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实习心得

大学“自然地理学”紧系“民生”的教学创新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3 08:38:22   浏览次数:

摘要:“自然地理学”研究人周围的“气、水、土、生、地”的物质与物质运动极其复杂的相互关系与种种变化,是一门紧系“民生”的科学。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人地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等观念,用最新研究成果充实教学内容,并以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教训激发大学生对“自然地理学”学习的兴趣与自觉钻研的精神。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以人为本;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教学创新

大学“自然地理学”紧系“民生”,源于《周易》探索人之周围“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八个方面(八卦)极其复杂的相互关系(即八八六十四卦)及其因时因地的变化(即每卦6爻共384爻),及之对行为人的“凶”、“吉”、“利弊”与“旦夕祸福”。今天的“自然地理学”的重点是以“气、水、土、生、地”的物质与物质运动极其复杂的相互关系,所构成的地理环境及其发展变化,以及对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进而将以“以人为本”、“人地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为根本,进行大学的“自然地理学”的教与学。因此,紧系“民生”的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必定要进行重要的改革。

一、“全球变暖的地理环境效应”研究的推动

“全球变暖”的报道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并迫使多方面的科学研究人员进入全新的科学分析思路。现在所说的“全球变暖”实际上是气象记录所显示的,“全球变暖”将给世界各国各地的居民带来什么?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开始。我们在2007年11月发表的“地理科学的新思维”,一文中曾说:当前的全球变暖并非由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所造成,而是由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在地球表层重新分配所造成……所以,当前的全球变暖不同于历史上曾有过多次的时冷时暖的变化,也就不能用过去气候变化研究所用的方法,来分析预测当前的全球变暖及其地理环境效应变化的动态与趋势;当前的全球变暖不会引发全球的气候系统发生重大变化,最明显的将是各地的地理环境某些因子,出现过去少见的‘极端值’。因而,全球变暖趋势及其地理环境效应至今尚难以预测”。在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500多亿元,2008年2月22日《新京报》报道,国家气象局局长坦承,“在这场灾害发生之初,中国气象局并没有预料到这场罕见的灾害性天气持续时间超过20天,也没有对这场灾害给交通运输、电力、农业生产等造成重大影响做出预评估。”

实际上,全球变暖的地理环境效应的初步研究认为,它主要是削弱了所谓的全球一致性,而加强了世界各地相对的地域特殊性,例如加强了我国西北地区的高山效应与盆地效应,加强了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原效应及四川盆地效应,加强了我国长江流域的季风环流的不稳定性等。

与此同时,我们在《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刊出的论文中述:我们认为“自然地理学”源于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对有关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有越来越深刻的认识,进而探讨减轻自然事件对人类社会造成损害的办法,在更高水平上保障人类的生活与生存安全。

二、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观念的改革

现在的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已不是培养“自然地理”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培养为国富民强多作贡献的建设者。所以,现在的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人地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等全新的思想观念。

1 “以人为本” 现代自然地理研究人周围的“气、水、土、生、地”的物质与物质运动所构成的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及其发展变化,仍然是围绕着人类生存的安全与健康、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展开的。所以,现在的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的根本观念是“以人为本”。

2 人地和谐 人类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改造,也就是在自然界中有所攫取的同时还有所废弃,如此过程以不影响自然界维持正常自然过程所必需的物质与能量的流通量为限,如果影响程度超越了这个通量的“限”,那就会引起自然地理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进而对人类自己的生存发展造成侵害。

由于世界各地的“维持正常自然过程所必需的物质与能量的流通量”本来就有差别,而且世界各地的自然过程的变化也不尽相同,所以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就要遵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就是“因地制宜”基本原则。也就是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以不影响当地的“自然过程”为限。例如黄河沿岸对黄河水的利用,通常情况下要以其年径流总量保持不少于210×108m3为极限,否则黄河下游就会断流,就会造成更多更大损失。

3 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确保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以黄河下游的保护和科学治理为例,21世纪的目标简言为不断流、不淤积、不泛滥。于是,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创了“调水调沙”的科学试验。在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为例,我国的政策方针是既要在数量方面有所控制,还要在“质”的不退化方面作出保障,确保土地的永续利用与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三、紧系“民生”的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

以当前全世界关注的“全球变暖”为例,“全球变暖”已由气象记录证实,并实实在在地影响到在地球上生存的每家每户每个人,所以大学教学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涉及“全球变暖”,要与相关学科有明确的分工。我们将“全球变暖”的大学教学,分为三个部分即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区域响应与全球变暖的地理环境效应。其中的“全球变暖”部分主要为气象记录,通过观测、统计计算与模拟,报告近百年来及近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是以什么进程升高的,已升高了多少,今后的动态趋势又怎么样,这些数字又是怎么获得的等。“全球变暖的区域响应”部分,主要是不同地区若干气象要素的气象记录的不同,无论是其变化的过程,还是其变化的动态趋势,差不多世界各地都是不一样的,进而分析为什么世界各地会有这样那样的不一样等。“全球变暖的地理环境效应”部分,主要讨论“全球变暖”及其区域性差异,给世界各地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不同的地理环境方面的某些变化,对当地人的生活与经济发展造成不同的影响,今后还将产生依然不一样的影响,人们将如何有效地调整或适应这些气候与环境方面的种种变化,或防治灾害事件的发生,或减轻灾害损失等。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其他地方的研究不能代替本地的研究、也不能用外地的研究成果来指导本地生产实践的改革。显然,“全球变暖”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分的部分内容与第三部分的全部内容,是当前的“自然地理学”研究与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的主要内容。

大学的“自然地理学”教学,要研究或讨论某些自然变化,给当地人与社会带来从“祸”到“福”的转换。如“全球变暖”给西北干旱地区的一些地方带来了降水的增多,与高山冰雪溶水量的增多与山地径流量的增多,

如果没有预测与有所准备,它就有可能引发洪灾或泥石流灾害,给当地带来灾害;如果有所认识并有所准备,那么就可以将增多的降水和径流,转而为增加地下储藏,给当地带来利益。

四、以最新科研成果充实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

学科知识是由人类的不断实践才丰富起来的,所谓的“科学理论”实际上就是人类实践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到了科学技术大有进步的今天,许多过去为大学“自然地理学”的教学内容,现在已出现在中学地理课本中:过去在大学课堂上多次反复依然说不清的现象,现在借助于信息和电教只要几分钟就足够了。更重要的是现在有多种媒体热心传播“自然地理学”知识及其最新研究成果,因此过去的大学“自然地理学”教材与教学内容,早已被现在的大学生视为“太简单了”。所以,现在的大学“自然地理学”一定要介绍最新的科学研究思路与实际成果,以提升大学生的能力。

例如,经常报道我国水库建设的进展,50多年前我国只有几十座水库,到2003年增至84 083座,然而在有关的调查中发现,其中竟有30 413座为病险水库,7 286座水库曾发生水毁,还有464座病险水库位于城市的上边,880万公顷的耕地处在其威胁之下。1975年河南驻马店地区的“暴雨——水库溃坝——大洪灾”之后,就出现了水库库区的过去最大降水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又增加了库区的古洪水调查研究等。那么,现在再来讲解水库的选址和建设、水库的洪水设计、库区的水土保持、病险水库的整修等,就与过去大不一样了。

五、地理环境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的启发

因为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建设,总是向更高目标前进,所以在世界任何地方的地理环境建设中,总会有成功的经济与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教训。那么,所有这些都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宝贵财富,提升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实用性的基础,培养有用人才所支付的学费。

我们在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中,以江苏北部的河湖湿地及滨海湿地为例,介绍湿地的性质特点及其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苏北平原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北亚热带~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水热资源充沛。苏北平原本系江河湖海交互作用的产物,在里下河湖荡湿地的四周,南为长江三角洲北翼,西为大运河及人工湖带,东为近千年来不断淤长的滨海平原;北为沂沭泗淮三角洲平原及故黄河泛滥平原。所以,苏北平原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又纵横交错的特点,农林渔牧都非常适宜。历史上,徐州一扬州间的陆路交通,大运河的漕运、淮北一盐城的盐业以及扬州不夜城的商业等都非常发达,举世闻名。但是,在黄河南徙并阻塞淮河入海的千余年中,苏北的里下河湖荡湿地,竟然是连年的春夏洪涝灾害与秋冬沙尘飞扬,经济萧条,家园荒芜。直到新中国成立以来,进行苏北地区的水热湿地资源的调查和论证,然后在苏北平原大兴水利,稳产高产农田建设,发展养殖业,植树造林,滩涂开发与多层次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等,使里下河湿地变成苏南水乡,苏北平原变成江苏乃至国家的粮仓,多种国家保护物种的乐园与世人向往的最佳人居环境。

但是到上世纪末,专著《濒临失衡的地球》明白示意人类面临着种种灾害的侵袭或威胁。这些灾害性事件,有的是几千几百年来,虽经刻苦努力尚未克服的如洪水与洪涝灾害,地震灾害等;有的是过去没有、近期才出现,但竟然也成为难以克服的灾害事件,如环境污染、生态灾害和一些病虫害等。这种现象曾使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一时陷入困境:曾被视为已有办法对付的好多种灾害事件,竟然越来越肆虐人类社会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在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中,就把这些灾害性事件摆出来,除了用以说明地理环境的建设,依然有许多问题尚待深化研究外,更重要的是把有关问题的来龙去脉一层层地解开,与大学生共同分析:查明灾害性事件的背景与后来的变化:过去做了些什么工作,其中那些是有效的、那些是无效的、还有那些实际上是助长了灾害性事件的蔓延;近来又做了些什么,效果又怎么样;然后再考虑,时至今日在科学技术又有了重大进步情况下,还应该做些什么与能做些什么。这样的分析与讨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把学生也“带”进去了。例如讨论到淮河、太湖与巢湖等河湖污染问题,过去没有,近期才逐渐严重起来,竟也达到了难以治理程度,通过层层分析进而发现,其真实原因竟然在于对这些河湖水污染问题的认识,过于简单化了。如太湖,它本是长江泛滥平原上的一个自然堤后湖,在水沙物质与能量方面本与长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近几十年来,沿江加固加高防洪大堤,大大减少了长江的洪水泛滥,也就大大减少了泛滥平原上的泥沙淤积与大大减少了与自然堤后湖之间的水沙交换;与此同时,太湖水系的上游来水,因为在多处修建水库,又导致太湖的来水量大为减少;在太湖周围实施的围湖造田与围汊养殖等,则导致太湖出水量也大大减少,由此太湖就越来越变为水的流通量越来越少的水循环近于闭塞的低能湖泊。在污染物质进入增多的情况下,湖中只有污染物质的积累,直至难以治理。这里面包含的是太湖水循环模式的变化与水量平衡方程式多个要素的变化,特别是水的流通量大大减少、出水量的大大减少、而水面蒸发消耗的增多,导致进入的污染物越来越多地积累。最近几年曾实施“引江济湖”工程,可惜是借用太湖的出水道来引水,仅仅是增加了太湖的来水量,而没有增加太湖水的流通量,也就是说增加的来水量又成为增加了太湖的蒸发消耗量而已。所以,2008年6月初又在太湖中暴发蓝绿藻灾害。结论是惟有通过改善太湖水循环模式与流通量,才能减轻太湖水污染的危害。通过以上实例的分析与讨论,不仅深化了水循环与水量平衡方程式的教与学,而且激发了大学生对“自然地理学”学习的兴趣与自觉钻研的精神。

责任编辑:文和平

推荐访问:自然地理学 民生 创新 教学 大学


[大学“自然地理学”紧系“民生”的教学创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