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检查报告

色彩词的文化内涵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9 08:48:38   浏览次数:

色彩词往往具有多重的文化内涵。色彩词的多重内涵是由多方面造成的:眼睛接受外界光的刺激,使人产生色彩的感觉,然后色彩在主体方面引起了一系列刺激反应。颜色的刺激会使人产生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特别是心理上反应跟语言所属民族的文化密切相关;文化又是多重的,所以色彩词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既有颜色刺激带来的生理反应、心理联想,又有多重文化的投影。这几方面的叠加,使得色彩词具有复杂甚至对立的丰富内涵。

色彩是视觉中最感情化的因素,具有瞬间唤起视觉注意与情感共鸣的作用。如果说不同民族对同一种颜色在生理上的反应是一致的,例如他们都会感到红色是暖的、蓝色是冷的,那么在颜色的心理联想上可能就会产生分歧,如看到绿色,中国人联想到树木的生机,而英国人则会想到未成熟果实的生涩。

色彩词在不同的语言中最大的差别在于它是不同文化的观照;在同一种语言中,同一色彩词迥异的文化内涵则在于文化的结构是多重的。多重的文化从各自的角度投影在词汇上,就形成了色彩词文化内涵的错综复杂的特点。

“关于文化结构,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层次说,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大系统说等等。”[1]我们采用四层次说,来分析不同文化在色彩词上的投影。

一、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反映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把握、利用、改造的深入程度,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生产实践是色彩词产生的先决条件,决定了人们选择什么样的物体表示什么样的颜色的取向。通过对汉字字形的分析,我们得到汉语色彩词用“借物呈色”方法造词的可靠证据,可以分析出所借之物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例如:赤:像土上燃烧的大火,黑:火所熏之色,灰:灰火余烬,可见,赤、黑、灰的出现与先民的人工取火有着直接的联系。随着农牧业的发展,出现了苍、青、朱、黄、骊、葱等色彩词,当丝织业和印染技术工艺出现以后,又先后出现了绯、红、缟、绿等。生产力的发展与色彩词的产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物质文化在色彩词上留下了烙印,如:白丁俗客、白衣寒门、白衣宰相。“白”的低等、贫贱之义正是“古时生产力低下”在这个色彩词上的投影。甲骨文中就有“白”字,在商代中国就已经养蚕抽丝了,白色是丝的本色。缫丝织就的是素帛,然后再加工印染成色彩丰富的锦。想要获得绚丽多彩的锦,则需要复杂的工序、更高的技艺和更多的劳动,《周礼·考工记》:“三入为薰,五入为红,七入为缁。”因而彩色的锦与白色的丝帛相比,价值是不一样的,白色丝帛的廉价使“白”成为低贱之色。因此封建统治阶级将社会的等级制度具体地体现在服饰颜色上后,白色便一直处于最低层,成为平民之色,所以就有了“白丁俗客”“白衣秀士”。

二、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主要是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等。当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强化中央政权,必然要加强等级制度。为了显示严格的等级,统治阶级便将衣服的颜色作为划分等级的手段,如黄色,“黄袍加身”指的是以天子黄袍加在身上,“黄”意味着尊贵。大概从隋唐开始,黄色成为帝王之色,平民则不能衣黄。于是,颜色成为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成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工具。当一个人对颜色自然的喜爱与社会对他着色要求产生激烈冲突时,他对颜色的屈从就意味着他对封建社会的阶级秩序的臣服。对古人来说,颜色体现的制度文化已经远远比颜色带来的视觉愉悦要重要的多。所以,在中国的很多朝代,颜色成为等级的象征,“黄紫”的尊贵,“白青”的低微正是制度文化的表现,也是制度文化强加于颜色之上的。

三、行为文化

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了行为文化层。这是一类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民俗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风俗习惯,是一定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生活中相沿而成的一些表现在生产活动、交换方式、家庭和社会组织、婚丧嫁娶、节日庆祝、文学艺术活动以及服饰用具等方面的惯例。

中国民俗中的色彩以红、白两色最为突出。“红白喜事”概括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来”的喜庆,“去”的悲哀,人生浓缩在这两个词中。婚嫁,要有“月书赤绳”“千里姻缘红线牵”,婚礼也要以红色为主调,新娘的红衣、红盖头、新郎的大红花、新房的红灯笼、红被面,因为人们喜欢红的热闹,所以在喜庆的日子用红色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当婚嫁、生子、过年过节这些喜事都用红色时,红色表达吉祥、幸福、快乐的含义也被民俗固定下来,并在传统文化中因袭下来,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在中国人心中,喜事需要红色来表达,就需要“披红挂彩”。

四、心态文化

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产生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了心态文化,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具体来说,心态文化又可以再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我们具体来谈谈属于高层意识形态的哲学思想对颜色的影响。

古代哲学思想有“阴阳五行说”,五行指的是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我国古代的思想家用它们来解释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西周时,已产生“土与金、木、水、火相杂以成万物”的观点。到了战国,“五行”说又增添了“相生相克”的新内容,例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古人认为天地万物均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去概括,因此对于任何物类或范畴都可以用五分法分析。于是,五行、五时、五方配五色。对应关系是:木、火、土、金、水对应春、夏、季夏、秋、冬,对应东、南、中、西、北,对应青、赤、黄、白、黑。许慎《说文解字》对五色的解释就反映了五行说。成语中有“五黄六月”,泛指农历五、六月间炎热的天气,“黄”对应的时间应该是季夏。

白色所具有的哀伤与不祥的意味,与中国古代的五方、五行、五色的观念密切相关。古人认为,西方属金,具白色。《晋书·五行》:“金,西方,万物既成,杀气之始也。”明代杨慎:“土生金,其色白,故白者西方色也。”汉语中“一命归西”就是指死亡。古人把四季与四方相配,认为西方属秋,而秋天是枯黄、死亡的季节,给人以悲凉之感,在古代犯人处斩都在秋季。所以,代表西方、秋季的白色被视为不吉利的色彩。

以上我们从多方面阐述了色彩词的内涵,从人们对颜色的生理反应,到主观上引起的心理联想,最后分析了不同层次的文化在色彩词上的沉淀。这几个方面并不是单独起作用,而是互相影响,相互叠加,才形成了色彩词的丰富复杂文化内涵。我们以“白”为例来具体解释一下:

从色彩理论上来说:颜色“白”一方面是极度充实的,是由各种颜色合成的全部丰富性的综合;另一方面,它又是没有色相的,因而是没有生气的。从视觉上来说,白色是没有颜色的,所以是“空”的,纯洁的。

从心理联想看:白云——飘逸霜雪——洁净

从社会文化看:物质文化——贫贱、朴素

制度文化——卑微

行为文化——哀丧

哲理思想——不祥、不吉利

具体说来,从视觉上,“白”带给人的视觉刺激不会是热情或者忧郁,这种不带彩的颜色给人以洁净之感。从心理联想看,白色给人联想最多的是白天、白云、霜雪,古人还常想到白玉,这些物质的属性,如光明、飘逸、纯洁、高尚就成了“白”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社会文化又赋予了“白”其他内涵,例如,由于“白色又是没有色相的,是没有生气的”,再加上中国五行思想的影响,丧事要用白色,不但要“素车白马”,还要穿“白衣”。这种习惯通过民俗得以体现,因此白的“哀丧”和“不祥”的含义被固定下来,并传承至今。由此看出,对颜色的视觉感知、心理联想以及不同层次的社会文化的映照等方面互相影响,共同形成了色彩词丰富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著.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沈锡伦.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叶军.关于建设现代汉语色彩词属性库的构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9,6.

(韩秋菊,山东省潍坊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推荐访问:内涵 色彩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