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考察报告

逆向思维在中学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27 08:44:01   浏览次数:

【摘 要】牛顿第二定律是中学力学的重要内容。高中物理各种版本教材对此实验的设计有多种形式,这些方法有各自的缺点,还有共同的特点都是用匀加速运动来研究,这样容易使学习者形成一种错觉,认为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必须用匀加速运动,限制了思维的发散性。

【关键词】逆向思维;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设计

本设计的目的是从逆向思维出发,用匀减速运动直观方便地研究牛顿第二定律。

作者设计制作了简单的牛顿第二定律演示仪,包括底座、弧形斜面、毫米刻度尺、更换式摩擦板、固定挡板、水平调节螺钉、气泡水准仪、滑块。

保持滑块质量不变。将滑块从弧型斜面顶端固定挡板处自由下滑,通过弧型斜面底端水平部分进入水平摩擦板,作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根据固定在底座上的毫米刻度尺读出滑块在摩擦板上的滑行距离x1,更换摩擦板2、3用同样方法测出滑块水平距离x2、x3,滑块各次运动的高度和其它条件都相同,根据该实验装置测出的x1、x2、x3值及已知的μ1、μ2、μ3值,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要验证a ∝ f,只要满足 = , = ,也就是μ 值基本相等。

保持滑块在摩擦板上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即改变内置砝码质量使滑块在不同摩擦板上所受摩擦力μmg相同。根据上面相同方法测出x1、x2、x3值,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要验证a ∝ ,只要满足 = , = ,也就是m/x值基本相等。

作者用这个演示仪对牛顿第二定律进行了研究并得结论。该实验利用匀减速运动直观方便地研究牛顿第二定律,从逆向思维角度激发学习者的发散思维,查阅资料未见相同报道。而且设计的仪器原理清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廉,可以用于老师演示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也可以由同学自己动手制作。

一、研究背景

从对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反过来想一想”,在心理学上称为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对于培养创造性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物理学史上,法拉第提出“把磁转变成电”,设计了各种实验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就是典型的一例。但是我们在物理学习中提逆向思维,往往只偏重于它在学习概念、定律、解题上的应用,而较少将它用于物理实验的设计上。

牛顿第二定律是中学力学的重要内容。高中物理教材(见参考文献4)对此实验的设计有二种形式:

1.用二个可以控制运动同时性的小车。保持小车的质量相等,用拉力和位移之比来研究力与加速度关系;保持小车的拉力相等,用质量和位移之比来研究质量与加速度关系。见图1-1,图1-2。

实际操作时,无论用黑板擦还是用夹子都很难实现两小车运动的同时性,而且两小车也很难达到完全相同。所以我们学生的实验基本上不采用这个设计。

2.用一个斜面小车拖动纸带测定加速度。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拉力与加速度;保持小车的拉力不变,改变质量与加速度。见图2。

我们学生的实验基本上采用图2实验装置。但是这个实验因为忽略了砝码质量,存在着实验原理带来的系统误差,而且是连接体问题,使刚刚开始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的高一学生感到困难。

还有的书上用定滑轮装置测定加速度,保持总质量不变,改变二侧重物质量差以改变作用力。但是这个实验装置也是连接体问题,它只能实现“保持系统的质量不变,研究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

而且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都是用匀加速运动来研究,这样容易使学习者形成一种错觉,认为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必须用匀加速运动,限制了思维的发散性。

能不能反过来用匀减速运动来研究?能不能有更简单可行的实验设计?本设计的目的是从逆向思维出发,用匀减速运动直观方便地研究牛顿第二定律,即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二、仪器设计和实验原理

(一)仪器设计

为了实现用匀减速运动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目的,我们设计了专门的仪器,仪器包括底座、弧形斜面、毫米刻度尺、更换式摩擦板、固定挡板、水平调节螺钉、气泡水准仪、滑块。

图3为仪器结构侧视图,图4是立体图,图5是A处放大图,图6是实物照片。

(二)实验原理

1.研究力与加速度关系

保持滑块质量不变。将滑块从弧型斜面顶端固定挡板处自由下滑,通过弧型斜面底端水平部分进入水平摩擦板,作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根据固定在底座上的毫米刻度尺读出滑块在摩擦板上的滑行距离x1,而滑块与该摩擦板的滑动摩擦因素μ1为已知(测定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因素在前面学生实验中已经做过,见附件)。更换摩擦板2、3用同样方法测出滑块水平距离x2、x3,滑块与该摩擦板2、3的滑动摩擦因素μ亦已知。滑块从挡板下面自由滑行,各次运动的高度和其它条件都相同,其进入摩擦板前的初速度也相同。因此由运动学公式v02=2ax得出 = , = 。

水平摩擦板上的摩擦力f即为滑块作匀减速运动的合外力,该实验装置 = = , = = ,根据该实验装置测出的x1、x2、x3值及已知的μ1、μ2、μ3值,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要验证a ∝ f,只要满足 = , = ,也就是μ 值基本相等。

2.研究质量与加速度关系

保持滑块在摩擦板上受到的合外力即摩擦力不变。具体办法是:在滑块槽内放置砝码,滑块与砝码总质量为,更换式摩擦板1、2、3的滑动摩擦因素μ1、μ2、μ3为已知,在操作中使μ1m1=μ2m2=μ3m3,即改变内置砝码质量使滑块在不同摩擦板上所受摩擦力μmg相同。

将滑块从弧型斜面顶端固定挡板处自由下滑,通过弧型斜面底端水平部分进入摩擦板,作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根据固定在底座上的毫米刻度尺读出滑块在摩擦板上的滑行距离x1。更换砝码和摩擦板,用同样方法测出滑块水平距离x2、x3。

滑块从挡板下面自由滑行,各次运动的高度和其它条件都相同,其进入摩擦板前的初速度也相同,因此由运动学公式v02=2ax, = , = 。

由上面可知,水平摩擦板上的摩擦力即滑块槽作匀减速运动的合力相同,根据该实验装置测出的x1、x2、x3值及m1、m2、m3值,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要验证a∝ ,只要满足 = , = 也就是m/x值基本相等。

三、实验结果

1.实验材料

滑块:不锈钢材料。

摩擦板分别为:1.玻璃,2.三夹板,3.绒布。

(根据实验测定,滑块与摩擦板的滑动摩擦因素分别为μ1=0.22,μ2=0.34,μ3=0.54。

实验测定过程见附件。)

2.“加速度与力关系”实验结果

滑块质量m= 110.7 g

实验结论:在滑块质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滑块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3.“加速度与质量关系”实验结果。

摩擦力f= 0.42 N。

实验结论:在合外力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滑块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四、项目创新点和实用性

1.利用匀减速运动直观方便地研究牛顿第二定律,从逆向思维角度激发学习者的发散思维,查阅资料未见相同报道。

2.设计的仪器原理清晰,操作方便,可以用于老师演示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3.设计的仪器造价低廉,可以在各类学校推广。仪器结构简单,也可以由同学自己动手制作。

五、致谢

在研究过程中,我得到了老师、工人师傅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谨在此向所有关心、帮助过我们的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物理》第一册(必修),第2版,1995-10

[2]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一册,第1版,1996-12

[3]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3版,2010-4

[4]郑志湖等.中学物理实验功能的研究与开发.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

[5]中国百科网,技术文库,机械百科,各种工程材料的摩擦因数,http:///z/keji/jixie/2012/0510/111

0708.html

推荐访问:逆向 定律 思维 实验 中学


[逆向思维在中学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设计中的应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