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分析材料

数学教学中的观察和联想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10 08:56:10   浏览次数:

摘要:观察、联想是寻求解题途径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数学教学和解题中,对题目结构特点的观察越细密、严谨,就能唤起已“存储”的知识信息参与联想而“跟着感觉走”,在“走”的途中随时注意“捕捉”新“信息”,再观察往往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本文根据笔者多年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和竞赛辅导经验,分别就数学教学和解题中怎样运用观察、联想,通过实例谈一些教学体会,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观察 联想

从广义上讲,观察是对事物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积极主动的信息收集活动,联想是把观察得到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思考。观察和联想是发现途径、引导决策,以便迅速正确地解决问题的重要的思维方法。由于数学的严谨、抽象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在数学教学和解题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观察、联想,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使他们去探寻问题所涉及的各种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摸索其中深藏的规律性,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不同的知识、经验、水平的人去观察同一个题目,往往观察的结果是不尽相同的。甚至,同一个人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同一个题目,其结果也有所不同。这是因为观察是在知识与经验的联想中进行的。没有联想,就不可能有深入的观察。另一方面,联想也是在对题目和解题过程的观察中进行的。没有观察,就不可能产生联想。因此,观察和联想形影不离,紧密相随。

本文就数学教学和解题中的观察联想谈点体会。

一、教学中的观察和联想

例如1、在讲“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时,首先让学生回答已学过的“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下图,若AB∥CD∥EF∥GH,且AC=CE=EG,则BD=DF=FH。

提问:??与怎样?让学生观察题设(条件)、结论后即可答出。

再问:??与怎样?学生自然联想上述方法,从而答出 。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结论与题目中什么有关?什么无关?学生根据图和结论答出:与CD无关;根据图和原题设答出:与AB∥EF∥GH有关。

从而,有:若AB∥EF∥GH,则 。指出:是否具有一般性?肯定,有。即得: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线段对应成比例——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证明:略。

例如2、讲“弦切角”定理,首先让学生画图形的特例:即弦AB过圆心O,如下左图:

启发提问:∠BAC = ? 引导学生观察弦切角∠BAC,联想切线的性质,易得∠BAC=900。

让学生观察图形回答,弦AB又是什么?学生答:直径。学生观察图,教师又问的度数是多少?学生答:1800。

从而,有:∠BAC = 此结论的一般性,即: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弦切角”定理。

证明:略。

从以上两例,我们不难看出,通过对已有数量关系、图形等的观察、联想、分析,就会很自然地引出本身较为抽象的结论或定理,使学生不觉茫然,也为他们思维的发展、研究乃至发现新问题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二、解题中的观察和联想

例1、已知:x、y均为实数,且y= + + 1 。求:x2 +y2的值。

分析:观察方根、被开方数。

与 互为相反数,偶次方根。联想其性质,易得二式均为零,从而x=1,y=1。

故x2 + y2 = 2。

解:略。

例2、解方程()x + ()x = 14

分析:易发现()() = 1

设y =()x ,则原方程可化为y + = 14,y2-14y+1 = 0

解得:y = 7 ± ,从而 x= ±2。

解:略。

例3、在正△ABC的外接圆的劣弧

故方程只有正根x = 2.

由此可见,观察数形特点、变化规律,在解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规律搞清楚了,一个漂亮的解题方案就水到渠成了。一个优秀的数学选手之所以优秀,就在于他能在“山穷水尽”之处,发现“柳暗花明”。他那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联想能力,使他总能绕过险滩、跨过急流,铺设出一条妙趣横生的通途。

(作者简介:李林森,男,1957年9月生,陕西南郑县人,中学高级教师。长期在央企陕西华燕航空仪表公司子校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历任教研组长、教务主任、工会主席、校长等职,现任党支部书记。1991年被中国数学学会授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二级教练员称号。先后在《天津市教科院学报》、《当代教育》、《当代教学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推荐访问:联想 观察 数学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