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转正申请书

我国智慧旅游研究综述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3 08:40:42   浏览次数:

【摘 要】“智慧旅游”自2010年由江苏省镇江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以来,就备受关注,全国各级政府纷纷开始了建设智慧旅游的浪潮,并已将南京、苏州、宁波、北京等城市作为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着力构建智慧政府、智慧景区、智慧企业和智慧游客。文章通过检索国内旅游专业核心期刊获得智慧旅游相关文献,对智慧旅游研究内容从定义、技术体系框架、影响、现状、对策、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归类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智慧旅游;镇江市;归类和综述;展望

一、概念

“智慧旅游”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它是一种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的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它以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以激励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特色,简单地说,就是游客与网络实时互动,让游程安排进入触摸时代。

二、研究综述

严格来讲,国外并无“智慧旅游”这一专业术语,“智慧城市”其实也只是IBM公司推出的一个商业计划和项目。通过查阅国外各大学术文献数据库200多篇与旅游信息化相关论文,也未发现有“智慧旅游”这一概念。将“Smart tourism”作为关键词在Springer期刊数据库里搜索,仅有一篇文献,但是是中国学者写的关于中国智慧旅游的文章,并将其翻译成英文。国外可能也有学者在做“智慧旅游”方面的研究的,但是可能由于语言的差异,没有用一个特殊的名称来涵盖这样的概念。所以,文章主要对中国关于智慧旅游的文献进行综述。

首先是对智慧旅游的定义方面,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定义:黄超等(2011)将智慧旅游定义为各类旅游活动的整合:智慧旅游也被称为智能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上网终端,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等方面的信息,达到及时发布、及时了解、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计划,从而实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和利用,即借助智慧城市的技术支持整合旅游产业链,服务旅游市场主体的各类旅游活動。该观点基于系统整合的角度,认为智慧旅游是借助于智慧城市的技术从事的各种旅游活动;唐洪广认为智慧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形态:“智慧旅游”是一种通过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领域,是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罗成奎将智慧旅游定义为一种旅游方式:智慧旅游是将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广泛的运用于旅游中,达到旅游信息基础架构与高度整合的旅游基础设施的完美融合,使得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相关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等可以做出更明智决策的旅游方式。它不是一种旅游形态,而是融汇于其他旅游形态之中的一种旅游方式;金卫东认为智慧旅游是一种技术应用平台:它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科技为支撑,通过智能手机、电脑、触摸屏等多种服务终端,为广大民众和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提供各类旅游公共服务的综合应用平台。该观点基于技术创新的角度,把智慧旅游看做是一个复杂而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撑的服务平台,可以为旅游活动的各个参与者提供快捷而周到的服务;张凌云等将其定义为智能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智慧旅游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也称信息通信技术,ICT),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从而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李云鹏从旅游信息服务视角认为智慧旅游是旅游者个体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所接受的泛在化的旅游信息服务;任瀚将智慧旅游定义为一个智能集成系统:认为智慧旅游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及其集成为基础的综合应用平台,以实现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目标的,可以充分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提高旅游企业经济效益和提升旅游行政监管水平,带来新的服务模式、商务模式和政务模式的智能集成系统,是旅游产业重要的技术、服务和监管革。这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对智慧旅游做出了定义,但是不管是那种定义,他们都肯定了智慧旅游是以物联网、云计算、高性能通讯手段等为技术依托,使旅游活动的各个参与者能更好地参与到旅游中。但是目前国内对智慧旅游的定义太过繁杂,这很不利于对于智慧旅游的深入研究。

一些学者对智慧旅游的技术、体系框架等进行了研究:黄超等认为智慧旅游的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3G移动通讯技术、传感技术等;刘军林等认为智慧旅游技术支撑是云计算、物联网、高速无线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张凌云等认为,智慧旅游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或工程的核心技术,是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终端通信以及人工智能四大技术的集大成者,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金江军从智慧旅游的四大部分——智慧政府、智慧景区、智慧企业、智慧游客角度来构建智慧旅游的体系框架;郑俊通过阐述智慧旅游的内涵及在我国的建设情况,构建了智慧旅游流程图和智慧旅游总体架构;姚国章通过对智慧旅游的概念、表现形式、业务内容、参与主体等进行分析,提出智慧旅游的发展框架;唐洪广从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层、基础设施这三个方面构建了智慧旅游的基本框架;张凌云等通过阐述智慧旅游的起源及发展条件,提出了智慧旅游的CAA框架体系和应用模型。黄超等分别从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旅游管理组织以及相关部门和产业这五个角度来探讨智慧旅游的路径选择。刘军林等将智慧旅游系统简要概括为“一心、两端、三网”。上海旅游网公司总结了智慧旅游的建设模式和运营模式。朱珠初步构建了智慧旅游的感知体系,并借助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构建了旅游管理平台。虽然不同的学者对智慧旅游所依赖的技术的界定稍有偏颇,但是大体上都涵盖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讯技术等。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来构建智慧旅游的框架。

国内学者对智慧旅游的影响的探讨包括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方面:马勇等从宏观方面分析了智慧旅游對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指出智慧旅游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也是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需求。微观方面:刘军林等主要从旅游景区的角度分析了智慧旅游对旅游业的影响;丁凤芹从发展智慧旅游的意义的角度分析了智慧旅游对旅游业带来的影响;金卫东分析了智慧旅游对于构建现代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重大影响;张国丽研究了智慧旅游对于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建设的影响; 任瀚对智慧旅游做了定位分析,从而指出了其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张旗分析了智慧旅游的发展对旅游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智慧旅游对旅游业带来的变革与影响,除了宏观的理论架构,这种变革与影响在旅游主体、客体、中介体中的具体表现极其发生机制应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一些学者对目前国内智慧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黄羊山分析了推动智慧旅游的重要机遇;张凌云等对国内智慧旅游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指出:智慧旅游自诞生以来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国内许多城市已纷纷宣布了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发展战略;裴盈盈提出目前智慧旅游建设中存在的挑战;黄晓波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智慧旅游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莫琨分别从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探讨了智慧旅游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智慧旅游自从中国诞生以来,就备受关注,上至国家,下到各级政府,都纷纷希望通过建设智慧旅游,来推动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但是智慧旅游的发展却也面临着着众多的问题,比如基础设施跟不上需求的发展,游客的信息安全收到很大的威胁等,但是威胁与机遇共存,云计算、物联网等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都构成了智慧旅游的助推力。

对于智慧旅游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对策:蒋丽芹等提出要加大对智慧旅游技术开发投入的力度;金江军认为应该在旅游行业推广新一代技术、以游客为中心整合旅游信息资源以及提升旅游服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唐洪广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提出了对智慧旅游建设的建议;高天明认为发展智慧旅游过程中必须坚持顶层设计与底层建设同步进行;丁凤芹在其对策中,着重强调要面向公众,动员全社会参与到智慧旅游的建设中来。智慧旅游是建立在旅游信息化的基础上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全行业信息化,而我国的旅游信息化程度虽然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却远远不能满足智慧旅游的要求。政府虽然也在倡导智慧旅游的建设,但是其实践却落后于口号。

对于智慧旅游的评价体系的研究方面:张凌云在四层模型基础上构建了智慧旅游的评价体系;邓贤峰在国内首次对智慧景区的评价标准体系进行了探讨;沈杨等认为对智慧旅游的评价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借助智慧旅游城市的解决方案,“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信息化的游客应用”以及“信息化的产业应用”这三个方面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对智慧旅游的评价体系尚不成熟,虽然有学者提出了评价的因子,但都只是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方向,而没有将其落到实处,更没有对评价9因子的权重进行研究。

其他方面的研究:严斌从自然地理学专业的角度在数据仓库整合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以智慧旅游信息系统的功能及数据需求为切入点,将ETL的数据整合方法提升、优化,形成了面向智慧旅游信息系统的旅游数据整合模型;蒋丽芹等对我国智慧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智慧旅游市场前景广阔,其产业应用空间巨大;杨阳分析了智慧旅游下旅行社发生的变化并提出了其发展对策;陈胜容以京东旅游环线为例,分析了在智慧旅游提下的区域旅游发展新策略,比如建立区域云计算平台、建立区域旅游环线网、建立区域智慧景区、建立区域旅游感知网络和建立智慧的区域旅游行业管理;姚国章提出了“云计算”对智慧旅游发展的作用以及推进“云计算”在智慧旅游中的应用的对策和措施;李臻等提出了智慧酒店建设的意义并对智慧酒店经营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冯浩在其硕士论文中从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的角度将RFID技术与旅游相结合,对江苏省的智慧旅游服务卡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尝试性设计。

三、结语

智慧旅游是一个新兴事物,发展很不成熟,不同的学者,由于其学科背景的不同、着眼点不同,对智慧旅游的定义也迥然不同。这就使得对智慧旅游的研究没有一个恒定的概念前提。

国内对智慧旅游的研究涵盖了不同的学科,既有来自旅游学科的学者从智慧旅游对旅游业的影响的角度的研究,也有来信息学科的学者对智慧旅游发展的技术支撑进行研究,还有从自然地理学科的学者对智慧旅游信息系统的旅游数据整合进行研究,多学科介入使得我们可以从多角度来思考智慧旅游的建设。

智慧旅游的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可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乐观,建设智慧旅游要坚持顶层设计与底层建设同步进行,电子商务、电子服务和电子政务协同发展,最终把我国智慧旅游平台打造成为游客满意、商家满意、雇员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综合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 聂学东.对数字旅游、虚拟旅游及智慧旅游的辨析研究[J].经济论坛,2013,2.

[2] 黄超,李云鹏.“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旅游”体系研究[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

[3] 唐洪广.“智慧旅游”与信息化[N].中国旅游报, 2012-04-20.

[4] 罗成奎.智慧旅游及其应用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2(6).

[5] 金卫东.智慧旅游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旅游学刊,2012(2).

[6] 张凌云,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5).

作者简介:贾珍珍(1990.01- ),河南三门峡人,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梁媛媛(1990.06- ),云南文山人,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

推荐访问:综述 智慧 我国 研究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