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报告

基于社会支持的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6 08:41:39   浏览次数:

社会支持是一种基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存在而相伴随实施的社会行为,社会支持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功能。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因其特殊的成因和所处的弱势地位,其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建立对他们的社会支持网,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成因特殊性分析

1.意外原因

(1)疾病造成父母一方或双方亡故。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农民收入和生活状况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改善,但由于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到位,医疗服务资源80%集中在城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非常薄弱,特别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绝大多数农民看病靠自费就医,80%的农民无法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农民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农民无法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有病不敢看,小病拖成大病,许多农民到医院治疗的时候,都已经是大病的中、晚期。

(2)灾难事故。其一,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和农村,地震、台风、泥石流、洪水等地质灾害频发,极易使农民的住房受到损害,人身受到伤害;其二,农民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农村科学文化知识还没普及,在生产劳动中发生一些意外事故时,常由于没有得到科学及时的救助而失去生命。其三、农民工在一些企业和矿区务工,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工伤事故频发。一些农民工患职业病后,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久病成灾。

2.父母离异

(1)经济因素。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头脑灵活、善于经营的农民和经纪人,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首先发家治富。但这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民,未成为农民共同致富的“领头羊”,而是受腐朽落后文化思想影响,在外包养“二奶”或情人,最终造成家庭离异。

(2)外出务工经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沿海发达城市打工经商,他们各地奔波,在外时间长短不一,长期夫妻分居和高强度的打工生活,很容易使夫妻的感情冷淡,造成离异。

(3)家庭暴力。许多农村地区部分妇女既要从事繁重的劳动,还要忍受丈夫的虐待,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与

配偶离异。

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及原因

1.矛盾的自尊和自卑心理。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由于父母亡故或离异,长期得不到家庭温暖,极易产生矛盾的自尊和自卑心理。一方面,父母的亡故或离异,使家庭因为失去主要劳动力而陷入困境,在经济上失去了稳定的支持,精神上难以得到完整的家庭温暖,心理失去平衡,产生自卑心理。另一方面,身处繁华的都市生活环境,他们不想让别的同学知道自己家庭变故,常会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理,比如隐瞒家庭事实,故意夸大家庭美好的环境等。这种矛盾的心理,表现在外部行为上就是在参与集体活动、人际交往等方面,不大胆、自甘落后、怯懦、孤独寡言。

2.意志消沉。许多农村大学生有着吃苦的精神,中学阶段学业优秀,原来都是父母和乡朋眼中的“精英”,备受关怀爱护,由于遭受家庭的变故,他们开始过早地体验生、死,体验对家庭的责任意识。但由于他们还无法诠释生活中的这些变故,更重要的是,他们找不到解决心理失衡的最好办法,因此,常会因为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而意志消沉,甚至一蹶不振。

3.敏感孤僻,受挫意识降低。和城镇生源的大学生相比,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所受到的各方面的关心要少得多。一方面是家庭的经济收入来源减少,难以提供更多的物质关爱;另一方面,农村社会救助和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单亲家庭难以得到社会的帮助,高额的大学费用,使得原本艰难的家庭经济更是捉襟见肘。因此,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常会有强烈的负罪意识,觉得自己是家庭的负担,渴望摆脱贫困的窘境,但情感和经济上又不得不依赖家庭,心理表现很无助和脆弱,稍微的打击都将使他们雪上加霜。有时候为了寻求解脱,他们会选择独处,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心理压力,但时间长了,容易使他们出现社会交往障碍和人格交往的缺陷。

4.心理乖戾,喜怒无常。青年大学生天性是乐观进取的,但农村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在遭受打击后,经常会心理乖戾,出现一些行为异常。首先,许多农村家庭在离异前,父母就经常吵闹,尤其是父亲对母亲的暴力打骂,对其他家庭成员的训斥,极易使这些孩子在沦为单亲子女后,受父(母)粗暴性格同化,心理扭曲。其次,亲生父亲或母亲重新组成家庭后,面对继父或继母以及新的亲朋所形成的新氛围,他们更加压抑,情绪烦躁不安。再次,父母离异后,把对离异配偶的怨恨迁移到孩子身上,粗暴地对孩子训斥、打骂。上了大学后,虽然在生活的环境上摆脱了原先的家庭,但身处大学校园,家庭的阴影依旧积压在他们的心头。第四,部分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在家庭得不到关爱,在校园找不到朋友,转而沉迷网络,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寻找精神慰籍,充斥于网络的暴力游戏满足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弱势心理,他们把自身的遭遇看作是社会对自己的不公,对周围人群产生怨恨,并进而不自觉模仿网络的打斗行为产生暴力倾向。长而久之,部分农村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心理会变的乖戾,喜怒无常。

5.生活无趣,厌世心理严重。一方面,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由于得不到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关爱,容易产生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感,有的甚至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另一方面,怀旧心理使得他们非常怀念原来的父亲或者母亲。尤其是父母离开人世的,更容易钩起他们对往日家庭的回忆。现实环境和旧有环境的比较偏差,使

这些农村大学生易产生厌世轻生的念头。

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的

社会支持对策研究

农村单亲家庭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类群,由于所经历的家庭结构的裂变以及支持力量的微弱,在青年大学生中属于弱势群体。只有建立以自我调节和支持为基础,以家庭支持为纽带、以学校支持为主导,以政府和公共舆论支持为依托的社会支持网,才能解决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的不良心态和心理障碍,为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1.建立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社会救助机制和网络。弱势群体的一个显性特征就是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农村单亲家庭的经济资源的缺乏是造成单亲家庭大学生经济困顿和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他们在经济上所面临的问题要比城镇家庭严峻得多。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为农村单亲家庭以及他们的孩子提供各种制度性支持,包括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定期的周期性的支持和不定期的临时支持。首先,必须改变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根据城乡统筹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的基础建设投入,保障和增加农民福利,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切实保障农民尤其是单亲农民家庭的收入水平。其次,要关心农村单亲大学生的生活。他们远离家庭,由于失去了必要经济保障,不得不节衣缩食,长期下来,营养跟不上,影响身体健康。再次,要建立农村单亲大学生的救助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生户籍所在地村、镇应该重视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家境和学习情况,借助政府行为和福利机构,或者向社会和企(事)业捐款,拓宽相应的救助渠道,推动相关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开展对这些学生的困难补助。学校要建立贷、奖、助、补等途径的助学体系,积极通过开通绿色通道、减免学费、缓交学费、勤工助学、师生结对、校内捐款等方式,开展对这些学生的帮助。要通过建立救助的机制和网络,缓解单亲家庭大学生经济窘境,避免他们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出现失学、辍学状况。

2.积极实施情感教育,培养单亲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承受力脆弱是弱势群体的另一显性特征,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亦然。大学要为农村单亲大学生营造一个温暖、友爱的氛围。尤其是对于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来说,学校和老师、同学的关爱更能够弥补他们精神上的缺憾。首先,老师和同学应该平等地对待单亲家庭大学生,理解他们的遭遇,倾听他们的真实心声,共同承担他们的心理忧伤,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单亲的现实,绝不能够歧视、鄙视和冷落他们。其次,要信任他们,结合他们的自卑、敏感等心理,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再次,要优化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单亲家庭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原先的优越感丧失,有的学习成绩会波动比较大,教师和班主任要做好心理辅导,让他们尽量适应大学生活。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建立广泛而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逐渐消除其消极情绪。第四,积极实施各类激励措施,用爱心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教师可以采用目标激励、行为激励、语言激励、评价激励、榜样激励等多种方式,激发他们正确对待现实,自立自强。

3.开设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一般比较封闭压抑,不善于和老师同学沟通,很容易造成人格和精神分裂。学校可以聘请懂心理学、伦理学知识的老师,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讲座活动。同时,为了保护这类学生的心理秘密,也可以通过广播建立心理驿站、心理咨询信箱、特殊周记日记、发送手机短信等形式,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让他们把心理的痛苦发泄出来。此外有条件的大学也可以建立导师制,在生活、学习和精神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

4.加强和家庭的联系,建立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形成农村单亲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源地,良好的家庭关系对他们心理的恢复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首先要通过妇联、村委会等积极拯救婚变家庭,深入细致地做好婚变家庭父母双方的思想工作,切实增强他们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感,努力维护家庭的完整。其次要通过信件联系、老乡联系、家访等形式,加强和农村单亲家庭的联系。再次要帮助单亲家庭大学生改善家庭关系。

5.发挥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自我能动性。社会支持的基础是学生本人,外部的救助毕竟还要靠自身内在的主动性发挥来支撑。对于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来说,当现实的各种困境和压力客观上得不到社会支持时,应当适当改变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模式,调整心态,提高社会适应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编辑:王粤华

推荐访问:社会支持 心理问题 单亲家庭 农村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