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报告

南车株洲所:科技立企书写高铁传奇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29 09:13:31   浏览次数: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始创于1959年,前身是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现为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作为我国轨道交通交流牵引电传动和网络控制系统技术及产业化的领军者,50多年来,株洲所始终坚持科技产业化和产业科技化的发展之路,从一家研究所改制企业成功转变成为一家产业形态多样、发展业绩优良的高科技公司。2010年,株洲所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一举跃入百亿元企业俱乐部的门槛,其发展模式被誉为我国“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典范”和“科技产业化的样板”。

立本:核心技术是关键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恰逢信息技术在国际上“小荷初露”,一些发达国家率先将这一新生事物引入轨道交通,出现了诸如日本新干线、欧洲高速列车等交流传动电力机,它们以“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牵引功率大、黏着性能好”的优势吸引着国内业界关注的目光。如果将现代电力机车比作“人体”,那么,列车牵引电传动及网络控制技术绝对称得上是其“心脏”和“大脑”,其关键性不言而喻,然而,长期以来,该技术都只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里,成为其他国家发展现代电力机车产业的瓶颈,中国自然也不例外。

作为新中国在铁路机车车辆领域成立最早的四大专业研究所之一,株洲所深知:要想真正实现向世界一流接轨的目标,就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就必须在核心技术上拥有自主权甚至话语权。

从1975年至1984年,以黄济荣为首的第一代株所人在资料、经验和人才极端匮乏的情况下,不断尝试,终于完成了20千瓦“交直交”变流器一异步电机系统的研究试验。1989年,株洲所成立了国内第一个交流传动研究室,并在铁道部的支持下,主持了“电力机车三相交流传动800千瓦~1000千瓦机组地面试验”这一重大课题,从此开启了株洲所“机芯”研发的大门。20世纪90年代,株洲所研制出中国第一台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又相继启动了高性能交流传动控制技术、大功率GTO主变流工程、中大功率IGBT主变流器等一系列核心技术的研究。进入21世纪后,株洲所更是在铁道部的部署下,紧抓机遇,以高速重载为突破,以国产化为重点,开始了大规模牵引交流电传动系统技术的研制。2009年6月12日,大功率交流传动六轴电力机车HXDlC成功在株洲下线,一举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制的牵引变流器、网络控制系统等重要零部件在新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上应用的先河!至今,株洲所已完全自主掌握了机车牵引传动和网络控制系统集成技术,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轨道交通:科技主导产业

50多年来,中国南车株洲所始终坚持“科技先导”的战略发展方针,致力于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工程化。自1984年以来,公司以不低于年销售收入8%的资金用于科研开发,取得各类重大科技成果1000余项、专利800余项,牵头制订国家标准54项、行业标准近百项,并获得5项重要国际标准的主导起草权,形成十大核心技术,推动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轨道交通牵引电传和网络控制技术的国家之一。

同时,通过建立良好机制,85%以上的科研成果得到转化和应用,中国南车株洲所建立了一条从核心器件到关键部件、再到系统集成皆为齐备的高端产业链,这是株洲所借助于中国铁路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依靠核心技术,依托铁道部实施的六轴7200千瓦、时速200千米~350千米等级高速动车组等项目载体将产值翻了六番、迅速完成产业化布局的结果。

2011年6月30日,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铁开通,中国南车株洲所再一次充当运营主力,该公司提供的核心部件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网络控制装置及LKJ2000、TAX2、LAIS广泛装载在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占据同类产品53%的市场份额。

目前,公司已为国家铁路、城市轨道提供了超过6000套交直机车电气传动系统,900余套和谐型大功率机车交流传动系统,160列高速动车组电传动系统、网络控制系统、ATP以及大量客车电源系统、列车运行监控系统,占据国内同类产品7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国内产品型谱最完备、综合技术实力最强的牵引电传动及网络控制系统首选供应商。

新兴产业:多驾马车多条路

轨道交通,自不必说,已经是株洲所绝对的优势产业。然而,株洲所的发展蓝图并不是单线向前,而是环绕优势产业,以同心多元化的趋势向外拓展。

自2002年起,通过出色完成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课题,株洲所在国家队行列中站稳了脚跟,奠定了地位,逐渐成为国内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和关键部件的首选供应商,系统和关键零部件应用业绩处于全国第一。近年来,他们自主研发的核心部件电动汽车电传动系统相继成功进入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天津达沃斯论坛、世界太阳城大会、TNT(中国)物流等重大市场,成为国内产品型谱最完备、综合技术实力最强的牵引电传动系统首选供应商,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向世界前四大机车制造商同时供应弹性元器件的战略性合作伙伴,而他们为电动汽车整车制造以及商业运营模式所积累的大量经验更被誉为“株洲模式”!

在风电领域,株洲所后来者居上,在2007年10月22日成功下线了一台中国单机功率最大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从调研到立项再到首台风机样机下线安装,连风电产品图纸都没见过的株洲所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便结束了湖南没有风力发电的历史,并且摆脱了风机变频控制技术被外国控制的尴尬局面。短短几年内,株洲所先后与华电集团、华能新能源单位签署协议,其风电产业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前列,创造了一段佳话;而在工业变流产业上的突破,也使其成为国际“人造太阳”计划在中国工业界唯一的合作伙伴。

目前,在轨道交通、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产业板块下,株洲所已拥有车载电气系统集成、变流技术、电子控制与网络等十大核心技术,七大业务主体和三家上市公司。株所人“同心多元”的发展梦想不仅成为现实,更载着他们奔向未来!

“我”为全球制造

经过“十一五”的高速发展,株洲所也面临着它的“十二五”开局。从当前形势来看,国家面对轨道交通、新能源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产业和电力电子器件等基础产业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将持续加大;对低碳经济和节能环保的追求也将使国家不断加强对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的规范与引导。这一切,都为株洲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计划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但由于新兴产业成熟壮大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市场对产品技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株洲所面临的压力也丝毫未减,其国际化战略的“取经”之路并不平坦。

对于未来的发展,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丁荣军认为,他们不是要单纯地做好株洲所,“更重要的是,把一个国家级的研究所带入市场,引领行业技术进步。”今后,株洲所将继续以科技为先导,秉承“诚信、敬业、创新、超越”的企业精神,立足百亿新起点,加快推进“三大跨越”工程,将其打造成为“电气装备、新材料应用产业的领跑者,同心多元化的佼佼者,资产经营与资本营运的完美结合者”。

无论过去,还是将来,株洲所的目标一直瞄向国际,主张“全球为我所用,我为全球制造”,从传统的轨道交通核心部件,到大型的工程机械、工业变流产品,再到新兴的风电叶片,海外市场份额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占据了公司总体市场份额的近10%。尝到了国际化的“甜头”,现在的株洲所更加看重国际市场的话语权——不是要仰望国际标准,而是要将中国的标准变成世界的标准。他们认为,这才是保持自身优势,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

推荐访问:株洲 书写 高铁 传奇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