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心得体会

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用技巧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4 08:36:51   浏览次数:

【摘要】要执教地理,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宽泛的知识和宽泛的应用能力;其次,要设计学生实践的环节,预设学生易完成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能力;再次,要营造充满趣味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乐趣,更要使学生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受益终生。这就是文章所探讨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用技巧——泛、巧、趣、利。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泛 巧 趣 利

一、前言

地理常常被当作一门副科,笔者的一位老前辈甚至形容其为“豆芽科”。在现行教育模式下,地理学科始终处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地位。因此,地理教学通常被各种困难包围,后援尚不知身在何方。那么作为奋战在一线的地理从教单兵,怎样才能在这绝境中保住自己的性命,继而向着远方的胜利匍匐前进呢?笔者认为,要想单兵突出重围,让全社会都理解和尊重这门学科,最简单有效的做法还是从课堂开始。文章就笔者个人经验,就如何从“吸睛”到让学生“走心”,谈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用的四字诀窍——泛、巧、趣、利。

二、泛

泛是指地理学所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康德在《自然地理学》中说道:“地理学这个名称表示一种自然描述,确切地说是对整个地球的自然描述。地理学和历史学填满了我们知识的全部范围。也就是说,地理学填满了空间的全部范围。”钱学森先生也认为“地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它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是一门“桥梁科学”。所以,要执教地理,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相应宽泛的知识,还要拥有在地理课堂上宽泛应用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底蕴气场,才可能一开始就在课堂上俘获学生的心。这就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第一要诀——泛。

地理新课程的理念明确提出教师应当帮助学生重回“生活世界”,教学理应生活化,如关注天气、饮食、着装、运动等。地理教师不但知识面要“泛”,对于素材的处理也要“泛”。毕竟初中阶段重在引导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爱好,如果教师偏向提出过难或过于精深的问题,学生往往会被吓倒。换句话说,问题设计要接地气。例如笔者就经常和学生讨论一些话题:“我想要冲浪,可以吗?”“哪种纯牛奶值得我们优先选择?”“今天你吃面了没?”“猜猜看,老虎和狮子谁更大?”可能有些人就觉得奇怪,这些问题关地理什么事儿呀。在笔者看来,其实这些“泛”的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这种“泛”也是为了“巧”、为了“趣”做铺垫。

三、巧

现以话题“哪种纯牛奶值得我们优先选择?”为例来谈谈。初中学生处在身体发育“黄金期”,他们都在喝纯牛奶。笔者抛出这个话题后,学生马上热议开来,有些学生还迫不及待地向我介绍他最常喝的牛奶品牌。于是我要求学生做一个简单的市场调研:调研自己所喝的牛奶品牌、产地和销量。有的学生偷懒,不愿去市场调研,或者没时间去调研,于是我就自己带上几个品牌的盒装纯牛奶来到教室让学生观察。学生会通过辨识商品的产地,并且根据常识来判断哪个品牌的销量更大。在得出结论后,我再让学生整理汇报。

严格细化来看,上述案例其实是由一个泛化的小问题而引出的一个教学过程。这个教学过程分为六个步骤:提出问题—猜想—预测—收集事实依据—参考行业数据(报道)—得出结论—解释交流汇报。值得注意的是,地理教师要注意根据问题来设计学生实践的环节,并且要预设学生容易完成的问题。整个过程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的师生交流环节,我带领学生反思解题过程,指出看似很泛的一个问题,解题的关键还是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就是“巧”的地方。

回到“纯牛奶的选择”问题上,学生可以参照地图找出知名的大品牌,产地主要在内蒙古大草原,而其他一些地方品牌则主要来自城镇周边。然后就可以分析出前者属牧区畜牧业产品,后者为农耕区畜牧业产品,前者的奶牛属于放养,后者则是圈养。这样层层递推,逻辑梳理(有的学生甚至想直接穿越到牛奶产地寻求知识的秘密),不需要教师长篇大论,旁征博引,也不需要使用五花八门的电教手段,就能很好地引领学生巧妙地一步一步地解开谜团。最终,学生一致认为牧区乳制品应该是青少年的优选。还有的学生居然提醒我说:“老师,您这样的成年人应该支持地方产业,而且家乡的奶更新鲜。”我顿时石化。这种“巧”超越了表层符号的知识学习,使得“泛”有了一定的深度,进而进人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

四、趣

类似上述案例的逻辑训练,笔者还可以举出许多,如“钓鱼岛是不是中国的?”“假如我在伊拉克当兵”等。只要教师不被书本所限制,善思善用,每天的任一条新闻、任一段对话都能成为训练的案例。当然,经过筛选出来的逻辑训练命题其特色是“泛”而“巧”,是地理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来设计的,有主题,有活动形式,有方法,有引导。这种训练自然能给学生带来欢乐,而且是一种振奋精神、收获感知的快乐。这就是课堂教学的第三个实用绝招——趣。

“趣”的起点要设计得低一些。因为经过“泛”的过程,学生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们有的已经搭建起了知识内在联系的桥梁,这是很让人兴奋的。接着,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体验到地理逻辑分析的快乐,这种“走心”的快乐魅力无限。此时,笔者觉得“趣”越发有金庸先生笔下独孤九剑的境界:“把人能做的动作,全部拆解,透过分析对手的目前姿势,他能做的动作有哪些,对手哪个部位、哪条肌肉有动作征兆,推算他下一步可能是什么招式。”这是很高明的“趣”,无招胜有招。这样,学生的思想意识随后会自动把地理归为“有趣的”甚至是“非常有趣的”学科。哪怕离开了课堂,即使长大成人,学生还是会一直喜欢、主动学习地理——我们的单兵总算可以突围了。

五、利

最后我们来谈谈“利”。它是“利害关系”的利,是“利益”的利,是笔者地理逻辑的终极目标——学以致用,用以获利。学习知识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有意思的是,“利”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的问题当中。

还是用“哪种纯牛奶值得我们优先选择”这个案例,这个问题本身就明确含有“利”的指导。学生经过一步步逻辑推理,知道使用地理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甄别。又如“哪种大米更好”这样的题目,在指导学生了解稻米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生长状况后,學生一方面获得了地理知识和用图能力,另一方面自然而然就懂得了怎样择优而选。学到了这一招,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柏拉图说过“有时间就有一切”的名言,笔者联想到“有空间就有一切”。地理可谓是空间的全部范畴,换句话说,“利”一直都在那里,只是不知你看见了没有。时间是你想侵占却办不到的,因此柏拉图那句话永远都只是理想;空间倒是每每成为人类争夺的对象。

关于地理的“利”,笔者曾给予学生许多灵感。比如:“一块疯狂的石头”,其实就是“冲之鸟”;“一瓶水引发的联想”,透过农夫山泉讲水资源和“利”……笔者认为,优秀的地理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开拓空间,适时寻求利益最大化。

六、结束语

由于学科地位的关系,一所学校专业地理教师的数量一直很少,但所教学生却数量庞大,往往一两名地理教师就要完成整个年级甚至学校的地理教学任务。这样一来,一两名地理教师的教学质量就决定了一个年级甚至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泛、巧、趣、利”四字教法不需要复杂的备课,也不必费劲制作PPT,只需地理老师善于挖掘,善于思考,善于运用,就能很好地发挥出极大的功效。

推荐访问:课堂教学 浅谈 实用技巧 地理 初中


[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用技巧]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