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党政政务

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0 08:38:06   浏览次数:

病虫害是种植小麦期间的常见现象,由于病虫害的种类较多,严重危害小麦正常生长,因此在防治过程中,应当根据其特点予以针对性防治。为了实现小麦高产,除了要对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外,还要确保栽培技术水平的提升,其中包括:耕作优化、麦种的选择合理化、精良播种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小麦产量与质量的提升。本文将以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这三个特点为重心探究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1 小麦栽培技术

1.1 耕作优化

在种植小麦过程中,为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可以采用轮作的方式进行种植。在某一土壤中长时间种植单一农作物,易导致其产量下降,不利于经济效益最大化。轮作的茬口可以选择小麦-玉米、小麦-水稻、小麦-大豆,对小麦实施合理化种植,能有效提高小麦的种植产量与质量。

1.2 麦种的选择合理化

对麦种进行选择时,农户应当保证做到科学化和合理化。因麦种的类型比较繁多,所以,在选择时,应当根据射阳县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温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环境与土壤土质等因素,进行合理正确选择。所选取的种子种类,尽量保证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较强的光合能力与较高的经济系数,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小麦的生产力,使其生长和种植得到保证。

1.3 精良播种

在播种小麦期间,应当做到施肥合理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底肥合理施加。在肥料选择方面,应首选配方肥,三元复合肥,避免使用单一肥料。②种肥合理施加。在播种期间施加肥料,既能使种子的生长速度加快,而且还能推动种子发育。③合理追肥。养分是小麦生长期间必不可少的,由于土壤内的营养成分有限,不能及时供给小麦营养,所以,在不同生长阶段,定期对小麦追肥。

1.4 施肥与精细整土

在播种小麦之时,应该精细处理土壤。小麦耕作层一般土壤厚度为20~25cm,机械作业能够保证土壤深度标准、土质平整、土质机构上松下实等目的。要科学利用和改进施肥方式,把科学和实践相结合,并且利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添加混合添加,以此达到改善土质透气性和土壤环境的目的,为未来产出优质的小麦和提高产量做充分的准备。

2 小麦的主要病虫害类型

2.1 纹枯病。麦纹枯病是我县小麦主要病害之一,纹枯病通常产生在叶片、茎秆等位置,一般叶片、茎秆等位置会呈现出锈绿色的斑点,小麦受害后引起小麦叶鞘腐烂,继而侵茎造成枯孕穗和枯白穗,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发育而造成减产。因此,加强对纹枯病的防治,对小麦的生长起着巨大的作用。我县由于气候原因,3月上、中旬雨水增多,田间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促进了小麦纹枯病快速发展,部分田块播种偏迟,播种量偏多,麦苗密度高,纹枯病发病明显加重,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选择适宜品种,实现合理布局,也能够有效降低小麦的发病率。

2.2 赤霉病。小麦赤霉病也是我县小麦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一直作为重点防控对象。赤霉病一种可防不可治的毁灭性病害,一旦流行,将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一般发生年份可减产1~2成,严重发生年份减产5成以上,甚至绝收。我县赤霉病重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菌源充足。二是寄主作物较感病。我县种植的品种以豫麦、扬麦、宁麦、镇麦、西农系列为主,高感赤霉病的的品种种植比例接近一半,在小麦扬花期间极容易感染赤霉病菌而发病,病害一旦流行,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三是气候条件较适宜。麦类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在小麦扬花期间雨、雾等高湿条件得到满足,病害就会大流行。我县只要在4月下旬初,4月下旬末至5月初有过程性降雨,旱茬麦和迟播的稻茬麦扬花期与降雨期吻合,就十分适宜病菌侵染危害,这些田块赤霉病重发风险高。

2.3 白粉病对小麦的生长也有着较大的威胁,且小麦极容易感染,它的症状一般是叶片等位置呈现白色或褐色的霉斑。主要通过空气进行传播,它的病菌适宜在高湿度、温暖的环境下进行生存,因此,在我县,适宜的气候条件提高了小麦患白粉病的可能性。为了有效预防白粉病,需要科学使用氮肥,并且要多使用有机肥。同时还应该掌控好小麦的种植密度,并且选择具有较强抗病性的小麦品种,这能够有效避免白粉病的发生。

2.4 蚜虫。蚜虫是最为常见的害虫,繁殖力很强,主要原因是雌性蚜虫一生下来就能够生育,一年可以繁殖10~30代。蚜虫会抑制小麦的正常生长,甚至会导致小麦死亡,对小麦的生长造成很大的影响,是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2.5 粘虫。粘虫是一种迁飞性、暴发性的杂食性害虫。幼虫食叶,大发生时可将作物叶片全部食光,造成严重损失。

3 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赤霉病的防治措施

赤霉病、纹枯病是小麦种植期间的主要病害,能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产量和品质。针对此病害,在防治过程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1 农业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措施在小麦的种植管理中,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不同时节进行播种,以预防病害虫害等。我县的小麦品种多是半冬性小麦品种,主要种植时间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另外,應选择适宜的抗病品种和合理的播种密度,在小麦播种后要随时进行检查小麦的出苗生长情况,对缺苗区域较大的区域进行麦苗填补;对生长不良的小苗、弱苗及时喷洒生命素,让它能够吸收足够的水分和养分正常生长;最后要控制麦苗的生长速度,人工处理的那些小麦相比其他麦苗长得快,要防止少数麦苗过快生长。

3.1.2 化学防治措施

赤霉病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采取“适期防治、见花喷药”的防控措施。对赤霉病的防治做到把准适期、两次防治不动摇,即首次用药掌握在小麦扬花初期,第一次用药后5-7天开展第二次防治;若小麦扬花期遇阴雨天气,可选择雨隙或抢在雨前施药,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确保防效;对品种高度感病、生育期极不整齐,花期遇多阴雨天气的田块,还应增加用药次数。 要合理安排药剂品种,可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甲基硫菌灵等单剂及其复配剂,注意交替用药。

白粉病的防治:株率达5%的田块可在赤霉病防控前单独开展一次防治,一般发生田块可结合赤霉病一并防治,药剂可选择醚菌酯、戊唑醇、己唑醇、腈菌唑等;对粘虫、蚜虫的防治要结合赤霉病防治,可选择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氟啶·毒死蜱等药剂。

锈病的防治:小麦的病叶率不低于5%、锈病的严重程度未超过10%,则可实施粉锈宁乳油20%,或者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如果小麦的病叶率不低于25%,锈病严重程度未低于10%,农户则应当将药量增大,采用广枯灵水剂3%、速保利等药剂进行防治。

3.1.3 物理防治措施

首先要清除周边的杂草和一些会阻碍小麦生长的植物。麦田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杂草的生长速度比麦苗快很多,如果不及时处理,很杂草会汲取大部分的土壤肥料,这会抑制小麦的生长。而且杂草会带来更多的害虫,这不利于营造一个适宜小麦生长的环境,这大大提高了小麦的发病率。因此,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除草。

3.2 虫害防治措施

我县小麦主要虫害有蚜虫、粘虫、灰飞虱等,在防治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2.1 农业防治措施

首先要时常清理麦田,将一些溃烂的麦叶、田间田边杂草及时清除,减少虫源,避免虫害向田间转移,危害加重。

3.2.2 化学防治措施

粘虫、蚜虫防治:可选用50%氰戊·辛硫磷乳油每亩50-60毫升或22.5%氯氟·啶虫脒可湿性粉剂每亩30克。

灰飞虱防治:可选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每亩30克或25%吡蚜·噻虫嗪15克加50%稻丰散乳油50毫升混用或6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每亩10克或20%烯啶虫胺水剂每亩30毫升防治。

3.2.3 生物防治措施

采用天敌进行防治。蚜虫天敌种类很多,如瓢虫、草蛉、食蚜蝇峰等80余种,可以引种、繁殖或释放,通过保护蚜虫天敌来控制蚜害,这也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所提倡的。

综上所述,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加強以及栽培技术水平的提升,对粮食生产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为使农户的经济收益提高,社会发展得到稳定,对农业生产而言,小麦质量及产量的提升是其主要目标。农户只有做到精良播种、麦种的选择合理化和耕作优化等,才能更好实现小麦种植产量的提高,激励我国农业水平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海通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推荐访问:栽培技术 小麦 病虫害防治 探讨 措施


[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