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会议发言

浅析城市规划区中的绿地系统规划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9 08:42:12   浏览次数:

摘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目的是对城市自身的居住环境质量予以改善,使得广大居民生存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之中。

关键词:城市规划;绿地系统;规划要点

前言

绿地系统的规划水平对整个城市的文化品味和规划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本文对城市规划中绿地系统的规划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1城市规划中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1.1自然环境

城市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河流、湖泊等各种自然要素,它不仅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元素,也是构成城市空间的基础。在曾经获得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称号的城市中,其自然环境条件都拥有自己的特色,如美丽动人的海滨—青岛,婉约优雅的两江—成都,淡雅秀美的西湖—杭州等。

1.2人文资源

每一个城市所处的地域位置不同,其人文精神及历史文化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城市在漫长的历史中长期积淀的结果。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演化,产生不同的历史印记、人文景观,它们把城市实体串联在一起,形成城市人文资源,如手工艺技能、民俗活动、服饰、建筑等。而对宜居城市的自然景观来说,也需要通过绿地系统布局把城市的人文资源融入其中,以丰富城市内涵。

1.3应急避难场所

从近几年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布局规划的情况来看,管理者、设计者们已经认识到绿地系统在减灾防灾方面具备的重要作用,明确规定城市绿地是大规模灾难来临的唯一室外大型应急避难所,并拟定城市绿地防灾减灾体系,以满足城市安全发展的需求。

1.4居民游憩行为

通常,城市居民的一系列生活行为都是围绕其居住地进行的,并根据游憩时间、游憩行为的变化而逐渐扩展,从城市中心到郊区,并延续扩展。所以在布局宜居城市的绿地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居民对游憩活动的基本需求,針对不同人群科学安排相应的活动场地,真正实现宜居城市建设。

1.5经济条件

城市经济的发展主导着城市发展方向,并极大地影响着绿地系统的布局和发展。因此,绿地系统布局不仅要在宜居城市良好的经济基础上构建结构完善、功能齐全的城市绿地,还要严格以保护城市自然环境为基础,通过城市发展来带动城市周边区域的绿地系统布局和发展,推动绿色城市的建设。

2当前城市规划区中绿地系统规划管理要点

2.1生态绿地的统筹管理与区域共建

生态绿地区域化趋势在城市绿地系统中体现为绿地布局逐渐超出城市规划区范围,向城市带或城市群中发展,以连通的河流、连绵的山体、连续的道路绿化带等形成廊道,联接成为大都市地区的生态廊道。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应充分发挥其恢复自然、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塑造城市景观、提供休闲游憩空间、保护历史遗产和文化资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考虑对此类生态绿地留有接口,以满足对区域绿地的保护控制与规划管理。

2.2非建设用地的保护与利用。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绿化格局,城市绿化不再囿于城区,对城市绿地系统中市域范围内大量的其他绿地在功能上做出适当的引导,能够有力地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构建景观游憩场所、完善绿地系统构架的作用。

2.3公园绿地的服务功能与社会效益

城市公园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其服务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已成为衡量市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不仅要重视公园的数量和质量,而且应当关注能否方便、快捷地进入公园,距离已成为影响人们利用公园与否的主要因素。在绿地系统规划中经前期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尽可能调整出不同区域、不同级别方便使用的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街头绿地等接近居民生活、方便使用的公园绿地,使居住在其周边的居民能够体会到公园绿地的服务功能,实现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社会效益。

2.4绿地功能的转化

现阶段为贯彻土地集约利用的思想,充分满足土地兼容性的要求,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在绿地系统规划中结合绿地的位置、面积、性质、功能布局等综合因素,可在部分生产绿地、防护绿地中设置小型活动广场、休闲设施、健身器材、游览道路等设施,将其部分生产绿地、防护绿地转换为公园绿地或者兼具防护绿地和公园绿地两种性质的绿地,实现防护绿地游憩、防护、生态、景观等多重功能,满足周边居民日常休闲、娱乐、健身的要求,同时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绿地指标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3城市建设中绿地系统布局规划的方法

3.1基于保护城市自然环境的绿地系统布局规划方法

首先,城市规划者应重视的绿地系统的规划,通过保护城市自然山水格局来构建城市的自然空间结构,以维护城市自然框架的特征;其次,根据不同城市特殊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湖泊、河流、江、海、山等自然资源,规划出城市空间形态的骨架,在该骨架周围适量设置绿地,顺应自然资源的形式,通过绿地来保护自然资源。

如杭州的绿地系统布局规划,就是结合其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普遍绿化,充分利用西湖这一自然山水骨架,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城市绿地系统。

3.2基于传承城市人文精神的绿地系统布局规划方法

首先,在一些具备良好非物质文明的传统城市街区布局绿地系统时,要确保原有文化不被破坏,鼓励人们传播非物质文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次,专门建设能展示城市非物质形态人文资源的绿地,共同为城市文化的传承而努力;另外,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合理布局城市特色人文资源,以强化宜居城市的文化特色。

如南京市的明城墙风光带规划,将其建设成南京人民引以为傲的环城绿色项链,形成独特的风光带,不仅保护了重要的历史人文资源,还能为居民提供在城墙上观景的机会,有效的传承了城市的人文精神。

3.3基于确保城市安全的绿地系统布局规划方法

绿地系统布局应重视考虑各区域的人口分布密度,再有机结合城市街旁绿地、公园绿地等实际情况设置各种功能的减灾避难绿地。一是灾害来临时绿地是否能让居民安全避险,如长期避灾绿地、紧急避难绿地等;二是灾后实施救援、重建等活动的绿地,如中心避灾绿地、长期避灾绿地等;三是避灾通道,避灾绿地的布局规划跟居民住地密集区的通道设计是否畅通;各个避难绿地之间的通道是否顺畅等,如滨河绿地、城市道路绿地等。又如日本东京的公园系统规划。由于日本是地震多发国,东京通常都会遭受较大破坏,而东京的城市公园、河边空地、广场等就成为居民的地震避难所。在布局规划东京的绿地系统时,规划师强调要把整个东京市的绿地公园结合成一个整体,并确保各个交通要到畅通无阻,不仅确保居民日常休闲需求,还为居民提供安全的避难场所。

3.4基于确保城市居民游憩的绿地系统布局规划方法

首先,城市的社区绿地离居民住地很近,而儿童和老人是主要的服务对象,且使用时间集中在清晨、下午,所以在布局规划社区绿地系统时要重视设计适合老年人休息、活动的场地及儿童游戏活动场所等。其次,城区绿地系统的服务对象是全市居民,所以绿地面积较大,可跟城市自然山水的具体条件相结合,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为全市居民营造同时满足游憩性、景观性、生态宜居性的绿地。第三,郊区绿地系统的布局规划应以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为原则,兼具为居民提供游憩场所的功能,重点在于保护生态资源,确保城市生物的多样性。

如厦门市的步行系统规划,就将城市绿地系统分为三个层次:橙色区域是居民一般交通性步行的场所,包括公共开敞空间、绿地公园、河流水系等,使用频率最高;蓝色区域是城市道路外侧的公共活动区域,体现厦门市的滨海特色,承担市民非日常的娱乐、观光等游憩行为;绿色区域是厦门市的山体背景,主要承担居民非日常生活的游憩步行,包括运动、登山等。厦门市的步行系统规划分别设置不同层级的系统,满足居民不同的游憩需求。

3.5基于推进城市经济发展的绿地系统布局规划方法

一个景色优美、空气清新的园林绿地能为城市周边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的绿地系统布局规划改变了城市周边环境,提升周边土地的价值,由此来带动周边商铺、住宅的租金上涨,把城市周边的商业发展带动起来。当然,城市自然环境的保护有时是跟城市经济发展矛盾的,如土地开发能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但通常也会破坏自然环境,为追求经济利益而过度开发土地,将严重影响城市的自然环境。因此,我们在布局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时,必须考虑经济因素,确保通过绿地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环境基础,最终实现自然环境跟经济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4结语

隨着现代化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区中的绿地系统规划也在不断变化,为了满足城市发展、市民生理和心理需求,应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协调性的设计原则,结合当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积极采取有效策略,统筹规划,从长远角度出发,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魏巍.论述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的规划[J].民营科技,2015(01)

[2]吴清香,吴晓智.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的规划分析[J].现代园艺,2014(16)

[3]张晓佳,瞿志.关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层次的若干思考[J].中国园林,2010(03)

推荐访问:浅析 城市规划 绿地 区中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