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心得体会

中国科学发展历程及现状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16 08:45:51   浏览次数:

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宋代陈亮《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於一日之程文,甚至於老死而或不遇。”而科,单独有分类、条理、项目之意,学则为知识、学问。英文中科学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科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知识体系是人们对科学的最初认识,它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科学就是知识;科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是人类和科学家群体、科学共同体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活动;在现代社会,科学还是一种建制;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提出)。贝尔纳则把现代科学的主要特征概括为以下方面: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构成我们的各种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各种态度的力量之一;与社会有种种相互关系。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成就辉煌

中华民族的科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为人类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并且在16世纪中期以前一直处于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心。早在距今3300多年以前的甲骨文中就有有关日食的记载。距今2500年以前的战国时期问世的《考工记》准确地记载了6种不同成份的铜锡合金及其不同用途。公元1世纪初期的西汉时期,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左右中国科学家蔡伦又改进和提高了造纸技术,从而使造纸技术在中国迅速推广开来。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人发明了瓷器,这一技术在11世纪传到波斯,由那里经阿拉伯于1470年左右传到意大利以及整个欧洲。到唐朝,中国科学家发明了火药,并在公元9世纪首次将其用于战争之中。在11世纪中期的宋朝,中国科学家发明的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5世纪中期,中国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集大成者。到此时为止,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时期,四大发明已经先后登上了历史舞台。著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代西方世界所应用的许多发明都来自中国,中国是一个发明的国度。由于自明代14世纪60年代末始以来,中国对外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并使之处于相对停滞状态。与此同时,欧洲成为现代科学的发源地,生产力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获得迅速进展。中国逐渐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

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历经曲折

在近代历史上,积贫积弱的中国不仅在科技发展上乏善可陈,而且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还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一个有着光辉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就这样退出了世界科技舞台。

19世纪中叶,一批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中国先行者,倡导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于是中国开始有了出国求学者。1847年,来自广东香山南屏镇的容闳来到美国,3年后,他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从这所大学毕业,成为历史上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位中国人。1872-1875年,清朝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青少年到美国留学。1905年,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清政府举行了第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这些归国人员为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爆发了辛亥革命。在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下,终于推翻了延续2000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中国走向共和。孙中山是近代中国主张科学救国的先驱。但是,20世纪前叶的中国,动荡不安,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物质条件极差,所以发展依然很缓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反对“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即“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为中国近代科学的诞生扫清了道路。当时的留美学生赵元任、任鸿隽、杨铨、胡适等在美国发起组织了中国科学社,其宗旨是“联络同志,研究学术,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并创办了《科学杂志》。这是中国第一个科学家团体。1928年6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了当时中国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国立中央研究院,著名教育家及科学家蔡元培先生为首任院长。1929年9月又组建了国立北平研究院。到1935年,全国各类专门的科研机构已超过了70个。国民政府在此后的十几年里,把各国发展科学技术的经验移植到了中国,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体、通才教育和政府较少干预的欧美式科学技术发展模式。

中国北京猿人(俗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科研成果。1929年12月2日下午4点多钟,刚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不久的裴文中和其他4名工人,在北平(即今北京市)附近的周口店龙骨山洞穴堆积层中,发现了一个半露在地面的猿人头盖骨。这就是后来名扬中外的北京猿人的第一个完整头盖骨。这时的中国科技界已不再与国际科技界隔绝,科技交流逐渐增加。一批有成就归国科学家,成为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其中包括地质学家李四光,地理及气象学家竺可桢,林学家梁希,物理学家叶企逊、周培源、吴有训,空间物理学家赵九章,化工学家侯德榜,土木科学家茅以升等。叶企逊、吴有训、周培源、王淦昌、谈家桢等一批中国的杰出人才出国深造。近代力学奠基人、航空动力学大师冯•卡门,控制论之父维纳,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尼尔斯•玻尔等先后到过中国。

抗日战争(1937-1945年)爆发后,中央研究院及各研究所先后内迁至四川、广西和云南,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科学研究。一批日后颇有成就的科学家,如李政道、杨振宁、黄昆、吴文俊、朱光亚和林家翘等,都是这个时期培养出来的佼佼者。美籍华人李政道和杨振宁,一起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新中国成立——科技事业新的起点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的中国国内仅有30多个专门研究机构,全国的科学技术人员不超过5万人。中国的科学技术需要在一片“废墟”上重建。1949年11月,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作为新中国的主要政府研究机构,并在随后的几年里陆续成立了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国家地质部等科学技术协调与研究机构。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新中国的建立,激发了大批海外学子的殷殷报国心。正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任教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异常兴奋,放弃了在国外终身教授职务和优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国。

1955年,航空动力学家冯•卡门的学生、时任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的钱学森,历经险阻,回国效力。后来的几十年间,他为发展中国的国防科技作出了特殊贡献。到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人已经有3000多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在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纷纷回到祖国,大多数人成为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在中国科学院选定的第一批233名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中,近2/3是这批归国的海外学人。同时,中国政府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建立科研机构。在短短的时期里,中国初步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务院各部门研究单位、各地方科研单位、国防科研单位组成的科技体系。

1956年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当年1月,中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科学技术事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有计划的蓬勃发展的新阶段。这一年,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全国60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制定出中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拟定了57项重大任务。此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于1962年提前完成,从而奠定了中国的原子能、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计算技术、航空和火箭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基础,并促进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和发展。在提前完成《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基础上,中国又制定了《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简称《十年规划》)。

中国政府在1958年对科技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合并,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陆续成立了各级科委,形成了中国的科学技术管理体系。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进入了国家计划下的现代发展时期。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首次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简称“四个现代化”。在此期间,科技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59年,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说;1960年,物理学家王淦昌等人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1965年,生物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此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一批学科较齐全、设备较好的研究所,培养了一支水平较高、力量较强的科研队伍。到1965年,全国科学研究机构已达到1700多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达到12万人。这是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继续发展的基础。不幸的是,从1966年开始,中国经历了长达10年的科技管理“瘫痪”、研究机构“肢解”的时期,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被迫停止科研工作,下放到农村或厂矿劳动。中国的科学技术几乎停滞不前。尽管如此,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还是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1966年,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70年代初期,数学家陈景润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向着解决哥德巴赫猜想迈进了一大步。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迎来科学的春天

1978年3月18-31日,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做了极为重要的讲话。他提出,要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并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的知识分子。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在大会上发表了著名讲话《科学的春天》。他用澎湃奔放、抒情洋溢的语言,表达了“文革”结束后中国知识分子的喜悦心情和踌躇满志。这次大会预示着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将由乱到治、由衰到兴。不久以后,1978年12月,召开了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也真正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85年初,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进入到有领导、有组织的全面实施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对其科技发展目标进行了影响深远的重大调整。1988年,中国政府先后批准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此后,又先后制定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重大项目攻关计划、重点成果推广计划等一系列重要计划,并建立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制,形成了新时期中国科技工作的大格局。在此期间,中国也取得了巨大的科技成就: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科学工程,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相继研制成功,长征系列火箭在技术性能和可靠性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科教兴国,面向未来

1995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这是继1956年号召“向科学进军”、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之后,中国科技事业发展进程中第3个重要里程碑。1997年,中国政府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方案,投资实施知识创新工程。1998年6月,中国成立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表明中国从更高的层次上加强对科技工作的宏观指导和整体协调。1999年8月,中国政府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提出要努力在科技进步与创新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政府为主导的中央计划体制正在转变,一种以“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为原则,政府科技机构、产业研究部门以及高等院校之间分工明确、良性互动的新型科技体制逐步形成。开放的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视野展开新世纪的科技事业。

中国科学技术现状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发展的过程中,到处都是激烈的竞争。这些竞争,虽然领域不同、形式各异,但其实质都是综合实力和生产力的竞争,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较量。谁能在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发展上抢先一步、高人一筹,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否则,就会在快速发展中落伍。在新的世纪,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世界发展的这种大趋势,对于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中国既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提供了利用高科技和先进知识超越传统发展模式,迎头赶上的机遇。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了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历史发展阶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中国融入世界、中国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此之前还制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其配套政策。

中国科技发展能力在发展中国家中增长最快,并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征。中国已建立了种类齐全、较为完备的产业技术体系,建立了学科门类齐全、人才培养规模庞大的科技教育体系,形成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人力资源大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1位,研究开发人员总量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据《中国科技实力研究报告》提供的另一组令人欣喜的数据是,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2000美元,但科技创新指标却相当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00-6000美元国家的水平,超过了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使中国有可能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专利方面,中国以占世界2.5%的研究开发经费生产出占世界6.5%的本国人专利。近3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国内发明专利年申请量连续3年超过国外申请量,其中商标、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1位。2006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4位。中国的国际论文总数世界排名已由1991年的第15位,上升到目前的第4位,在三大国际检索系统(SCI,EI,ISTP)论文总数中占7%,进入世界第2位方阵,与英国、德国、日本相当。

中国科技创新让世界震撼

(一)从杂交水稻到转基因抗虫棉

杂交水稻是中国创造,更是中国骄傲。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今,超级杂交稻正成为中国水稻选育新的主攻方向,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转基因作物研究。90年代中期,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研制成功,中国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为第2个自主研发并拥有抗虫转基因技术专利的国家。如今,国产抗虫棉已经占抗虫棉种植面积的90%以上。

(二)从“载人航天”到“嫦娥探月”

2003年10月,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两年后,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重大跨越。2008年9月,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独立掌握太空出舱技术的国家。2007年10月,“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升空,11月,中国第一幅月球图像正式发布。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三)从三峡工程到青藏铁路

1994年12月,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经过十几年建设,实现了高峡出平湖的夙愿,建成的三峡工程已开始发挥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2006年7月,经过5年的建设,攻克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此外,随着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速铁路等大工程建设的推进,中国发展日益提速。

(四)从激光照排到超级计算机

“当代毕昇”王选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技术,改变了科技的进程,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2次革命,带领中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和电,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8年9月,中国首台超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A下线,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后世界上第2个自主设计并制造百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11月,曙光5000A跻身世界超级计算机前十。

(五)从电子对撞机到人类基因组计划

1988年10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和对撞成功,使中国在τ-粲物理实验研究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已经完工,使亮度这一对撞机的重要参数在目前水平上提高约100倍。1999年,中国开始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承担的工作区域位于人类3号染色体短臂上,该区域约占人类整个基因组的1%,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有关国家科学家共同努力下,人类基因组序列图于2003年顺利完成。

中国科技战略改变世界发展方式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2007中国科协年会主题报告中指出,“21世纪前半叶,包括中国十几亿人口在内,全球将会有20-30亿人口摆脱饥饿和贫困,走上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而过去300年工业化、现代化仅惠及不足10亿人口。因此,这将是史无前例的大变革、大事件,将为世界发展和进步注入空前的动力与活力,将根本改变世界的发展方式、改变全球经济发展和政治格局,也将对全球资源、能源提出空前的新需求,对我们生存的地球的生态环境带来全新挑战。”据认为,当今“生活的时代,是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并不断融合的时代,科学与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影响人类文明进程。因此,把握未来技术的本质特征,把握技术创新进化的规律,将有助于推动技术的健康发展,服务中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持续发展,促进人类文明和生态文明。”路甬祥表示,技术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式,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技术也是人类观察、认知、利用、开发、保护、修复自然的工具、方法与过程。技术进化是人类社会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止境的进化发展动力和前沿。21世纪的技术创新进化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人类必须创造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发展模式,在公平改善和提高当代人生活品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不应危及我们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权利与生态环境。毫无疑问,21世纪技术的进化,将向拓展人类智慧的方向发展,将向资源能源节约、回圈利用、可再生、可持续发展,将更加关注环境、生态安全,将更加关注生命、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人类将进一步探索利用空间、海洋和深部地球,技术将呈现出群体创新突破协同进化的态势,技术创新进化和转移传播的速度将继续加快。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亲自批准发展高科技的“863计划”开始,中国领导层一直十分重视现代科技的研究开发。除了“973计划”外,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还制定了雄心勃勃的《21世纪前期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据透露,该战略目标明定,“用20年左右的时间,全面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准,进入总体科技实力前5名国家的行列。在国民经济中的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单位能耗所创造的价值在现在基础上提高10-20倍。有较完备的科技体系和科技水准,能确保中国的食物安全、经济安全、资讯安全和国家安全。在农业、能源、交通、电讯、材料五大领域中,有效地突破瓶颈约束。成为能吸引世界上最优秀科学家的重要基础研究基地,有单独或与其他国家联合组织国际最前沿的科技工程和科学计画的能力。具有较完善的知识经济形态和结构,资讯化水准进入世界前列。生态环境获得明显改善,基本实现山川秀美,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回圈。”在具体规划上,根据国情条件和现实可能,则分10年、15年、20年制定了3个发展阶段。包括:近期目标:从现在起到2010年,中国的科技实力显着提高,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体制;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能力显着增强,建立有效的自主创新体系、科技战略储备的质和量均得到明显提高。这一时期内,国家对R&D的投入达到GDP的1.5%;科技实力的总水准达到全世界的第15位;单位能源消耗所创造的价值在2000年基础上提高2倍;进入全球经济500强的企业达到5%;企业R&D投入的份额达到60%;半导体晶片产业的产值占到全国GDP的0.5%(初步达到资讯化社会水准)SCI检索论文数进入世界前10名;具有获取诺贝尔奖的基本实力,在高科技前沿占有一席之地。中期目标:2010-2015年,国家的科技实力大大增强,真正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有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成为世界上的科技强国。具备显着的科技竞争力。国家对R&D的投入达到GDP的2.5%;科技实力总水准达到全世界的第10位;单位能源消耗所创造的价值比2010提提高2倍;进入全球500强的企业达到10%;企业R&D投入的份额达到70%;半导体晶片产值占全国GDP的1.0%(中等资讯化社会水准);SCI检索论文数进入世界前7名;诺贝尔奖实现突破性进展。掌握一旦突破能带动产业革命的科技战略制高点。远期目标:2015-2020年,在全国建立起强大的科技兴国系统,科技实力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准。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具有独立的发言权,在某些领域中处于引导地位。国家对R&D的投入达到GDP的3%,科技实力总水准进入世界前5位;单位能源消耗所创造的价值在2015年基础上提高2倍;进入全球500强的中国企业达到15%;企业R&D投入的份额超过80%;半导体晶片产值占全国GDP的1.5%(先进资讯化社会水准);SCI检索论文数进入世界前5名的行列;具有独立组织世界最前沿科学计画的能力;成为全球基础研究的主要中心;基本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回圈。自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经济获得的高速发展,主要建立在引进外资、提供优惠、出卖廉价劳动力等条件之上,使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大工厂,但却不是世界制造业的强国。单是汽车制造行业的统计资料表明,做同样一份工作,国际资本仅付中国工人相当于美国工人1/29、德国工人1/45的工资。谁也不会否认,这种靠廉价的人口资源和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建立的经济模式,永远只能处在经济链条的末端。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指出,这种低级的发展方式产生了很多新问题,如加剧低价竞争和贸易争端,造成世界能源价格、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前一阶段的高速增长还在一定程度上牺牲环境,尽管现在努力治理,但污染以后再治理的代价太大。要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增长向创新增长的转变,只能依靠科技创新,提升整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型国家的道路。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主席韩启德说,现在中国60%以上的装备要依赖进口来满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模仿难以实现后来居上,而且不利国家安全。必须从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转变,让整个国家在创新型国家的体系下安全稳步发展。国家规划战略研究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研究专题组副组长、科技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元说,通过大量的分析研究,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中国如果没有科技贡献率的大幅度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将难以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因此,只能走跨越式的、以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国家”的道路。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从国家形态来看,可划分为3种形态:一是资源消耗型的国家,主要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二是依赖型国家,依附外国资本、市场和技术来发展;三是创新型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赢得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目前全球共有20个左右创新型国家,如美国、芬兰、日本、韩国等。创新型国家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创新能力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学技术贡献率占70%以上,这些国家获得的专利数,占世界总量的97%。庆幸的是,中国具有丰富的科技力量,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余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5万人等,分别居世界第1位和第2位,这是走创新型发展道路的最大优势。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建立了大多数国家不具备的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研究开发能力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另外,中国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优势,为未来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路径选择。权威人士断言,中国步入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推荐访问:中国 发展历程 现状 科学


[中国科学发展历程及现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