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致辞范本

解读《走近毛泽东》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2 08:41:03   浏览次数:

【摘要】纪录毛泽东的历史文献片非常多,但是历史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却反响热烈,赢得观众的一致好评。本文从《走近毛泽东》的定位、结构、细节、声画等方面分析其取得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定位 结构 细节 声画

《走近毛泽东》是为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而特别摄制的一部历史文献纪录片,片子一经播出,即反响热烈,好评如潮,更是获得了2003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电视社教节目类)、第十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一等奖、第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纪录片奖。

纪录毛泽东的历史文献片不在少数,毛泽东诞辰90周年和100周年时都分别摄制过《毛泽东》与《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更不用说其他有关于毛泽东的纪录片。但是,为什么《走近毛泽东》反响如此热烈,赢得观众一致好评呢?

一、全新定位

《走近毛泽东》的导演艾辛,是年轻一辈的电视工作者,拍摄这部片子是她的首次“触电”。据报道,在《走近毛泽东》一片拍摄前,艾辛为拍好这部纪录片,从国内一大批珍贵的纪录片资料中进行挑选,“啃”下了500多本关于毛泽东的书籍,同时查阅了多部前苏联、美国等拍摄的关于毛泽东的纪录片。该片定位在展现毛泽东的个性风采和人格魅力上,以此将这部片子与之前的有关于毛泽东的纪录片区别开来。回想过往我们看过的纪录毛泽东的片子,都是将毛泽东与大事件、大场面紧紧联系在一起,很多他处理政务的工作镜头,看到的最多的个人镜头就是游泳了。那些片子堆砌着大成就、大功绩、大场面,塑造的是“神”的形象。如果艾辛还进行这种史料堆积的重复工作的话,《走近毛泽东》就不可能诞生。

一部片子的定位非常重要,它是片子的根本,它决定着片子的走向。中国人人人都知道毛泽东,要让这个已经被人们谈论了几十年的领袖再次掳获众人的视线,不创新、不立异是无法达到目的的。艾辛在展现毛泽东个性风采和人格魅力的片子定位之下,在内容上以讲述毛泽东是怎样一个人区别于以往同类题材的作品,用一种新时代的眼光、历史的眼光、客观唯物主义的眼光,从人文的角度,把毛泽东一生中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事件作为背景,重点着眼于毛泽东在各方面所表现出的雄才大略、伟人气魄、人格魅力和诗人气质。从而展现毛泽东不是神,而是一个伟大而普通的人,他是我们人民中的一员。这样的创新定位,打破陈规,是片子取得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二、故事结构

大众向来爱听故事,名人轶事向来为大众津津乐道。关于毛泽东的故事,耳熟能详的是他选在闹市读书锻炼自己的集中力,他的双人大床上有一半全是书,他曾经是北京大学的旁听生……这些故事在《走近毛泽东》中都未提到,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更不为人所共知的、新鲜风趣的故事。在这部长约90分钟的纪录片中,导演展示了近100组首次公诸于世的珍贵资料镜头。公众从这些真实影像中,看到了更加亲切、幽默的毛泽东。

故事在《走近毛泽东》中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反映毛泽东的个人风采与人格魅力,更是起到了展开整个片子,连接整个片子的作用。这部纪录片充分运用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把已知的、鲜为人知的历史画面和资料用活;用毛泽东的人格魅力这条主线,穿起一串串感人的、激动人心的、扣人心弦的甚至幽默的故事彩珠。有了丰富的故事资源,片子在进行摄制时采用了叙事蒙太奇的手法,像拍电影一样把一部纪录片制作完成。90分钟的纪录片中,有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尾,镜头与镜头之间承上启下,将众多零散的历史影像资料有机结合,像讲故事一样给观众娓娓道来,流畅、清晰地讲述毛泽东的故事。

因为掌握了大量的故事,所以整部片子在叙事顺序安排上,并不是单一的按时间来的线性叙事。开场白“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大元帅”简短的四句话,每句里面都蕴含着许多故事,为接下来整个故事的展开奠定了基础。从1975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女儿女婿时,语出惊人的“我生着一幅大中华的脸”引出毛泽东轰轰烈烈的一生;从毛泽东不做大元帅引出游泳的爱好;从毛泽东的竹杖引出井冈山;又由井冈山引出毛泽东被“逼上梁山”走上武装反抗的道路,从而引出毛泽东的笔杆子与蒋介石的枪杆子较量的故事等等。初看觉得无法找到叙事的顺序,但是细想却发现,这种一环扣一环的叙事顺序正是讲故事最好的表现手法,是独具匠心的结构手段。

三、细节制胜

有了新颖的主题定位,有了丰富的史料资源,有了独特的故事结构,如果没有注重细节,片子的整体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细节打动人,在影视作品中尤为重要。鲜活的画面展现在观众面前,直观的视觉冲击会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突出细节的作用,是影片制胜的制高点和突破口。

《走近毛泽东》避免了宏观表现的常规枷锁,从微观入手,从细节入手,放大细节,深化细节,展现一个作为人的毛泽东,表现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由一根用胶皮包裹着的竹杖引出的,详细述说这根竹杖深得毛泽东喜爱,几乎伴着他走遍了大江南北,甚至回绝了胡志明提出的“交换拐杖”的要求。在会见非洲来访者时,看到非洲女子使用当地特有的屈膝礼,毛泽东也有样学样地回以同样的礼仪,看到一位老者做出这样的动作,一下子就拉近了观众与领袖的距离,发现似乎“老小孩”这个词也可以用在毛泽东身上。毛泽东两次会见基辛格,第一次见面,当被问及英语学得如何时,他一语双关、漂亮又机智地回答“我只知道paper tiger等几个词”,第二次见面,他用手比了比基辛格与其高个子夫人,表情和模样都令人忍俊不禁。

《走近毛泽东》中的细节,是支撑整部片子的强大磁场。这些细节赋予了故事情绪与活力,让故事整个活了起来,生动鲜明。观众通过片子的视觉冲击和艺术感染力,在细节中重新认识毛泽东,了解毛泽东。

四、声画合一

纪录片除了画面之外,还要依靠解说和音乐。《走近毛泽东》中在连接历史影像资料时,经常使用空镜头。比如“马日事变”中的乌云惊雷闪电,秋收起义时的长枪,革命不断发展时的向上攀延的山路等。这些表现蒙太奇镜头再加上与之相配合的解说词和音响效果,更易表现导演所在表达的内容。

该片的解说词与画面的融合,做到了客观、贴切,避免了过去一些纪录片“两张皮”式的叙述方式。影片在音乐的运用上也有些新的突破,让音乐成为影片中的叙述语言和艺术元素,与画面语言、文字语言、结构语言、形式语言融为一体。片中阅兵时的军歌,垦荒时的劳动歌曲,修治淮河时的劳工号子,以及全片结尾时现代化的中国都市配上用摇滚演绎的歌唱毛泽东的曲子,都让观众领略到声画合一的精彩。

总之,《走近毛泽东》这部影片用平民化和生活化的视角诠释了一个崭新的、立体的、人性的毛泽东,突出“情”的表现,既是领袖对人民的关怀之情,也是人民对领袖的尊敬之情。其成功之处就在于打破常规,对历史题材文献纪录片进行了全新角度的探索,对毛泽东的人性、个性和革命意志进行了微观细节的展现,引人入胜。

(作者单位:曾勰,南昌大学传媒中心;熊静,南昌大学人文学院09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推荐访问:走近 解读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