,丧失了对前方的观察能力,这对观察器材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黑豹"坦克现有的设备恐怕难以担当观瞄之大任。建议把炮长的瞄准镜改成与车长一样的周视观察镜,以增大乘员的观察范围。车长独立热像仪看起来好象是不能转的。没有看到驾驶员的观察窗口,这坦克开不了(严重BUG)。

其他观点

现在125mm火炮火力足够使用,140mm还是135mm又还没有定弦,留下空间足矣,不必急着装上去。

3台发动机有点夸张,其实一台就足够了,坦克内部空间本就不富裕。

这型坦克没有什么针对性,不知是用于台海作战,是用于维护地区平衡,还是用于对抗世界各国先进坦克的?

中国柴油机动力都还不够过关,请不要太早想着用燃气轮机,而且中国已是石油进口国,使用燃气轮机肯定会给石油战略添麻烦。

炮塔太长,弹舱最好有一部分能像枪的弹匣一样,嵌入炮塔内。

仍然以结构装甲为主要防护手段,应该装备更先进的主动防护系统。

车长指挥塔应保留。

坦克车体应考虑防地雷布局。

推荐访问:黑豹 主战坦克 读者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