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典礼主持

潘玉良二次留法时期的艺术交游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8 08:46:42   浏览次数:

潘玉良是中国第一代女油画家,著名的旅法爱国女画家。1895年出生于扬州,父母早逝,13岁时即被卖到安徽芜湖,沦落风尘,后幸得时任芜湖海关监督的潘赞化先生为其赎身,并与潘赞化结为伉俪。为报答潘赞化的相救之情,知遇之恩,她把自己改名为潘玉良。婚后她利用暇时读书识字,并向邻居、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洪野教授学习绘画;1920年考入上海美专,师从王济远、朱屺瞻等名师;1921年考取官费赴法留学,就读于里昂国立美专、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后转入意大利罗码圜立美术学院,成为该院第一位中国女画家;1928年学成回国,相继任教于上海美专、上海新华艺专、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与王济远、庞熏琴、徐悲鸿等名家共事。为继续探索艺术的真谛与奥妙,1937年她二次重返法国,开始了长达40年客居异乡生活,直到1977年逝世。

潘玉良“长期远离国内艺术界,消失在国人的视线之外,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又一个‘失踪者’。”(朱良剑:《安徽博物馆藏潘毛良作品精选·序》,安徽省博物馆编,2010年12月。)但随着数千件潘玉良作品被运国内并被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潘玉良艺术创作越来越受人们珍视,各大美术馆、博物馆展出她的作品、其作品不断创造新的拍卖记录。有关她的传记、电影、电视剧作品无不引起一阵阵潘玉良热潮。但人们对潘玉良的交游关注不够,尤其是对她二次留法40年间的艺术交游较少关注。

潘玉良在法国继续苦心孤诣刻苦绘画,不入外国籍、不与画廊签约。她积极参加当地华人艺术团体的活动,主要是中国留法艺术学会,其主要的交游对象就是中国留法艺术会的同仁。研究潘玉良二次留法时期的艺术交游,绝不可忽略其与中国留法艺术会的关系。在学会里,潘玉良其曾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因此她保留有一些艺术会的文件。著名画家周昭坎先生曾参与潘玉良遗物运回国内的有关工作,在其纪念艺术会成员、著名雕塑家滑田友的文章中提到:“前年在从法国运回的旅法女画家张玉良的遗物中,曾发现几本中国法艺术会的会议纪录”。(周昭坎:《从巴黎到天安门——悼著名雕塑家滑田友教授》,《人民日报》,1986年7月15日。)其实,除会议记录外,还有如章程、选票、通知、登记表、决议案等,还有他们的聚会、交往资料,可资研究艺术会同仁之间的交游。虽然现存资料很不完整,我们无法勒出全貌,但我们仍能穿透历史谜雾,窥一斑而见全豹。本文通过对潘玉良所遗留中国留法艺术学会相关资料的梳理、解读,考述潘玉良在1937年去国后的艺术交游,揭示其独特的艺术交往及爱国情怀,以及中国留法艺术家的群体风貌。

1933年1月,中国留法学生常书鸿、吕斯百、刘开渠等发起组织集会,参加者多为在巴黎学习绘画、雕塑的学生。4月定名为“中国留法艺术学会”,当时有会员30余人。艺术会同仁之间大都互称同学。“在海外公开组成自己的艺术学会,影响卓绝,至及国内,当数这个中国留法艺术学会”。(朱伯雄、陈瑞林:《中国西画五十年》,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12月。)

潘玉良在国内时曾加入“艺苑绘画研究所”、“决澜社”、“中国美术会”、“中国工商业美术作家协会”、“默社”、“中华美术学会”等艺术团体。潘玉良第二次来法后不久,就加入了艺术会。潘玉良加入此会时,年龄已经很大了,而且早在20年代初就曾留法,属留法前辈,其他人称她为潘玉良先生或潘玉良夫人,也有人称他为潘玉良师。

潘玉良遗留一份中国留法艺术会名单,共30人,并从1至30编号:陈世柏,张吴,周麟,郑新庭,方镛,陈文元,胡绯,胡自能,刘深山,刘文清,李凤白,李献敏,马孝骏,何广乾,姜露茜,熊秉明,潘玉良,张紫屿,张宁和、蒋丽琳,谢景兰,丁善德,黄智平,王纪音,王熙民,吴冠中,严德辉,赵无极,吕霞光,李惠年。此名单年代为1948年至1949年,因为此表中的赵无极、谢兰夫妇以及王纪音于1948年赴法,刘文清等人1949年离开法国回中国,李献敏则于同年受邀以美国任教。

此名单中,潘玉良、方镛、赵无极、吕霞光、谢景兰、何广乾、王熙民等的专业为绘画、雕刻(塑)。方镛,油画家、漆画家,“毕家索的中国学生”。(叶星球:《法国华人三百年》,巴黎太平洋通出版社,2009年。)赵无极,著名抽象派画家,于2002年当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终生院士。何广乾,著名建筑家,曾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王熙民回国后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后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建筑与环境美术,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雕塑教授

此名单人员,其专业已不限于艺术会成立初期的绘画、雕塑,还有几位音乐家。李惠年,汪德昭(见下文)的妻子,回国后任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教授,李献敏,1949年任教位于芝加哥的德堡大学,为第一位在美国教授钢琴的中国女子,潘玉良曾为其作《李献敏像》。王纪音,1969年任教于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学院。丁善德1949年回国后,长期在上海音乐学院执教,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多次担任国际钢琴比赛评委。并有大量学术论文及专著。此外,熊秉明为著名数学家熊庆来之子,艺术才能全面,集哲学、文学、绘画、雕塑、书法之修养于一身。

新中国成立后,吴冠中、王熙民、李惠年、丁善德等很多人选择了归国效力。赵无极,熊秉明,潘玉良、吕霞光等则由于留了下来。无论是留下来的,还是回国的,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潘玉良长期和这些艺术精英在一起,其艺术水平、艺术见解无疑也得到了影响。

潘玉良留有中国留法艺术会的二份选票,一份为不记名选票,一份为记名选票。

此不记名选票为1947年中国留法艺术会举行换届选举选票。总共24张选票,每票选出9人,分任总秘书、副秘书(也有选票写总书记,副总书记)、会计、副会计,以及音乐组、雕刻组、绘画组、建筑组、美学组(有的写美术史组)主任。潘玉良涉及的三个职位得票数前三名情况:

总秘书:周麟8票,马孝骏6票,潘玉良2票

副秘书:周麟5票,潘玉良4票,马孝骏、汪德昭各3票

绘画组主任:潘玉良13票,王熙民4票,吴冠中3票

选举结果潘玉良任绘画组主任。

其他各职位当选情况:总秘书周麟,副秘书马孝骏,会计黄智平(10票),副会计蒋丽琳(5票),音乐组主任冯文元(7票),建筑组主任何广乾(1 5票),雕刻组主任胡绯(18票),美学组主任熊秉明(20票)。(图一)

此选票中汪德昭与艺术会其他成员不同,其他人的专业都是艺术,而他是物理学家、大气电学家、水声学专家,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大气中大小离子平衡态”的研究。1938

1956年,汪德昭一直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任副研究员、专任研究员等驯。归国建立后成为中国水声事业的奠基人、中科院院士。但他热爱艺术,热爱音乐,尤其是西方古典音乐。出国前曾任北京师范大学西乐社社长。潘玉良虽为画家,却爱唱京剧,不仅能唱余派老生,还会唱大花脸。其在国内时,与张大干等人每每聚会,经常引吭高歌,张大干则击节称赞,在艺术圈里传为佳话。不知远在法国的潘玉良可唱京剧否。

记名选票,上面盖有中国留法艺术会的公章,每张选票选5人。共有19人参加,大家互选。不知什么原因,潘玉良没有到会,而是委托方镛代自己投票。方镛代潘玉良及方镛自已的选票皆为:李凤白,吴冠中,王熙明(应为民)、刘文清、熊秉明。(图二)在这次选举中,吴冠中、李惠年、王熙民、胡自能、胡绯、蒋丽琳选了潘玉良,潘玉良得6票。这次选举中,17人得票,得票数最高者为李风白、方镛、周麟,皆为11票。

另外,潘玉良还遗留一份唱票单。我们一般计算各人得票结果,都是用“正”字,一字恰好为五笔。有一份明显看出潘玉良的笔迹,不用“正”字,而足用其姓名中的“玉”字计数。可算她的独特印记了。(图三)

潘玉良性格豪爽,经常参加旅法华人之间的聚会。例如1938年12月24日耶稣圣诞会,众人在李凤自家中开聚餐会并留下了文字记录,有到会者签名、携带作品、聚会菜单,饭后水果等。到会者十人,有潘玉良、李凤白、蒋仁、滑田友等,除了酒及水果外,六个菜,其中潘玉良做洋葱烧牛肉、醋溜白菜。艺术家的聚会,当然不能止于吃喝,他们还每人带来艺术作品,滑田友带来雕刻二件,蒋仁带来画稿《重负》,张紫屿带来画稿《宗教仪式》。潘玉良也许主要是负责做菜,没带作品。(图四)艺术家的聚餐也与众不同,并不是凡人所想的吃吃喝喝,而是如此有艺术气息,如此有艺术情调,借以聚餐为名进行艺术交流。艺术会同仁间类似的聚会有多次,如春节、元旦、圣诞节等,他们经常聚会。艺术家本来就比常人敏感,何况远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无论是尚在艺术课堂求学,还是在异国有了一份谋生职业,都备感孤独与凄凉。这些志趣相投、献身艺术的炎黄同胞,只有从彼此身上寻求温暖与慰籍了。

潘玉良与绘画、雕塑组的交往最多,而雕塑、绘画也是她所擅长的艺术。潘玉良留有一张字条,内容为“1941年5月25日,滑田友、廖新学、张紫屿三同学本年在沙龙得奖后请客,大家于酒醉肉饱后签名于此。”签名者除潘玉良外,还有常玉、李凤白等。(图五)此处最值得一提的是廖新学。廖新学(1902-1958年),云南省富民县永定镇人。1919年到昆明学画。1933年赴法学习艺术,先后获法国春季沙龙艺术之友雕刻金奖、绘画银奖,1943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校,1948年归国。历任云南昆明师范学院艺术部教授、主任,云南省文联第一届副主席。云南现代美术的奠基人,云南新美术教育的开拓者,有“边城大师”之誉。出版有《廖新学画选》。潘玉良与廖新学,当年的艺术会同仁于分别半个世纪之后再续艺术之缘。廖新学作品的最大收藏单位云南省博物馆与潘玉良作品最大的收藏单位于今年举办交流展,《廖新学作品展》于2011年1-3月在安徽省博物馆展出,展出作品99件。《潘玉良作品展》也于4月起在云南省博物馆展出,展出潘玉良油画、国画、白描等作品100件。此等画坛佳话,想必当年的潘、廖都料想不到吧。

再如画家蒋仁,曾多次在潘玉良的作品上题跋,对潘玉良的艺术予以高度赞扬。蒋仁(1908-1983年),江苏宜兴人。1927年考入中央大学美术系,1936年,留学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1937年转到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习。1938年,油画《北京美术馆》参加法国春季沙龙,被展览馆印成明信片公开发行。1939年,油画《女像》获春季沙龙“荣誉奖状”。1939年下半年回国,历任国立艺专、江苏师范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兼系主任。他在潘玉良创作的《背坐女人体》上题:“艺术乃人类之生命,现代之作家应求现代艺术,来慰籍现代之人类。戊寅之冬蒋仁题”。(图六)在《靠坐女人体》题:“究物之微,心会神融,默契动静,察其一豪,投乎万象,则形质动荡,气韵飘然。戊寅初冬蒋仁题”。在《撑坐女人体》上则题“读玉良白描,胜览右军书法,柔和飒秀,天趣四溢,苍劲灵妙,功成造化,何道子再生。能小以先睹为快耶。戊寅冬日蒋仁敬题”。(图七)这三幅题跋的内涵、意义姑且不论,仅就时间来说,全作于1938年冬。而这年的12月24日,他们还于李凤白家中聚餐、论艺。潘玉良二次赴法为1937年下半年,蒋仁于1939年回国。他们在法国短短两年的相处,可见交游之密,可谓艺术知已。

这些艺术家虽然远在国外,仍然关心国家与民族命运。1945年,潘玉良全票当选为中国留法艺术学会会长,即与学会同仁公开致电“国民政府”,强烈要求收回和赔偿被日寇在侵华期间抢劫和破坏的中国艺术品,该电文于4月28日在巴黎报纸上全文发表。1946年,中国留法艺术学会举办“会员作品展览”,作为会长的潘玉良提出参展原则:“本会团结,内部整齐,不以个人使本会有所失。”潘玉良的参展作品有《体育》、《春》、《少女肖像》等20件。

中国留法艺术会有比较严格的制度,开会、聚会,经常用书面通知。若不能参加,则也要书面请假或授权他人代行权利。潘玉良的遗物中,就有几张艺术会的通知和请假条。虽没有潘玉良本人所写的,却有一份郑新庭授权潘玉良全权代表的授权书:

来函知悉,十七日全体大会不能参加,兹委潘玉良先生任全权代表,请代通知。如潘先生亦不能列席,则另任周璘(应为麟)先生代之。专此作覆,并希亮鉴。此致

中国留法艺术学会公鉴

郑新庭谨启

五月十四

对于中国留法艺术会,由于时代久远,且远在异国,人们对其知之不多,研究中国西画的重要专著《中国西画五十年》虽对艺术会有专节记述,但仅限于艺术会成立初期。潘玉良保存的艺术会资料,无疑对研究这一艺术团体的组织、制度、活动等具有重要价值。

潘玉良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亮点,其艺文活动自然为当时文化增色不少。她所交游之人,还远不止上述所列,除了在法国的中国艺术会同仁外,与远在法国之外的华人艺术家也有交游。如在美国的林蔼、黄文山,在台湾的苏雪林,他们在漫长的岁月中,只是偶尔见过几次而,主要通过书信进行艺术、生活的交流。例如通过与在美国的黄文山的多封书信往来,成功促成亲赴美国举办画展。与到法国办画展的张大千也有交往。另外,潘玉良的交游不仅限于华人。她经常参加当地的艺术沙龙、画展等,与法国艺术家也有颇多交游,并结下了深厚友谊,是其艺术交游的重要篇章,这从她在法国屡次获奖可以看出。艺术家之间的交游,深蕴着对艺术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慨,深刻影响到绘画的个性理念和艺术前途。解读潘玉良的艺术交游,必将加深人们对潘玉良及其交游对象艺术精神、文化贡献和乡国之情的研究和认识。

推荐访问:交游 时期 艺术 留法 潘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