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检查报告

某地区铅锌矿成矿规律及其外围找矿方向探讨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16 09:15:31   浏览次数:

摘要:某地区该铅锌矿矿区内只要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古生界寒武(C)奥陶(O)系的一套属海槽盆火山-杂陆屑复理石建造,次为中上泥盆统浅海相碎屑与碳酸盐沉积,因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使之产生普遍区域变质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某地区铅锌矿成矿规律及其外围找矿方向进行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铅锌矿;成矿规律;找矿方向

1 地质概况

区域构造因漫长的地质历史而复杂,褶皱、断裂构造均较发育。褶皱构造以近EW向及NNE向为主,断裂构造则以NNE向为主,其次为NE、NNW及EW向等。铅锌多金属矿体则直接赋存于断裂构造之中。

岩浆活动自印支期以来活动强烈,主要为呈岩基产出的B岩体和呈岩株产出的C岩体。岩性前者为细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体周围有着宽大的接触热变质带;后者为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另外,尚有煌斑岩及正长闪长岩,呈岩脉产出。据接触变质岩分布及重、磁异常特征,推断该矿区南西外围1000米A处一带,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岩体。

区内铅锌多金属矿床赋存于断裂构造带中,其规模、产状及形态均严格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据统计,全区共有40-50个矿脉组,大、小矿脉130余条,呈NE、NNE、NW及EW四个方向排列,其中以NE、NNE向为主。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及不规则团块状产出。单个矿体长一般40-200m,平均厚1-2m,局部达10m。矿脉分支复合、尖灭再现及膨缩现象常见。矿石类型据脉石矿物可分为重晶石脉型、石英脉型(含大脉、细脉)、方解石脉型及混合脉型等四种;按其构造可分为角砾状、块状与脉状三种,均为陡倾斜矿体(60-80°)。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与重晶石化,另有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及绢云母化等。

2 成矿规律探讨

前人对该地区已做了不少地质工作。近几年来,先后有好几家单位断续在区内进行了地质、物化探、同位素、包体、数学地质等多种方法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根据各类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矿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概述如下:

矿体直接赋存于压扭性断裂带中的张扭性部位,断裂则发育于寒武、奥陶等浅变质砂岩、板岩中。矿体所处地有着航磁低缓异常和重力低异常,异常值为20-30nT和-4×10-5m/S2.近矿围岩蚀变:硅化、重晶石化、片理化。矿液运移方向为SW→NE,断裂、裂隙乃其通道,表现矿体普遍往SW方向侧伏。据己作分析的7种元素计算,其垂直分带序列为Sb→Au→As→Ag→Pb→Zn→Cu。其中Sb、Au、As为矿头元素,Ag、Pb、Zn为矿中元素,Cu为近矿尾元素(见表2-1,表2-2)。

矿头元素As、Au呈正相关关系;矿中元素Pb、Ag呈完全正相关关系;Sb与Zn呈负相关关系(见表2-3)。

元素对(组)比值:①矿头Sb(PPm)/Zn(%)>80,Au·As(PPm)/Cu(%)>60。②矿中Sb(PPm)/Zn(%)=80~0.2,Au·As(PPm)/Cu(%)=60~0.08,③矿尾Sb(PPm)/Zn(%)<0.2,Au·As(PPm)/Cu(%)<0.08。

3 外围找矿方向

根据矿区重、磁力异常分布图,从该地区往SW方向,然后经再1000米处A地方往SW,正好位于C-78-58(1)号航磁异常梯度带上,且又有近SN向的重力低异常与之相交,规模强大的NNE向断裂带与之相吻合(图2-1),前人工作已证实有Au、Sb矿体存在,属成矿有利地带。而该地段地质工作程度甚低,因此该地区SW方向之1000米A地段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根据该地区铅锌矿元素分带特征:各元素的垂直分带序列自上而下为Sb→Au→As→Ag→Pb→Zn→Cu。上部无矿带相对富集Sb、Au、As,未见其矿体;中部铅锌矿体中相对富集Ag、Pb、Zn;下部则相对富集Cu。Sb、Au、As三元素可视为铅锌矿的近程头部指示元素组合。清水塘未见Au、Sb矿体,而该地区SW部的半山桥则有Sb、Au矿体存在。Au、Sb元素的成矿温度相对较Ag、Pb、Zn等元素低,说明该地区的地表剥蚀程度较1000米A处深,两地的成矿地质条件一致,故根据该成矿系列,可推断A处深部有铅锌矿体存在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周济元,徐旃章.四川省铅锌矿成矿规律的初步探讨.四川地质学报.1981-06-15

推荐访问:成矿 某地 规律 探讨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