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组织人事

公路软土地基强夯置换施工技术分析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24 10:00:01   浏览次数:

摘 要:伴随我国公路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在软弱地基上建设公路工程的现象愈加普遍,为有效提升路基承载力,提高工程质量,必须重视软基处理技术的选择。强夯置换法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强路基稳定性,提高承载能力,对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提升意义重大。为此,本文在充分掌握强夯置换技术原理的基础上,依托某具体工程案例,对公路软土地基强夯置换技术要点及质量检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强夯置换

0 引言

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在软土路基修建公路极为常见,为保证此类路基施工质量,必须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处理,从而降低土体含水率,提高压实度,保证整体施工质量。软土是指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的一种软塑到流塑状态的饱和黏土。通常情况下,此类土的含水量在40%以上,饱和度在50%以上,孔隙比超过1.0。施工过程中,因其含水率高、承载能力弱,稳定性不足等缺陷,极易产生“弹簧”情况,大大增加压实难度,甚至会出现路基路面沉陷、变形等问题。当前,多选强夯、换填等方法处治。因此,应重视软土处理方法,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措施,达到最佳处治效果。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提出了强夯置换法,这种处理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含水率,提高路基穩定性。

1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起讫桩号为K42+600~K51+340。标段内沿线多处路基位于湖库区, 其中水库地区路基九处受湖水涨落影响严重,本路段具体情况如下:

(1)该工程施工过程中, 浸水路堤除了要承受自身的重力以及外力以外, 还需要承受渗透动水压力和浮力的影响。当出现水位下降或者上升的情况时, 路堤坡面坡内的水位产生水位差, 水会从边坡的两侧或者一侧渗出或者渗入路堤内, 并出现渗透动水压力。堤外的水位增高, 导致堤内水位比降曲线呈凹形, 渗透动水会向土体内部产生压力, 提升路堤的稳定性。在水位突然下降时, 堤内水位比降曲线为凸形, 渗透水压力会从内向外对土体产生影响, 降低边坡的稳定性, 使边坡出现滑坡和凸起的情况。另外, 渗透水流还会将路堤中一些细小颗粒带走, 导致路堤产生变形。

(2)长期浸水的影响, 会使水库路堤出现渗透变形。需要采用15cm的砂砾反滤层+0.4m厚的浆砌片石护坡或厚度40cm的砂砾反滤层+1m厚的浆砌块石护坡进行防护。

(3)受长年浸水的影响, 水库蓄水后地下水壅升也会导致路基沉落, 需要使用不易风化、稳定性良好的材料进行填筑。

2 公路软土路基强夯置换法施工要点

该工程选用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土路基,以强夯置换专用夯锤作为施工设备,1.2m为其直径,93kpa为锤底静压力,1800kJ为单击夯击能量,2.5m为夯点中心间距,布设为正三角形,施工起夯面与卵石层顶面之间的距离可控制在4m左右。利用试夯方式进行单点夯施工控制的确定,要求在10cm以内控制最后两击夯沉量。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1)施工前,必须将施工场地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做好开挖工作,要求向起夯面标高位置进行平整。由于施工现场土质松软,需将砂卵石铺填到表层,用于工作垫层,其厚度需控制在80cm左右。

(2)完成上述施工作业后,需及时将第一遍夯点位置准确标出。根据设计要求,应选取隔行不隔点的2遍施工法。

(3)机械就位后,在夯点位置放置夯锤,并对脱钩装置限位钢丝绳进行适当调整,保证在夯击能量规定内合理控制夯锤落高,随后即可进行强夯置换施工。

(4)夯击施工时,可同时进行夯击与填筑施工,要求及时将天然级配砂卵石填筑到夯坑内。如夯坑深度过大将加重起锤难度,或极易出现坑壁坍塌问题,此时可将材料及时填入夯坑,直至填满,并对填料量进行准确记录。如夯点附近土体凸起,极易对施工进度造成严重影响,此时可通过挖掘机及时将凸出土体清理干净,并向场外指定地点运送,夯击施工应保证夯击次数、夯击效果与设计要求相符,待检验合格后,即可结束夯击施工。

(5)一个置换墩体夯击作业结束后,如夯点附近仍存有凸起土体,需再次通过挖掘机进行清除,要求清理到砂石工作垫层底面标高即可,并进行砂石工作垫层填补施工,保证其平整性。

(6)完成上述作业后,需移机至下个夯点,重复上述施工工艺,完成强夯置换施工。

3 软土路基强夯置换法地基处理效果检测

在工程施工前,针对底层强夯置换地基为检测地基处理效果,需在夯心、夯间位置进行试验,试验包括原位静载试验与重型动力触探检测,且在此基础上实行单点开剖。

单点开剖结果表明,相比夯锤直径,强夯置换后构成的砂石墩体其上口直径为其1.6倍左右,直径范围为1.9~2.2m,则2.3~2.5m为下部直径范围,此时软土层已被置换墩体彻底穿透,底部基本合为一个整体,且有效联结卵石层面,同时有大量砂石料存于夯间残留土体内,60%为强夯置换率。

通过夯心、夯间静载试验可见,试点所形成的曲线基本为直线变化形式,比例界限点并不明确,地基承载力可通过相对沉降控制法加以确定,此时594kpa为夯心位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37mpa为变形模量。而220kpa为夯间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则17.2mpa为变形模量。计算时如以60%置换率分析,可得出410kpa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6mpa为变形模量。

通过动力触探试验可见:(1)夯心位置动探击数范围为11~50击,修正后19击为其平均值,此时以600kpa作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35mpa为变形模量;(2)夯间位置动探击数范围为3~22击,修正后6击为其平均值,此时以150kpa作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0mpa为变形模量;(3)计算以60%作为置换率时,420kpa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5mpa为变形模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公路工程建设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公路网的进一步完善,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公路的主要构成成分,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及公路的承重主体。若路基具有较高天然含水率,将大大增加路基填筑的压实难度,出现路基失稳问题。为此,必须选用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法对软土路基进行有效处理。通过强夯置换技术处理软土路基,可降低土体含水率,提高压实度,保证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德胜.强夯置换法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交通标准化,2014(04).

[2]阮昆,田志武,王会成.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应用研究[J]. 交通科技,2012(04).

推荐访问:置换 施工技术 土地 公路 分析