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典礼主持

中小学生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4 08:42:37   浏览次数:

一、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和不利处境

弱势群体是社会学从社会结构分层维度描述社会不平等状态的概念。一般认为,社会诸阶层中占有社会资源最少的阶层就是弱势群体。学生弱势群体可以理解为“学校场域中由于特定的家庭社会出身以及由这种出身影响甚至决定了的能力、性格、品德等方面的特征,难以获得学校教育包括教师的公正、合理对待,难以获得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处于不利发展处境的学生个体的集合。”[1]

学生弱势群体按照其原因和表现大致可以分成四类:心理性、生理性、社会性和成就性弱势群体。[2]心理性弱势群体包括性格和思想品德不好的学生,比如自卑、暴躁、自私、嫉妒、攻击性强的学生,以及适应力差、承受力弱、控制力差的学生等。生理性弱势群体主要由身体状况差的学生、不漂亮的学生和生理状况处于弱势的学生构成。社会性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家庭背景和人际交往方面处于弱势的学生,比如家庭收入较低、父母社会地位不高的学生。成就性弱势群体主要指那些学业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

尽管学校教育一直尊奉公平理念,一直强调对学生的爱、尊重,但由于制度、教师个体因素及学生本身因素的共同作用,总有一部分学生在学校场域处于不利处境,学生弱势群体就是这部分学生的代称。“他们在学校生活中难以获取尊严、快乐、进步和自我实现,自身才能独特性得不到展现、欣赏和鼓励……他们在学校里处于或被贬损或被忽视或被压抑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没有适合的教育措施,没有充足的学习机会,自信心被打击,尊严被侵犯等等。”[3]归纳起来,学生弱势群体的不利处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地位弱势。学生弱势群体常被教师及其他学生轻视、歧视,或遭遇拒绝、呵斥等粗暴对待,在班级中缺乏话语权,在人际交往方面常被漠视和边缘化。

2. 权利和机会弱势。学生弱势群体相对而言不易获得各种奖励、荣誉,课堂教学过程中较少获得提问、讨论、对话等教育机会,缺乏展现自我的机遇和能力。

3. 消极情绪和预期。学生弱势群体容易产生自卑、沮丧、失望、怨恨、愤怒等消极情绪,自尊与自我效能感一般不高。部分学生还可能会产生攻击、退缩等不良个性和行为,无论是自己还是教师、家长还是其他学生,对其未来发展的期望值均较低。

从本质上讲,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是社会不平等在教育领域内的一种反映,也可以理解为社会通过教育的身份赋予功能实现了社会不平等的再生产。不平等是人类社会难以完全避免的现象,但如果不平等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危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使得社会陷入动荡不安。

二、社会支持的内涵及价值

由于个体自身因素及社会制度安排的影响,弱势群体的产生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现象,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古今中外也并不鲜见。而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社会支持最初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精神病学关于生活压力对身心健康影响的探究。社会支持一般被看作为个体从他人或其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得的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这些支持可以帮助个体应对工作或生活中的问题与危机。

由于研究视角和取向的不同,多个学科关于社会支持概念的界定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美国社会病理学家卡普兰(Caplan·G)的界定,他认为社会支持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情感、自尊、评价、归属、身份以及安全的需要等)通过与显著的他者之间的互动而得到满足的程度。[4]我国学者李强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认为,“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5]社会联系是指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

一般认为,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6]社会支持从内容方面可以分为四种:一是工具性支持,指提供财力帮助、物质资源或所需服务等;二是情感支持,涉及到个体表达的共情、关心和爱意,使人感到温暖与信任;三是信息性支持,提供相关的信息以帮助个体应对当前的困难,一般采用建议或指导的形式;四是同伴性支持,即能够与他人共度时光,从事消遣或娱乐活动。[7]从社会支持的主体来看,社会支持可以分为正式支持与非正式支持,前者是指来自正式社会系统如政府与各种正式组织机构的支持,非正式支持指源自个人社会关系网络如家人、亲友、邻居、伙伴等的支持。

多数学者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对于在学校场域中处于不利处境的学生弱势群体而言,及时、可靠、全面的社会支持对其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大致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一般情况下的增益作用和应激状态下的缓冲作用。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社会支持能够满足学生归属和尊重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恰当的自尊,促进学生产生较多的积极情绪体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主观幸福感。

2. 社会支持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有助于学生对日常生活事件的认识、理解和应对,避免不恰当的行为方式。

3. 社会支持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为学生提供恰当的人力和财物资源。有助于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自信心。

关于社会支持的增益和缓冲作用已经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的证实。有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水平不同的初中生在学校适应的质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高支持水平学生的适应质量显著高于低支持水平学生的适应质量,高支持水平的初中生表现出较少的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孤独感较低,学习成绩较好,同伴的评价更高,对学校的态度也更为积极。”[8]也有研究证实,“教师的肯定与支持、青少年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与教师之间的冲突与惩罚、教师提供的陪伴与亲密等与青少年的人际自尊、学业自尊和整体自尊有密切的联系。”[9]

三、教育场域内学生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

就教育场域而言,关爱、支持学生弱势群体既是出于功利和社会正义的考量,也是教育伦理本性的自我确证。学校一方面是相应的国家责任的具体承担者,另一方面作为专业部门和组织,理应在支持学生弱势群体方面担当主要角色。这些支持从内容维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工具性支持。必要的财力、物资帮助。学校和教师应针对学生学生弱势群体及其家庭的实际生活状况,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制定帮扶对策,如助学金、奖学金、各种费用减免制度等。

情感性支持。长期处于弱势状况的学生容易导致自卑、退缩或攻击等消极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渴望来自于教师、父母等重要他人的关心、慰藉、接纳、认可和信任,渴望获得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理应在充分认识学生情感需要的基础之上,通过与家长的密切合作,通过言语、表情、姿态、空间距离等特定方式,较为充分地表现出对学生的喜爱、关切、欣赏、激励等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如,一对一的亲密聊天、表示欣赏的言语与表情、学生挫折或困难时的安慰等等。

讯息性支持。学生弱势群体经常会面临许多困惑与问题,包括知识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障碍、自我意识偏差等,迫切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特定问题提供相应的信息、建议,帮助其思考、决策,促进其合理、有效地应对困难。比如,对学困生的学习辅导、对班级边缘学生的人际关系指导、对性格偏激学生的心理辅导等。

同伴性支持。同伴群体是青少年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力量,青少年总是渴望被一定的同伴群体认可、接纳,渴望与同伴们亲密无间的玩耍、嬉戏、聊天,这是他们归属与爱、自尊等需要获得满足的重要渠道,学生弱势群体对这方面的需要可能更为强烈。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创造机会促进学生弱势群体与同伴们的沟通、互动,鼓励其他同学对学生弱势群体的认可、接纳。比如,结成对子互相帮助、组织各种各样有利于展现其才能和独特性的活动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是学生弱势群体,另一种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教师应注意组织、引导父母、亲友乃至邻里、社区对学生弱势群体的各种社会支持,努力协调校内、校外社会支持,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社会支持也许不能解决学生弱势群体的所有问题,但至少能够让他们感受到学校、教师、同学们对他们的关怀与尊重;也许个体之间能力、性格、成就的差异难以消除,但学校和教师应努力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心灵隔阂,努力消除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格的不平等,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现实的温暖与美好,让每个学生对未来都充满希望。

注释:

[1]佟雪峰.学校教育对学生弱势群体生成的实然影响和应然态度[J].教育探索,2011,(7).

[2]李屏.学生弱势群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 11—17.

[3]胡红梅.理解教育视野下“弱势学生”发展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8,28.

[4]黎春娴.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及其对价值观影响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9.18.

[5]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

[6]汪向东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8.

[7]刘晓,黄希庭.社会支持及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J].心理研究,2010,(1).

[8]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3).

[9]刘春梅,邹泓.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与自尊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7,(3).

推荐访问:社会支持 弱势群体 中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