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笔试题目

在作文中寻“趣”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18 08:48:55   浏览次数:

[摘要]作文教学应立足学生的自身内在感悟,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张扬学生的外在个性。才思敏捷、笔走如飞的境界便是学生从写作中寻找到的最宝贵的财富,对文字的回味也将是学生从作文中寻找到的最佳乐趣。

[关键词]内在感悟;潜在能力;外在个性;写作乐趣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2-0063-02[作者简介]钱一欢(1980—),江苏苏州人,本科,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开发区天和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学生只要认识到生活是作文之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去留意生活、热爱生活,就自然而然有记录的冲动。才思敏捷、笔走如飞的境界便是学生从写作中寻找到的最宝贵的财富,对文字的回味也将是学生从作文中寻找到的最佳乐趣。学生不应该是“为作文而写作”,若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则说明他们还未融入生活,那就要尝试让生活接受你,用笔留住精彩瞬间,成为永恒的风景。

一、立足自身内在感悟,闪耀人文光芒

斯普朗格曾经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作为教师,理所当然要引导孩子们拥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使自己心动的东西来。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思考生活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真实的写作,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或许就是最好的习作题材。

作为班主任,笔者时常会教育孩子以校为家,要有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更是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一次用“建议”造句时,笔者要求学生每人都说一句。安子站起,说道:“我建议校长把校园弄得更加美丽。”当时一听,笔者就夸奖了他。绝非句子有多精彩,但从中笔者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自己母校的关注,他稚嫩的童音说出了全校师生的心声。当时新校刚刚启用,影响外貌的校园景观布置进程缓慢,我每次路过心里也犯着嘀咕,心里急切地盼望着真正整洁、漂亮的校园尽快落成。原来孩子虽小,可他们对自己学校的期盼之情绝不低于我们成年人。

另一次训练用“果然”一词造句时,学生们说得更是热烈。当笔者叫起安子时,他停了几秒,看了一下窗外,黑黑的小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容,说出了一个笔者未曾想到的句子:“校长听了我的建议,果然把校园弄得更美丽了!”听完,大家相视而笑,因为我们都听出了这个句子的特殊意义:一个孩子,心中潜藏小小心愿,他联系生活很有意义地完成了两个词语的句式训练,也实现了词与词的巧妙衔接,更把全班同学的爱校之心紧紧相连。最后学生们的掌声远胜过笔者略显滞后的表扬。

孩子心中一个美好的心愿,正是团队精神的一个最好体现。有了这次的经历,其他学生更加地关注校园环境,留意校园的变化,习作“校园一角”自然是手到擒来,而且都表达出了内心的感受。学生以道德、审美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人文姿态给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复归带来了一丝“福音”。

二、激发学生潜在能力,凝聚实践力量

“处处留心皆学问。”牛顿由于一个落下的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对“烧水时壶盖为什么会被顶起来”这一现象提出质疑,并开始研究,最终发明了蒸汽机,后被誉为“蒸汽机之父”,等等。这些人的成功正是因为他们对生活处处留心、观察仔细,并且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学生只有对生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真正地体验了生活,才能有独特的感受,写出真实、生动的文章。

既然“作文来源于生活”,那就要让学生多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迈入社会,引导学生在充分接触各种人和事之中进行有感而发的写作,这样做更能发挥写作的功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等课较难操作,要顾及很多问题。教师的组织引导如果能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每一个人的实践都将会有一分收获,凝聚在一起力量则更大。笔者曾经看到过一个事例,很受启发,也指导着笔者的工作

美国一位女教师微笑着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文题:“我们要来找出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针对未来的职业写一份报告,而且每个人都要访问一个真正从事那个行业的人,做一份口头报告。”这道作文题让十三四岁的孩子感到惊讶,但他们还是遵照老师的要求去努力完成。此种作文可以培养人的五种能力:抉择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这样,思、做、写、说便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有了那么多的实践经验,学生也就不会胡编乱造、生搬硬抄,而会把实践中的真实感受融入作文中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实践过后的学生为什么就不能用笔回应给我们一千种生活呢?书读多了,生活积累丰厚了,就会引起倾诉和表达的欲望。在做中学,学后及时写,让写作也水到渠成,少一点强制逼迫,多一些灵感触动;少一点矫揉造作,多一点真情流露;少一点苦思愁容,多一份快乐感动。

三、张扬学生外在个性,点燃趣味之火

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异彩纷呈的。但学生若没有兴趣表述,纵有再多美丽的幻想,也不可能变为美妙的文字。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学生自觉主动地写出来还需要引导者不断地给他们变换教学手段,经常给他们语言和行动上的新鲜刺激。这样,这些自制力还不足够强,生活空间有限的孩子才不至于有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实践上的懒散和落后。人具有学习的天然倾向,但他常常只对有益于个人行为的知识感兴趣。因此,当学生从心里感到写作是影响个人行为的技能时,他的写作兴趣就能生成。写作前创造条件,激发兴趣;写作时积极诱导,保障兴趣;写作后热情鼓励,巩固兴趣。这是激发和巩固学生写作兴趣的三个重要环节,也是写作教学的基本前提,是写作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作文教学应让学生始终能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张扬个性,说真话、诉真情,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独特的感受,写出充满灵气之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寻找出写作教学中的“源头活水”,浅尝辄止,便已是怦然心动,若尽情一饮而尽,则将甘之如饴,浸润心田。摆脱“无米之炊”的困境,告别“言之无物”的苦恼,走出“愁眉紧锁”的状态,孩子们写作定然能够迎来“文思泉涌,一挥而就”的洒脱。

悦享生活,乐写作文!

参考文献:

[1]朱丹.论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孙骅.小班化教学中实施快乐作文之初探[J].作文教学研究,2006(4).

推荐访问:文中


[在作文中寻“趣”]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