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求职宝典

论武术的时代价值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7 08:45:31   浏览次数:

【摘要】武术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融合了哲学、教育学、文学、医学、艺术学、兵学、养生学、美学以及民族宗法制度、传统伦理道德、传统价值观念、民族精神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特性。它之所以经久不衰并很好的延传到现在,与其自身的价值与时代相结合是密不可分的。武术的时代价值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攻防格斗的价值、健身养生的价值、竞技育人的价值、表演娱乐的价值、文化旅游的价值和政治经济的价值。新时代,新气象。武术的价值会随时代所需而发生变化或是延伸与拓展。

【关键词】武术;时代价值;价值变迁

引言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形态之一,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融合了哲学、教育学、文学、医学、艺术学、兵学、养生学、美学以及民族宗法制度、传统伦理道德、传统价值观念、民族精神等等,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特性,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武术之所以经久不衰并很好的延传到现在,与其自身的价值是密不可分的,探讨武术价值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武术的价值是指武术本身的用途或积极作用,这种影响和效果是在武术和人或事物发生联系后产生的,并满足了人或事物的各种需要。武术必须具备相应的结构与功能,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影响结构。价值是武术在当今社会得以存在、继承、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它会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有些隐性价值变为显性价值,主要价值变为次要价值。另外,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及当今人们的需求,武术自身结构应该优化、升级和完善,其价值还可以进一步拓展。

1武术的时代价值

1.1攻防格斗价值

武术是以攻防格斗为主要内容的,技击性作为传统武术技法的个性特征,是武术的本质属性,也是武术的基本功能〔1〕。攻防格斗方法,是人类从原始狩猎和军事战争中总结的一种无限制的拼杀手段,目的在于杀伤、制服对方, 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传统武术历来秉承着“即学艺,必试敌”的理念,武术的攻防格斗之功效,武术的一招一式,极具杀伤性和破坏力。在原始社会,无限制的搏杀技击性是武术的主要功能,不仅能够满足人们自我保护和获得食物来维持生存的需要,而且能够满足氏族部落之间为利益发生军事冲突时的战争需要。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文明程度、法制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且犯罪手段、对抗方式今非昔比,传统武术的技击性对社会的价值将越来越小,甚至成为次要价值或隐性价值。但是,在没有完全实现高度文明、法制健全的社会里,邪恶不会完全消失,防人之心不可无,武术的搏杀技法,在应急、突袭的情况下,可为军队、公安、防身之人所用。另外,作为植根于民间土壤的武术,其攻防格斗的价值是其生存的必要空间,将长期存在。

1.2健身、养生价值

当今时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同时社会压力也在增大,生活节奏加快,参加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人们的体质开始下降,出现了亚健康状态。当今,人们已经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身心健康成为当代社会人们的迫切需求。传统武术的健身、养生价值得以凸显,成为民间武术的主要价值,也是民间武术在现代社会中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健身武术作用尤为重要。

传统养生讲究注重性命双修,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先哲们融合了古代的养生导引之术,将调身、调气、调心三者合而为一,使武术的健身价值逐渐增强,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正如庄子所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庄子·刻意》)又如,清代王宗岳在《十三势歌》中非常明确地说:“祥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拳功一体的武术注重内“修”和外“练”,功成艺就,可以内养精神,外强体魄,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强壮筋骨、延年益寿。

1.3表演、娱乐价值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审美价值是事物的基本属性,人总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武术的艺术美是在现实技术美的基础上的再创造,它的审美表现在于武术的结构美、姿态美、劲力美、节奏美、风格美、神韵美、意蕴美。例如:武术中长拳的“十二型”,象形取义,颇具艺术审美性。具体的“十二型”是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在古代,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格斗技击术,还是供人们观看、欣赏的一种技艺。例如:唐代草圣张旭在邺县时经常观看公孙大娘跳一种《西河剑器》舞,公孙大娘技艺高超,独具特色,把剑术的审美性表现的淋漓尽致,正如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所说:“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又如,庄子在《说剑》中说:“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武术具有较高的艺术表演价值。武术是常常依附于结社组织、宗教团体而存在的。在春节、庙会和节庆时,这些组织进行一些表演活动,或自娱自乐,或满足观众的观赏和精神需要。这些表演活动已经成为中国的一种民俗,是中国民间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1.4竞技、育人价值

《晏子·春秋》记载“凡有血气者,皆有争心。”《淮南子·道应》曰“争者,人之所本也。”这两句话说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竞争性。武术作为一种竞技体育项目,激烈的竞争性使得参加者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身体潜能、聪明才智去战胜对手。在这个过程中,竞技选手们追求梦想永无止境,每个技术动作的创新,都是奋斗精神的集中表现和生动写照。竞技运动员在运动竞赛中展现的竞争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素质。

除了武术技法的竞争性外,武术还是一种做人的文化,注重礼仪,追求和谐。所谓“师不正不投,徒不诚不收;为师者以严为明,教徒必成,为徒者敬师如父,学艺必成。”传统武术讲究“未曾习武先习德,未曾习武先学礼”。这些武德思想对武术的影响根深蒂固。有些武术拳种为此还定了门规戒律,心意门留言“四不传:忤逆不孝者不传,逞霸欺人者不传,贪财如命者不传,酒色之徒者不传。”少林八不打“一不打太阳为首(太阳穴),二不打对正锁口(胸口剑突),三不打中心内壁(硬软肋结合部),四不打两肋太极(两腋),五不打海底撩阴(下阴),六不打两肾对心(腰眼),七不打尾闾风府(骶尾骨),八不打两耳扇风(耳窝)。”这些武德思想和门规戒律比较多,对练习者起到了教育的价值。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是一种融中国传统文化诸多内容于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载体。现代社会,学习武术可以获得许多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基本精神。

1.5文化、旅游价值

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精神,它蕴含着哲学、教育学、文学、医学、艺术学、兵学、养生学、美学以及民族宗法制度、传统伦理道德、传统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民族精神等中国特色的遗产基因。武术注重德艺兼备、性命双修,讲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倡导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崇尚和谐之美(武术的和谐之美是和谐真、和谐善和和谐美的统一体;武术的“和谐真”是习武之人崇尚的与自然的和谐,武术的“和谐善”是习武之人追求的与人、社会的和谐,武术的“和谐美”是在“和谐真”和“和谐善”的基础上构建的武术姿态美、劲力美、节奏美、风格美、意蕴美等)〔2〕。做到点到为止、止戈为武。武术技法的变易思想(五行相生、包容会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等)可以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而这一点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必需的精神实质。另外,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进行国际化传播时,可以使世界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促进了民族间的思想文化交流。

1.6政治、经济价值

政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民间武术有着巨大的影响,可以促进或阻碍民间武术的发展。但是,民间武术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社会活动,有着很深的群众基础,具有深刻的文化根源和文化力量,任何一种政治不可能任意左右民间武术的发展,成为政治的附庸。

现代社会中武术的政治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上,有助于促进世界人们之间的友好往来,和谐相处。另外,中国大陆和台湾在武术上是血脉相连的,互相交流有助于国家的和平统一。第二,军队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机器,武术的技击价值应用于军事训练之中,可以磨练战士的意志力,提高士兵的胆量和战斗力,更好的维护国家安全。第三,武术中的道德修养能够使社会得到有效控制,武术广泛的社会适应可以形成有效的社会整合。第四,一个民族没有自强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武术表现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由此,国家机构可以以武术等诸多武术拳种的精神内涵为依托,对青少年、成年人或老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起到政治的作用。

武术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在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在以往的传统武术文化传承或传播中,民间武术更注重的是后继有人,薪火相传,很少挖掘其自身的经济价值和关注经济利益的获得。随着国际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体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体育与经济也越来越密切的相互介入、渗透、结缘。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体育产业市场已不再是外国的优势,中国传统武术如不走向市场,也必然是穷途末路〔3〕。

2小结

武术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即攻防格斗价值、健身养生价值、竞技育人价值、表演娱乐价值、文化旅游价值和政治经济价值。攻防格斗的价值是武术的之本。健身养生的价值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显性价值,这是武术柔性的一面。攻防格斗的价值和健身养生的价值是武术的基本价值,将长期存在,相伴而行。竞技育人的价值、表演娱乐的价值、文化旅游的价值和政治经济的价值是武术应时代所需而产生和发展的,是自身价值的延伸与拓展,也是传统文化的认同和适应。这样做为其自身发展提供更好的空间,也是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徐才.武术学概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14-15.

〔2〕姚亚行.武术文化思想中的和谐之美〔J〕.搏击武术科学。2009(10):22-23.

〔3〕栗胜夫 .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269-270.

推荐访问:武术 价值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