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实习心得

街舞元素在师范类高校舞蹈剧目课程教改中的影响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4 08:42:10   浏览次数:

摘 要:街舞元素走进师范类高校舞蹈课堂是一个创新性的课题。将街舞元素与民族舞传统剧目进行融合创编,对师范类高校的舞蹈剧目课程的教改,是一次新的开拓。高校舞蹈剧目课程的课改,对高校舞蹈学科建设有着一定的教学意义。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探究分析具体的教学实情,合理的整改和创编剧目课程,也对师范类舞蹈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及适应能力的提高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笔者在鲜活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促进舞蹈剧目课程的改革,用街舞的元素碰撞出新的舞蹈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改;街舞元素;舞蹈剧目课程;创新;师范类高校

1 街舞在中国新时代下的艺术绽放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到中外文化交流与竞争时说道:很多艺术形式是国外兴起的,比如说唱、街舞,人民群众喜欢就要用,并赋予积极向上的内容。

恩格斯曾说: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接受着国外舞种的优势,结合我们自身的训练方法,编导们创作了很多有时代标志性的舞蹈作品。2018年,中国“荷花杯”现当代舞比赛,由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推送的作品《黄河》,在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并获得了前三名的高分。这代表着用纯正街舞元素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结合,反映时代精神,赋予了健康正能量的街舞作品,进入了中国艺术的主流。这一剧目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当代舞蹈走向了一个新的时代。作为以教育为目标的师范类高校舞蹈专业,街舞元素其舞蹈课堂,即将成为一种全新的趋势。

2 舞蹈剧目是新时代文化艺术的符号

舞蹈剧目的发展是当今文化艺术的一种重要折射。马克思经济学中就有着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共时性的认同,唯有通过历时性进程方可解析的共时性维度同样是存在的。具有时代性的舞蹈剧目是综合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下的当代文化艺术的符号再现。

美国批判家阿布拉姆斯(M.H.Abrams)在《镜与灯》中,文学研究对象提出四要素:作品-宇宙-艺术家-观众。用此理论,吕艺生认为可以将舞蹈学研究列出:生活-舞者-观赏者,相互可能为主体,同个维度下,舞蹈的主体是研究的本体。随着我们日益发展的新时代,从观众的审美,生活的需求,观赏者的艺术修养提高,舞者的自身内在主体的升华,导演对艺术作品的创作都充满了时代气息。给新时代的舞蹈艺术作品带来勃勃生机。层出不穷的舞蹈新剧目,反映了新时代人民的生活,讴歌着新时代中国人的自信与幸福。我们在优秀剧目中选取可以成为教案的训练剧目。培养大学生正能量、传递真善美的舞蹈剧目,成为师范类高校舞蹈剧目课的教案改革的重要项目。

3 从无意识到意识的创新突破

街舞,最初是黑人嘻哈文化的一部分,由于穷人极度想得到释放和尊重,他们的舞蹈动作里面有着强有力的爆发力。舞蹈是利用力量占有空间被实践(节奏与速度)所占有(切割)的艺术,舞蹈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感性到理性。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920年后其论述将心理结构向人格结构发展,提出“本我-自我-超我”三重重要组成结构,这一理论表明:艺术作品不仅是无意识的升华,也保留着无意识的原本。有着更真实自然的本性。舞蹈作为依附于人体,舞过即逝的艺术,永远是人身体的一种动态性艺术,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原始冲动”。那街舞元素的表现,快速的破解身体的时间。让舞者在带有“原始冲动”的本色恰是最美的。

与常规中国舞蹈的传统剧目,以戏剧化,人物化,技术化、规律化的训练方式将演员的身体舞姿训练得规范标准。但是动作的编排上,依然保持着墨守成规的规律及动作走向。相对于自由、奔放的街舞元素,在动作创作、创新上有着不足之处。从教学上,新时代的舞蹈教师必须对当下的舞蹈发展局势进行科学的分析,解剖出可以运用在教学上的舞蹈作品及教学方法。

笔者尝试在自己的舞蹈剧目课上,将街舞元素的时间分化带入了剧目课程,进行教学。笔者的课后反思从学生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到快速准确地掌握教学难点。大概需要3个阶段:

3.1 盲目阶段

舞蹈剧目课程是师范类高校舞蹈专业大二的教学计划。在大一的基础训练里,舞蹈生已经通过芭蕾集训课程解决了的开绷直立,民族民间舞蹈课程解决了舞蹈舞姿的优美及协调,从一年级的舞蹈剧目课程中解决了基础的舞蹈表演技能。大二的教学,进入下一个扩展阶段,增加了难度较强的舞蹈剧目课程。在这门舞蹈剧目课程中,笔者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外加了街舞元素的训练计划。教学新的舞蹈动机,打破了中国舞长线条的舞蹈肌肉训练方式,频繁高强度地进行单一动律重复性发力训练。街舞动作是随着流行音乐的节奏进行训练,学生不仅要了解英文歌词的表达,还要跟着快速的节奏,用身体表达陌生的音乐风格。这种训练,学生在前期学习中比较缓慢,只有盲目模仿教师动作,教师必须循循善诱,细心教导并不厌其烦地示范。

3.2 适应阶段

大二的街舞元素训练结束,身体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变化中,开始找到了用力的方法。笔者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究,找到结合民族舞的律动及街舞元素律动的对比训练案例,成功的加强了学生的身体用力方法及身体反应敏感度。顺利过渡到接下来的剧目排练课程教改。将民族舞动律进行街舞动作的快速处理,原本一个八拍的音乐,将一拍一个动作的时间,进行切分及节奏处理,打破运动方向的轨迹。明显,通过街舞元素的学习,学生很快能掌握新的剧目排练课程。基本完成从动作到舞段的跨越。所谓舞段已经不是单一的动作组合,在强度的节奏变化里面,学生要掌握舞段的:描写功能,戏剧功能,抒情功能,模糊功能。就必须具有很强的肢体控制能力和小肌肉群的反应能力。学生开始慢慢适应,街舞元素在剧目排练课程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肢体的协调力及爆发力。

3.3 破解阶段

随着学生适应能力的不断提升,笔者开始教学用街舞形式表现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剧目作品。随着剧目《黄河》的出现,这样具有中国民俗文化风格的舞蹈剧目被称之为:中国式街舞作品。笔者将贵州彝族跺脚舞《阿妹戚托》,用街舞的表现手法进行创编,注重脚下的快速训练。学生在熟悉的少数民族音乐环境下,破解身体的快速反应。不仅让学生能准确掌握剧目表现的情感,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将熟悉的彝族舞蹈脚下动律加以街舞动作的创编,进行训练,有效加快学生对身体的控制及对新舞种的兴趣。笔者将侗族舞蹈的“坐月”元素,加入街舞爵士元素的肩部切分,学生不仅能主动找到侗族舞蹈的顺拐动律,还能控制住肩部快速的上下打击。学生开始自行破解民族舞蹈动作中和街舞元素有着相互联系的动作律动,准确的提炼出表现方式。培养了学生较强的能动性和思考创新能力。教与学得到了良好的化学作用,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表演能力。

4 结语

师范类高校培养的学生,除极个别优秀的未来专业的艺术表演人才外,大部分输出的都是综合性、基础教育事业的接班人。“综合式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现成为我国众多中小学艺术教师教改重点。《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也强调“各门艺术学科之间以及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综合”。艺术课改的走势,相应地就提出了对艺术教育师资的整体创新素质要求。经过笔者的研究与实践,街舞元素在师范类高校舞蹈剧目课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反应能力,快速的转换能力以及较强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的编排能力。从街舞元素的教学中,让师范类高校舞蹈学生的舞蹈技能得到综合性的提高。在新时代的社会舞蹈教学中能够与时俱进地发挥自己的优越性及共时性。

参考文献:

[1] 莫伊谢依·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M].凌继亮,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85:18.

[2] 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重庆出版社,2018:31.

[3] 吕艺生.舞蹈学研究[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7.

[4] 谢飞.舞蹈动作开发与编舞技法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13-15.

[5] 黎明池.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20):207.

[6] 馬宇清.基础教育艺术课改对师资的整体素质要求[J].衡水学院学报,2010(10):3.

[7] 张亚南.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缺失现状及对策研究[J].湘潮,2010(3):35.

推荐访问:教改 剧目 街舞 舞蹈 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